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0.古诗三首 分层练习
人文素养:志向远大,情操高尚。
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一、 下面是古诗中的三种事物的自述,请读一读,完成练习。
1.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远方燕(yàn yān)山上方有一牙如钩的弯月,月光映照下的大漠如同雪一样。我何时能够被主人套上金①luò脑,在清秋恣意奔驰呢?
——“我”是( )
我出自深山,经历了②qiān chuí wàn záo,也经历了烈火的③fén shāo,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我”是( )
我的根扎(zā zhā)在破石之中,纵有千万次的磨击、东西南北的狂风摧残,我也依然坚劲(jìng jìn)如初。
——“我”是( )
2. 根据拼音,按顺序写字词。
①( ) ②( ) ③( )
3. 三个自述的事物分别是什么?请在句末的括号里填写它们的身份。
①——“我”是( )
②——“我”是( )
③——“我”是( )
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 何当金络脑( )
A. 当时。 B. 什么时候。 C. 为什么要。
2. 烈火焚烧若等闲( )
A. 空闲。 B. 平常。 C. 等待。
3. 千磨万击还坚劲( )
A. 坚定强劲。 B. 坚硬。 C. 使劲。
4. 任尔东西南北风( )
A. 承受。 B. 任凭。 C. 任命。
三、图( )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写的画面相符。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中,诗人常借助某种事物来表达志向或节操,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事物?诗人又借助这些事物抒发了怎样的志向?填一填,选一选(填序号)。
①孤傲坚贞 ②坚韧顽强 ③不向世俗献媚
1.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借________表达( )的品格。
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借________表达( )的品质。
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________表达( )的精神。
像这样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解读
《马诗》——渴望被重用
1. 写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________比作雪,将__________比作钩。
(2)有关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描写了大漠夜晚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漠的赞美之情。
B. 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沙场征战的场景。
C. 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出了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引起后两句的抒情。
2. 抒怀: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金络脑”是非常贵重的马具,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下面关于李贺的资料,理解诗句。
资料:李贺,唐代诗人,他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报效国家,但一生怀才不遇,所以内心苦闷,忧郁感伤,英年早逝。
联系作者的资料,我知道李贺通过咏叹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一身清白
3.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出深山,_____________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清白__________。
(1)“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石面临一切严酷考验时的________________。“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__________,又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忠贞爱国,自奉俭约,却遭诬陷以谋逆罪被杀。结合诗人生平,我们可以发现,他以________自喻,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读诗歌的后两句,你能联想到什么人?打“√”。
①面对酷刑不动摇信仰的方志敏。 ( )
②困境中积极求生的鲁滨逊。 ( )
③誓死不出卖党组织的刘胡兰。 ( )
④拒绝劝降,舍生取义的文天祥。 ( )
《竹石》——坚定顽强
4.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5. 阅读下面的资料,说说郑燮和他诗中的竹子有什么相同点。
资料: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他的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因此他被诬罢职,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仿写。
参考答案
一、1.yān zhā jìn
2.络 千锤万凿 焚烧
3. 马 石灰 竹子
二、1.B 2.B 3.A 4.B
三、A
四、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石灰石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五、1.墨梅 ③
2.菊花 ②
3.野草 ②
示例: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六、1.(1) 月光映照下的沙 月 (2)A
2.(1)马受到主人的重视
(2)马的命运 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3.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要留 在人间
(1)从容自如 石灰洁白的本色 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
(2)石灰石 洁身自好、坚贞不屈
(3)①√ ③√ ④√
4.意志坚定、顽强不屈 咬 立
5.示例:郑燮就如这扎根于岩石裂缝之中的竹子一样,虽然身处恶劣的环境,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6.示例:火红的烛光摇曳
那是我
燃烧的奉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