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赛马
1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体验乐曲热情奔放的情绪,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迈和勇敢自信以及对家乡、生活的热爱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聆听乐曲中,运用对比欣赏、旋律模唱、身体律动和打击乐伴奏等方式,感受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感知音乐段落,了解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21·cn·jy·com
3、初步了解二胡有关知识,体验其特殊奏法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孩子们已经养好了良好的上音乐课的习惯,基本可以用简单的律动和小打击乐表现乐曲,且已有一定的识谱能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不同段落的情绪对比,并初步了解音乐形象。
2、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烘托及音乐形象的表现作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音乐欣赏《赛马》
一、课前准备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律动,音乐背景为二胡演奏曲目《茉莉花》。学生听音乐跟着老师律动,放松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音乐及律动,迅速引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的氛围。
二、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二胡演奏的。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的铺垫,自然地引入二胡的教学。
活动2【讲授】
三、初步认识二胡,感受二胡音色
1、师:老师带来了几个二胡演奏的乐曲片段,同学们听听,说说你的感受。
2、播放四个片段,分别是轻快活泼、悲伤、优美、激烈(赛马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片段的情绪。
3、利用第四个片段,引出《赛马》,完整欣赏一遍。板书课题。
4、师:二胡能够表现出那么丰富的情绪,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乐器呢?出示二胡的图文介绍,引导学生认识二胡的构造及发声原理。www.21-cn-jy.com
5、播放二胡名家宋飞老师的《赛马》演奏现场录像。
6、师:演奏家的技巧高超,真棒!有一个人就更棒,就是我们的作曲家:黄海怀。(板书)
7、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引起作曲家创作灵感的一个大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会?(播放那达慕大会的视频介绍)2·1·c·n·j·y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欣赏二胡演奏的四个乐曲片段,初步感受了二胡丰富的音色及表现力。
2、初听《赛马》,说说听这首乐曲的感觉,能听出有马的声音和紧张、热烈地情绪。
3、认识二胡,了解其构造、发声原理、音色,及其在我国音乐界中的地位——中国民族乐器之王。
4、通过观看二胡名家宋飞老师的《赛马》演奏现场录像,直观感受到演奏家的高超技巧和二胡的魅力。
5、观看视频,说出那达慕大会,及蒙古族,男子三项竞技:摔跤、赛马、射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安静地聆听,初步感受欣赏曲的完整音乐形象,了解音乐创作背景。直观形象地认识二胡,喜欢上二胡。21教育网
四、分段欣赏
1、播放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乐段表现的场面及气氛。(热烈奔放、群马飞奔的赛马场面)
2、播放第二乐段,引导学生与第一段对比。
3、学唱第二乐段的主题旋律。
4、再次播放第二乐段,了解第二乐段主题及其变奏。
5、师:二胡可以表现出马蹄声,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桌面上的几样小乐器哪个可以用来模仿马蹄声和马铃声?(出示手串铃、碰钟、三角铁、双响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播放第三乐段与尾声两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第一段的再现,比第一段更加热烈,因为赛马到了冲刺阶段了。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活动:
1.感悟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用身体律动模仿一下赛马。
2、模唱第二段曲调,听一听当这一曲调第二次出现时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增加了哪种节奏?(见书P10)
3、学生模仿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的演奏方法。
4、学生帮老师找到双响筒模仿马蹄声、手串铃模仿马铃声。找几位小乐手出来演奏打击乐,其他同学就做“二胡演奏家”,哼唱着第二乐段主题旋律和打击乐手合奏。
5、学生说说这段音乐与哪段相似?尾声感觉像什么声音?(马的嘶鸣声)
6、播放第二遍时,用肢体动作和模仿马的嘶鸣声直观感受赛马冲刺阶段的更热烈地气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第一乐段音乐形象。通过学唱、听记及小乐器伴奏的形式,加深同学对主题旋律的记忆,以及对乐曲的把握,活跃课堂气氛。了解音乐再现的手法。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2、勉励学生有机会最好能学一学我国的民族乐器,弘扬民族乐器。
3再次完整欣赏《赛马》。
学生活动:
“小骑士们”听到第三乐段时,按秩序“骑马”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渗透爱国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音乐情绪中完成本课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