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草原上
1教学目标
1、《草原上》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www.21-cn-jy.com
2、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2学情分析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内蒙古草原有认知,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教学上可以侧重内蒙古草原风情形成的原因组织教学,对内蒙古草原的独特风情进行探究,抓住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草原牧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这一难点,突出人地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及人地关系的协调对发展的重要性。2·1·c·n·j·y
3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2、把握歌曲并掌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歌曲《草原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2、通过歌唱教学、模唱、模仿能有感情的演唱出《草原上》。
学时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感觉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
学时难点
1、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2、教学mi、sol、la,并进行以此为基础的旋律创编。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聆听歌曲,模唱曲调
调动学生的“想”。走进“内蒙古”,感受内蒙古风情,了解一定的音乐风格,在教师的舞蹈中,得到了美的体验。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采用模仿、律动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形式来进行形象化教学,降低教学难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聆听歌曲。
在中速、悠扬的歌声中,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和多媒体资源开展联想和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师:让我们带着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好奇和向往来学习这首内蒙古民歌《草原上》,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这首歌的曲谱,这首歌曲共有8小节两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曲谱,这首曲子只有6个音名,老师相信你们的能力,现在跟随老师来演唱曲谱。
2、教唱曲谱。
师:唱过之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小组内讨论然后举手发言。引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等。21cnjy.com
师:同学们听出这首歌的曲调有什么特点?根据感觉,自由发言。
板书:优美抒情的歌。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读一遍。
生:齐读歌词。
师: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优美的歌词,老师把它改为一首小诗:
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
马儿跑,羊儿叫,这里风光好。
蓝天高,太阳照,草原人欢笑。
马儿壮,羊儿肥,年年光景好。
师:大家再读一读。
师:老师现在都情不自禁的唱起来,那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好吗?
3、弹琴教唱。
师:大家唱得不错!谁还觉得这首歌在演唱中还有什么不足?
生:······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首歌曲中最难唱的地方是哪里?
生:······
师: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一字四拍处的拖音,音准不要因为延长而发生偏差,咱们再来唱一遍。
师:(找同学领唱)齐唱再来一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赞美了什么?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勤劳淳朴的牧民。
师:谁能说说哪一句最能体现草原的美丽风光?
师:谁能说说哪一句最能体现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师:好,现在你用你的歌声把这种美丽风光和幸福生活给大家唱一唱,好吗?
生:自由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
师:把我们的感受带到歌曲中,再唱一遍。
活动2【练习】实践练习,有效拓展
1、实践练习
加进打击乐器伴奏:介绍碰铃和沙锤等打击乐器,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尝试伴奏歌曲。并在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在随后的教育成果展示环节全班一起表演歌曲《草原上》。21教育网
2、欣赏拓展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和草原有关的歌曲?说一说。
生:······
师:大家回答的不错,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赞歌》、《草原牧歌》等等这些都是和草原有关的歌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有”草原夜莺“之称的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的歌曲《辽阔的草原》。21·cn·jy·com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辽阔的草原》。
师:草原之所以令人向往,之所以让人们赞美,是因为草原的美丽、恢宏、大气,是因为草原人民的质朴、纯真,让我们带着对草原和草原牧民的这份感情再来演唱歌曲《草原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