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抗美援朝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3 21:4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抗美援朝
  ◆课时作业目标
1.通过设置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主题情境,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2.学习黄继光、邱少云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发扬的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
◆主题情境:忠魂归来,这盛世如你所愿!
  2023年11月24日,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以历史为经,北纬40°延展开一部岁月默片:它弥漫过战火硝烟,目送过英雄远去,又在山河无恙时见证风吹麦浪,成为忠魂对“家”的瞩望。七十余载异乡漂泊,从血肉之躯到英雄之魂。今日,忠烈归来!让我们跟随下列问题,来重温这段历史吧!
1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950年《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美国侵略者侵略朝鲜战争的火焰,在南面早已延伸到我国的台湾,在北面现在竟扩大到我国的鸭绿江和图们江边了。美国的空军,愈来愈频繁地向我国边境袭击。”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
A.保家卫国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朝鲜统一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2.“闻号令,鸭绿江潮。中华儿女,血洒异乡他境。飞机大炮,小米长枪,输胜史书标炳。”该诗句所描述的战争是 ( )
A.北伐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2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3.在烽烟滚滚的朝鲜战场上,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却英勇牺牲。他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
D.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而牺牲的英雄是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邱少云。
4.下图所示歌曲的内容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 )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坚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5.朝鲜战争初期,关于中国是否出兵朝鲜,中共中央不断开会研究,反复做有关人的工作,也反复变动决定,反复推迟执行行动计划,甚至不得不反复变换出征的挂帅人选,最终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作战。这反映出 ( )
A.中国志愿军入朝时机略显仓促
B.中国政府对美政策的根本转变
C.抗美援朝经过战前准备与研究
D.社会舆论对于与美作战犹豫不决
6.下图所示是1950年关于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D.准备实现全国的解放
7.全国城乡到处出现人民争相入伍的场面;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前线去担任运输和勤务工作,医务工作者组织了大批医疗服务队赶赴前线。可见抗美援朝的胜利得益于 ( )
A.军队的训练有素
B.苏联的国际援助
C.人民的大力支持
D.中朝的同仇敌忾
8.根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短文紧扣主题,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的场景
9.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指当事人亲历或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选项中可作为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
A.电影《上甘岭》
B.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C.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0.“麦克阿瑟所批准的解除整肃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达数万名之多,对日本数百家财阀公司也相继解除限制……1952年4月26日,盟军总部把原定作为赔偿的日本军工厂850余处,分批交还日本政府。”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西藏和平解放
D.政协会议的召开
11.“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材料分析了 ( )
A.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C.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D.“一五”计划实行的原因
1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3.八年级(1)班开展了“岁月无声·英雄归来”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那形势,唇亡齿寒】
电影《跨过鸭绿江》海报 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提取上面电影海报和照片中可以相互印证的信息,并说出志愿军司令员的名字。若要选取作为史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哪一个更合适,并说出理由。
任务二 【那人心,众志成城】
——摘编自任贵祥《保家与归心:华侨对抗美援朝运动的支援》
(2)根据上面思维导图,概括华侨支援行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支援行动的意义。
任务三 【这盛世,如你所愿】
近期,纪录片《忠骨》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分《牺牲》《归来》上下两集,以讲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动人故事为主线,在展现抗美援朝战争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风貌的同时,着力突出社会各界70多年来对志愿军英烈的深切缅怀。
——摘编自《青山埋忠骨 山河念英魂》(2023年8月27日)
(3)根据任务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多少周年,并举出一例能体现“战争艰苦卓绝”的战役。概述接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A 2.B 3.C 4.B
练能力
5.C 6.B 7.C
8.【示例】
观点: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复兴。
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走向强大,走向复兴。
练素养
9.C 10.B 11.C 12.B
13.(1)信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更合适。理由:照片是历史现场的真实记录,而电影是以史实为基础进行的二次加工。
(2)特点:支援地区范围广,不仅有国内华侨,还有海外华侨;支援形式多样;支援华侨人数多。意义:扩大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声势和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杀敌士气。
(3)70周年。战役:上甘岭战役。现实意义:引导全社会崇尚英雄;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