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3 22: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时作业目标
1.知道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2.通过史料和情境设置,了解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情境: 扬眉吐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有记者问:“乔团长,您能不能谈谈现在的心情 ”乔冠华仰头大笑,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于是一张经典照片“乔的笑”诞生了,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让我们跟随下列问题,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吧!
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题中横线处应填 ( )
A.22 B.23 C.26 D.27
2.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
A.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中美建交和中日恢复邦交
3.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C.中美开启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4.202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举行。这份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的变化是 (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开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 全方位外交
5.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了国际合作。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反映出中国外交 ( )
A.出现了和多国建交的热潮
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美、中日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6.截至2024年1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 )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7.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
B.美、日承认中国的国际主导地位
C.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9.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百年中美关系》一书。目录中的横线处应填入 ( )
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
B.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
C.中美建交与邓小平访美
D.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材料二 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三 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中美国“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中国“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11.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 )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驱逐国民党当局代表成为中美共识
12.八年级(1)班以“大国外交·成果丰硕”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化敌为友】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既与世界大局密不可分,又对世界大局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结合上面知识结构示意图,指出“中美正面交战”位于 处;“中美关系正常化”位于 处;“中美正式建交”位于 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任务二 【水到渠成】
大洲 投赞成票的国家 占赞成票数总数比重
亚洲 缅甸等19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12个) 68.42%
非洲 加纳等26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4个)
拉丁美洲 智利等7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个)
  20世纪50年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挠。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之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多次派遣维和部队赶往世界各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金朝晖《周恩来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任务三 【合作共赢】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以外交布局的视角分析》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外交的认识。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C 2.C 3.C 4.B 5.B 6.A
练能力
7.B 8.C 9.B
10.(1)历史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历史意义: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联合国注入了新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练素养
11.B
12.(1)B;C;D。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意义: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契机;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特点:重新组合与不同国家的外交关系;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认识:中国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艰辛曲折;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