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4 06: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时,可将藏袍的一只袖
子褪下,方便劳作与散热;夜晚寒冷时,再将袖子穿上保暖,这种“不
对称”服饰特点适应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B正确。山峰多冰川、
草场面积广、高原光照强与服饰“不对称”特点无关,A、C、D错误。
2. 答案:B。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多数地区不适宜
发展耕作业,B正确。青藏高原日照充足,A 错误;干旱多风沙不是主
要限制性条件,C错误;地形起伏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耕作业发展,但
不是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原因,D错误。
3. 答案:C。南方气候温暖湿润,肉类易变质,腌制肉类可延长保存时
间;北方冬季气温低,蔬菜不易保存,腌制蔬菜方便储存。所以造成腌
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C 正确。南北物产差异、
饮食习惯不同是结果,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食用盐的种类与腌制
品“北素南肉”差异无关,D错误。
4. 答案:B。由材料可知,20世纪 90 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棕地,
主要原因是资源耗竭,B正确。人口锐减、产业升级、生态恶化不是卢
萨蒂亚棕地形成的主要原因,A、C、D错误。
5. 答案:A。卢萨蒂亚地区因矿业发展造成生态破坏,整治棕地首要任
务是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优化
交通布局、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商业发展是后续的发展方向,不是首要
任务,B、C、D错误。
6. 答案:C。辽宁鞍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存在因资源开发导
致的废弃土地,与卢萨蒂亚地区情况相似,适合推广其棕地整治模式,
C正确。甘肃玉门以石油工业为主,与卢萨蒂亚地区产业类型差异大;
福建厦门和湖北武汉不是资源型城市,不存在类似的棕地问题,A、B、
D错误。
7. 答案:A。从图中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可知,封禁治理投入资金比
例最小,是最经济的治理措施,A 正确。生态林草、坡改梯、低效林改
造资金投入比例均高于封禁治理,B、C、D错误。
8. 答案:B。T县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优化产业结构,
减少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B正确。水热资源丰富是自然条件,一直存
在,不是治理成效显著的主要原因,A错误;土地生产力高与水土流失
治理成效关系不大,C错误;材料未提及大量生态移民,D 错误。
9. 答案:D。尼罗河沿岸因有尼罗河的灌溉水源,形成“绿色走廊”,
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正确。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陆地
干湿度地带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垂直地带性是随海拔高度变化产生的
地域分异,A、B、C 错误。
10. 答案:A。修建大坝后,水库蓄水增加,地下水补给增多;大坝拦
截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减少;下游地表径流量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减
少,面积减小,A正确。
11. 答案:C。建坝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C 正确。差异性强调不同区域的差异;稳定性侧重于
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种分异规律,A、
B、D错误。
12. 答案:A。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岸表层海
水流向受到影响,A 正确。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B 错误;冷
海水上泛减弱,C错误;营养物质减少,D错误。
13. 答案:B。厄尔尼诺现象形成过程中,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
作用,反映了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B正确。水圈变
化会影响大气圈,但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形成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本质反映,
A错误;南半球赤道附近东南信风减弱,C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
变暖是共同造成 2015 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的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不会
直接导致全球变暖,D错误。
14. 答案:D。①地最冷月均温低于 0℃,全年降水量较少,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D正确。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降水
集中在夏季,A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 错
误;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高于 0℃,夏季高温多雨,C 错误。
15. 答案:B。①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
替控制,A错误;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
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B 正确;③地夏季炎热干燥,冬
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 40°大陆西岸,
C错误;③地夏季炎热干燥,不是夏季高温多雨,D 错误。
16. 答案:C。根据三地气候资料,①地最冷月均温最低,纬度最高;
③地最冷月均温最高,纬度最低。所以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
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 答案:
(1)原因: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产业
升级需求迫切;湘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广东,交通便利;土地、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有国家政策支持承接产业转移。
(2)有利影响:促进湘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基
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3)企业准入门槛条件: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
级;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企业应具备一
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能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企业应符合当地
产业规划,与当地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效应。
18. 答案:
(1)主要差异:甲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稀
树草原带,甲图山脉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图山脉有针叶林带,
乙图山脉没有。
(2)差异及原因:差异:同一自然带在山脉北坡出现的高度比南坡低。
原因:甲图山脉位于北半球,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气温较低;
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差异导致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出现高
度较低。
(3)原因:乙图山脉南坡为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南坡形成较多
降水,积雪量较大,雪线较低;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
雪线较高。
(4)水文特征: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
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
(5)主要原因:G河发源于高山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较大;
H湖周边地势较低,G河落差大,水流速度快,能快速注入 H 湖,成为
主要补给水源之一。
(6)反对理由:H 湖为内陆湖,湖水盐度较高,调水会使湖水盐度进一
步升高,影响湖泊生态环境;H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调水
过程中损耗大;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调水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
境问题;H湖水量有限,调水难以满足疏勒河地区的用水需求。
19. 答案:
(1)自然带带谱差异:甲山脉自然带带谱更丰富,基带为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乙山脉基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且缺少针叶林带等部分自然带。
(2)自然带高度差异及原因:甲山脉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高度高于
北坡。原因是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水热条件优于北坡。
(3)雪线差异原因:乙山脉南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积雪量大于北
坡,所以雪线低于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