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时作业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史料,了解港澳回归的历程,认识到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实现祖国统一。
2.通过设置情境,理解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意义,认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主题情境:神圣时刻——灯火阑珊港澳归
2025年是香港回归28周年,澳门回归26周年。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天,让我们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感受港澳回归的喜悦。
1 “一国两制”的构想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材料中的“最佳制度”指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那么香港回归以后,发生变化的是 (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生活方式 D.经济制度
2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制造这些“遗留问题”的国家是 ( )
A.英国、美国 B.英国、西班牙
C.法国、葡萄牙 D.英国、葡萄牙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材料强调的是香港、澳门回归的 ( )
A.背景 B.性质
C.结果 D.意义
3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5.1999年到2018年,澳门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 446.7亿澳门元,经历了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6.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向西跨越伶仃洋,总长约55千米,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得以修建的前提是 (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港澳回归祖国
C.改革深入发展
D.港澳繁荣昌盛
7.“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同时,在“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甚至严重挑战“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一国两制”的底线是 ( )
A.保证特别行政区贯彻高度自治方针
B.维持特别行政区的现行法律不变
C.坚持在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保障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8.在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时间上,中国要求英方国旗在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降下,开始英国只同意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降旗,最后英国同意中国的方案,且保证中国国旗在7月1日的零时零秒升起。这“一秒”之争的实质是 ( )
A.国家礼仪之争
B.外交策略之争
C.国家主权之争
D.意识形态之争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方案各方都能接受呢 就香港来说,用社会主义去改变香港,就不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所以要提出“一国两制”。
——邓小平
材料二 香港各界人士应该紧密团结起来,积极促进一切有利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坚决反对一切有损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
——胡锦涛
(1)材料一中,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应怎样理解这一构想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香港当年被割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二所示讲话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0.在香港回归谈判中,其中一项议程是“主权的移交”,其英文表述是the transfer of sovereignty,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认为如果用“the”,就等于说英方已经承认了主权必须移交,他建议把冠词“the”改成“a”。中国政府代表周南则认为用“a”就很不确定了,建议既不要“the”,也不要“a”,最终柯利达同意了这种说法。这反映了 ( )
A.中英语言的差异性
B.中英双方代表的立场不同
C.外交辞令的烦琐性
D.谈判议程方向的不确定性
11.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史料价值。下列有关澳门历史的资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
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12.抗战爆发后,中共澳门工委广泛发动澳门同胞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之际,时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的杜岚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园里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成立之后,即重视在港澳地区开展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祖国内地对港澳地区供应生活物资成为一项政治任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材料旨在说明 ( )
A.“一国两制”有强大生命力
B.爱国爱澳是优良传统
C.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D.百年国耻已彻底洗雪
13.八年级(1)班开展了“从漂泊到回归·‘一国两制’谱华章”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历史遗留——弱肉强食千古恨】
英国人可以继续贩卖鸦片,而中国不得不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甚至被迫开放口岸,与西方国家通商。……此后不久,1860年,羸弱的中国又被蛮横的英国夺去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与香港岛合并。1898年,中国清朝不断衰落,毫无起色,不得不将新界也割让(租借)给贪婪的英国。
——摘编自阿涅·劳塔玛塔《香港的前世今生》
(1)根据材料,概述香港一步步沦陷的历史背景。
任务二 【统一之策——“一国两制”开新篇】
(2)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原因。
任务三 【统一之果——港澳繁荣创辉煌】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受到充分保障,港澳同胞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自由和民主权利。香港、澳门经济平稳增长,对外交往日益活跃,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港澳同胞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加强。
——摘编自《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习近平这样擘画蓝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0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提炼一个观点,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B 2.B 3.D 4.D 5.D
练能力
6.B 7.D 8.C
9.(1)“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清政府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无能等。
(3)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中国政府有能力维护国家统一;等等。
练素养
10.B 11.B 12.B
13.(1)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均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分别割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领导人的坚定决心和高超的谈判艺术。
(3)观点:“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政治保障。
论述: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推动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又兼顾港澳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同类型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经济平稳增长,对外交往日益活跃,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结论:综上所述,“一国两制”促成了港澳顺利回归,是港澳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