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自己识谱,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在节奏上,不能把握好,特别是加附点的节奏不能唱好。所以在这方面是重点教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师生问好。
2、复习《小酒窝》,音乐课一开始,何老师特别想看到小朋友脸上的小酒窝,所以,把嘴角往上咧,露出微笑。看谁的小酒窝最美,带着小酒窝,让我们来唱一曲《小酒窝》,好吗?(表演唱)
活动2【讲授】二 学习新歌
二学习新歌
1、导入:看着小朋友们露出的笑容,听着小朋友们唱的《小酒窝》,
我好象看到有些小朋友的酒窝里好象真的有甜酒呢!爸爸也喝,妈妈
也喝,这甜酒能让老师也喝点吗?谢谢!真甜!
2、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是谁呢?
出示356,原来是三个小音符呀。认识他们吗?
它们唱作——全班一起轻唱mi、sol、la
师:要唱准他们可不容易!有位叫作柯尔文的音乐家啊,为了帮助
大家更快地认识它们,更准确地唱准它们,特意编了一些手势,来,我们来学一学!手的位置,就告诉了我们音的高度。
注意:不要喊音,不要念音,而要把音唱出来。
1)开个小火车的游戏,356单个儿演唱。
2)师:提高难度了。我一下子做三个,你得看清楚了。然后一边做手势,一边把它唱出来。我们一大组一大组来,看哪一大组唱得最好!365;635;536;653。
3)全班一起唱。
3、师:这时,又有一个小音符跑来了。它说,我也想请大家认识我。
原来,也是一个6。跟这个6一样吗?
哈哈,长出了一条小尾巴!有小尾巴的音符和没有小尾巴的音符可不
一样啊!边板书边讲解:没有小尾巴的叫作四分音符,有小尾巴的叫
做二分音符。(学生读一读)唱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时候,他们的
音的长短不一样。
(出示:×××—|×××—|)
走走走欧走走走欧
(男生拍,女生拍,请生拍,全班拍。)
加上音符唱一唱
356—|653―|
365—|635—|
(可以全班唱,个人唱。对唱。边轻声拍手边唱)
4、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这些小音符说,为了奖励奖励大家,准
备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游玩,什么地方呢?请闭上眼睛,准备好你的
耳朵,仔细听!(放《草原上》音乐)
5、问:听着歌曲,你仿佛来到了哪里呢、好象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有点蒙古族感觉,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师: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蓝天
生:羊儿叫
生:草原好热闹。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动。
生:甜美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草原上》。
5、首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不过,这一次,同学们得睁大眼睛了,老师要求:仔细看看歌曲的曲谱,你能不能从中找到我们刚才认识的那几个小音符呢
6、小朋友们,有了刚才的小音符的帮忙,学习《草原上》这一首歌,
肯定更容易了。跟着琴,试着哼哼曲子.要求:不唱歌词,全部用“啊”
代替。注意:声音轻柔些。(注意乐句的划分,气息的控制,把长音拖足)(单独唱“全音符”的地方。
)
7、第二遍,唱歌词。(指出不足)
8、把声音放出来,想象面对着的是广阔的大草原。
9、为了帮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草原的辽阔,感受草原的美丽,老师找
来了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来,欣赏欣赏!
问师: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得用优美的歌声去赞美它呀!来,把心中的赞美唱出来。
10、内蒙古,是一个装在马背上的民族,也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
人们在放牧之余,总是喜欢唱唱歌,跳跳舞,来表达心中的喜悦。所
以,这首《草原上》,我们也得给它加点舞蹈哦。内蒙古有非常有民
族特色的蒙古舞,我们班有哪位小朋友会跳蒙古舞?
1)我弹琴,你来跳一跳,好吗?
2)大家觉得她跳得好吗?来挑几个简单的动作,教教大家。罗老
师也跟着一起学。
3)学习舞蹈动作。
4)师:同学们可以跟着小老师一起跳,有创意的小朋友也可以跳
自己的动作。来,让我们也来载歌载舞!
活动3【活动】三 结束
三、总结。
师:欣赏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开心吗?象草原人民一样载歌载舞,
开心吗?什么时候就让我们去到真正的大草原上策马,在草原上奔驰和草原上的人们真正地一起载歌载舞。到时候,我们就在那里再一次高声演唱一曲《草原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