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4.2 光的全反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4.2 光的全反射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3 19: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全反射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是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习全反射的内容涉及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知识,从本质上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让学生有效体会和熟练应用光路可逆知识解决光的传播问题。所以全反射既是新知识的学习,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知道全反射现象揭示了光路的可逆性,本质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等于90°的一种物理现象。
【科学思维】了解全反射现象的本质,知道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并能够对相应物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运算。
【科学探究】通过观看演示视频,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探索事物的本质,学生分组对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临界角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发掘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领略物理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表达式、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
【教学难点】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全反射现象
想一想:水中和玻璃中的气泡,还有叶子上的露珠看起来特别明亮,这是为什么?
2)【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全反射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两种介质中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
几种常见物质的折射率
酒精相对于水是光密介质
酒精相对于玻璃是光疏介质
注意: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是相对而言的,对其界定是以折射率为依据的。
【讨论与思考】
既然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以预料,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有达到900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现象?
2、全反射
【实验探究:观察全反射现象】
如图,让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它的平直边上,观察平直边与空气界面发生的实验现象。
逐渐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来越强。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全反射的定义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光密介质的现象。
临界角: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等于900角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C表示。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临界角的计算
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1)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2)【水下的灯】水中的灯只能照亮水面上一块圆面,为什么?
(3)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为什么?这个圆锥的顶角多大?
探究点二、全反射棱镜
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光从图中所示的方向射入玻璃时,由于光的方向与玻璃面垂直,光线不发生偏折。但在玻璃内部,光射向玻璃与空气的界面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与平面镜相比,它的反射率高,几乎可达 100%。这种棱镜在光学仪器中可用来改变光的方向。
优点:
(1)反射率高,几乎可达100%;
(2)因反射面不必涂敷任何反射物质,故反射时失真小。
全反射棱镜的应用
探究点三、全反射的应用实例
1.光导纤维
【观察与思考】
演示: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入一根弯曲的有机玻璃棒的一端,观察光传播的路径有什么特点。
现象:光沿着弯曲的玻璃棒转弯
原因:当光在玻璃棒内传播时,如果从玻璃射向空气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会发生全反射,于是光在玻璃棒内沿着锯齿形路线传播。这就是光导纤维导光的原理。
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由内芯与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图像就可以从一端传到另一端了。
载有声音、图像以及各种数字信号的激光从光纤的一端输入,就可以传到千里以外的另一端,实现光纤通信。
光导纤维的用途很大,医学上将其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的内部
光导纤维的用途很大,通过它可以实现光纤通信
2、水流导光
水流导光:光在水的内表面发生多次全反射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