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诊断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
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
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
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
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
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
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
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
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
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
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
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
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
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
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
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
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
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
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
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
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
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
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
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
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
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在这里讲讲我这个主张: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
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慧。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
和机灵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
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
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
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
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
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有句老话一“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
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
趣,不愿去花心思。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智慧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
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
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
目前,关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议论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能够真正
从智慧的本质上去探讨培养智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应该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智慧是天生的吗?
如果是天生的话,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这在历史上还没有记载。智慧是神授
的吗?我们也不信这种鬼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唯心主义,只能搞唯物主义,
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了解客观规
律。人又可以主观能动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立场。
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