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尝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_______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与 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生物部分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而_______和_______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_______、温度、水等。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_______。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和_______流动的。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是_______稳定的,这就是生态平衡。此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控能力是有一定_______的。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观察第20页课本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
(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判断一个范围是不是生态系统?
探究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观察课本第22页插图,讨论以下问题:
(1)你连接的事物链有几条? 它们是互不关联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2、根据图中所展示的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试画出三条食物链。
3、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
探究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创设情景:草原上,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设问: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
2、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3、分析课本23页的资料,讨论思考:
(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三、展示交流:请先在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再派代表展示你们组的结果。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组成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3、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
A、阳光→草→鼠→蛇→鹰 B、草←鼠←蛇←鹰
C、鼠→蛇→鹰 D、草→鼠→蛇→鹰
非选择题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类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生物是 ;B代表的
生物是 ;C代表的生物是 。 A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 ,
狼的数量 ;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 B
此时兔子数量 ,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 C
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
(3)由于大量捕杀狼,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此时草原中的兔将会 ( )
A .增多 B.减少 C.维持不变 D .先增多,后减少
五、拓展延伸
1、你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
2、生物实验室中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3、俗话说“螳螂捕蟑,黄雀在后”。它描绘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生产者是_______。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________。
(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吃与被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联系就形成了食物链。那么右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看,黄雀对螳螂的行为是_______行为。
4、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参考答案】
一、1、一定 生物 环境 2、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动物 植物 消费者 细菌 真菌 空气 3、吃与被吃 食物链 食物网 物质 能量 4、数量 比例 相对 限度
探究点一: 1、⑴ 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 ( http: / / www.21cnjy.com )虫幼虫以树为食。 ⑵ 树桩上长出的真菌,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慢慢腐烂。所以树桩最终是会消失的。 ⑶ 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真菌---分解者 2、判断一个范围是不是生态系统,可利用概念来判断,但最好是利用生态系统的组成来判断,看它是否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否包括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探究点二: 1、⑴ 9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食物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⑵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草→兔→狐;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我们在食物网中处于高级消费者的位置。
探究点三: 1、不会,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兔的数量增加时,食物就会缺乏,由于食物缺乏,兔的数量减少,草因兔的数量减少又繁茂起来,如此循环下去,兔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长。草场过度放牧,草原会破坏,再也长不出草来,最后变成一片沙漠。 2、略 3、(1)人会中毒。 (2)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越多。
四、1、⑴ A ⑵ D ⑶ D 2、(1)狼 兔子 草类 (2)减少 减少 增多 增多 生态平衡 (3)D
五、1、不是 2、能 因为它具有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的各种组成成分。 3、(1)绿色植物、分解者 (2)1,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3)捕食 4、破坏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