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作业目标
1.通过教材、情境设置和相关史料,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2.通过图片、时间轴等方式,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主题情境:百年风华新征程,以史为鉴创未来
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走来,走向新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它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又是如何实现的 让我们跟随下列问题,来重温这段历史吧!
1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谈话 (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是 ( )
A.马克思主义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低碳”正渗透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这体现的思想理论是 ( )
A.“三步走”战略部署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科学发展观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5.科学发展观在下列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 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横线处应填的是 (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7.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材料中的“大会”是指 (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二十大
8.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重大历程
9.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充分说明了 ( )
A.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中之重
10.“实现中国梦它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 ( )
A.近代化道路 B.新民主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华中学同学们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 【伟人光辉的一生】
(1)2024年是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他的无数言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上图是中国现代史的知识结构图(部分)。言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位于 处;言论“发展才是硬道理”位于 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活动二 【历史重要的节点】
邓小平同志的南方之行,并不只是视察几座城市。当时,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影响之下,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影响上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如春雷滚滚,响彻1992年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邓小平南方谈话——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归纳“南方谈话”的意义。
活动三 【理论不断地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背景下,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在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后的新形势下,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代课题
(3)说出活动三中四个理论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4)综上所述,请你为新华中学同学们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12.1992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他说,改革开放初期给他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邓小平提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也能做。他认为40多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而新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
(1)材料一中,邓小平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也能做”。请举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的两个例子并指出这些思想理论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A 2.A 3.B 4.D 5.C 6.D 7.D
练能力
8.A 9.C 10.D
11.(1)C;D。
(2)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特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启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合理即可)
练素养
12.B
13.(1)基本结论:我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举例:从邓小平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来,我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共同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