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4 10:23: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片雪,轻①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甲】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乙】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②化成了一滴水。
1.结合语境,在文段中横线处分别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盈 ②溶 B.①莹 ②溶 C.①盈 ②融 D.①莹 ②融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句号
C.【甲】句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答案】1.C 2.D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辨析的能力。要注意具体的语境。
轻盈:形容人(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亮。“轻莹”放在词语中使用,不能单用。轻莹透彻,意思是比喻诗文的意境藻精、语句俊雅。结合语境可知,第一句话描述的是雪落的状态,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盈”。
融化: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使它化成水。溶化: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程。根据语境可知“我是一片雪”,因太阳光而化成水,所以第二个空应填“融”。
故选C。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和“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这两句的内容是并列的,所以【甲】处应该使用“逗号”。截至“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文意已完足,“张望的时候”是另起一句,所以【乙】处应该使用“句号”。故选D。
二、综合性学习
3.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答案】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5月13日在云南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详解】本题考查提取新闻信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在理解新闻内容上,抓住关键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一般情况,新闻的导语就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在了解新闻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三、语言表达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例: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将历经所有的磨难,经过丽江。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答案】 我将驱散所有的阴霾,迎接阳光 我将滋润所有的土地,憧憬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关键是句式要整齐,语言要优美。如“如果我是清风,我将驱散所有的阴霾,迎接阳光”;“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土地,憧憬未来”。
【点睛】仿写句子一是要句式仿写,一字一词都要仿写整齐,包括标点符号;其次语言要优美,和原句达到一种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现代文阅读
向上的风
郑彦英
①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
②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
③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娃。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有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
④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 ,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
⑤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有水呢,洗洗手。”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
⑥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儿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
⑦我不禁问女娃:“跟你妈卖瓜呢 ”女娃点点头。“咋不上学呢 ”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
⑧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
⑨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
⑩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
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
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了起来,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
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
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
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 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
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
5.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文章第⑧段中写道:“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让“我们”产生特殊感觉的原因。
7.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 段的理解。
9.在生活中,你肯定也会感受到这样“向上的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你的感触。(60字左右)
【答案】5.描写沙漠的荒芜与景色的单调,既为下文停车吃瓜作铺垫,也与后文卖瓜场景的明艳温馨形成对比,同时沙漠的荒无人烟衬托出母女俩诚信买卖的可贵。 6.女老板做买卖很实在,不缺斤少两;瓜甘甜爽利,在缺水的情况下,女老板擦手来保持手的卫生清洁,却让我们用水洗手;女娃的不卑不亢、真实的微笑。 7.【答题空1】“下意识”一词表示不知不觉的动作,写出了女老板擦手来保持手的卫生清洁,也说明了戈壁博缺水的现状,为下文写让“我们”用水洗手的热情淳朴作铺垫。
【答题空2】运用了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深刻表达了对自己故作高深的反省。 8.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像文中戈据滩上卖瓜母女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已经不多见了,当今社会,平实真切的本性也是可遇不可求, 表达了作者对平实真切的本性的珍视和渴求。 9.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5.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由第①段“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灰白色风车”“苍黄色梭梭草”“景色似乎不变”等内容可知,本段描写了茫茫沙漠的荒凉、沉寂和色彩的单调,内容上与后文写母女卖瓜的明丽温暖的情景形成对比,对在人迹罕至的茫茫沙漠里这对母女的善良、热情、真实的品性起了烘托作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们听到呼唤声下车而吃到甘甜的瓜等情节做铺垫。
6.
本题考查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结合内容分析。由“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有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可知,女老板卖瓜并没有按照估计的斤两,而是用秤称,结果实际重量要比“我”估计的少了约十斤,体现了她做买卖的诚信,就是对我们这些外地人也很真诚;由“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有水呢,洗洗手”等内容可知,这里的瓜货真价实,味儿甜爽口,女老板自己擦手节约用水,却让我们用她特意准备的木桶里的水洗手,足见她的善良细心;“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女娃一笑”“说:‘暑假呢’”等内容表现了女孩的懂事,言语朴实真挚,而不失礼节。由此“我们”离开时才产生了特殊的感觉。
7.(1)本题考查赏析加点词。解答此题要理解文意,结合词义和语言环境分析。“下意识”的意思是“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写出了女老板切完瓜的习惯动作,可见她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反映了戈壁滩水源缺乏的状况;为下文她却热情的让我们用她特意准备的木桶里的水洗手做铺垫,体现了她的善良、细心、朴实。
(2)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解答此题要理解文意,结合语句判断修辞方法,分析其作用。当“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时,同行的朋友从月牙泉周围的地势分析了“月牙泉的风,沿着沙山往上走”的原因,“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所以“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节奏感强,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我”面对戈壁滩真挚善良的人和真实的大自然却故作感慨的反思和自省。
8.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文章写茫茫戈壁滩遇到了善良真诚,大方不失礼节的母女,写“我”面对戈壁滩真挚善良的人和真实的大自然却故作感慨的反思和自省,结尾段点明中心,把“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比作“向上的风”,表达了对这对淳朴、善良、真诚的母女的赞美;“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朴实、真挚的品性的珍重与追求。
9.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结合本文主题和现实生活谈即可。注意字数要求。作者表达了对这对淳朴、善良、真诚的母女的赞美及对质朴、真实的品性的珍视与追求。
示例:早晨我都爱到街口的包子铺买包子,天气寒冷时,老板娘无论多忙,总会在包子装入食品袋后将袋口扎紧,并且再套上一个塑料袋,叮嘱我放入包中,要趁热吃。这叮嘱是出于本性,具有母亲的温暖,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的却是真挚的爱。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蜜。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0.联系上文思考:“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可“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11.“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12.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4.“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怀?
【答案】10.因为“我”现在在玉河里随着水流向前,所以不能独立停下来。 11.温馨、闲适、和谐的氛围。 12.(1)两个“跳”字表现了“我”的动作轻快敏捷,也表现了“我”的调皮,使语言生动形象。
(2)这两个词形成对比,突出了远方而来的人在此游览时的兴奋与欣狂。 13.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喻为银匠,将月亮喻为银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彩的动态美和月亮的皎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14.对丽江的向往、追求、热爱与留恋。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因为“我”现在在玉河里随着水流向前,所以不能独立停下来。
1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温馨、闲适、和谐的氛围。
1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本题结合两个“跳”字和对比的手法来赏析词语即可。
13.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修辞方法赏析句子的能力,还要注意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分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本题用到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点睛: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14.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的向往、追求、热爱与留恋。
五、作文
15.十几岁的天空是粉红色的,十几岁的记忆是淡绿色的,十几岁的心灵是橙黄色的,十几岁的你是五颜六色的。年少的你一定有许多美丽的梦想,有许多奇幻的想象,大千世界任你的思绪纷飞,任你浮想联翩……请以“假如我……”为开头,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杯咖啡,我会静静地待在咖啡厅,等待着一位疲惫的顾客来临。如果顾客是一位饱经风霜,双手长满老茧,发丝中夹杂着些许银丝的中年人,我会把自己变成苦尽甘来的咖啡,让他体会到自己大半辈子的劳动会得到回报的。 如果顾客是一位无知的少年,我会把自己变成一杯很苦的咖啡,让他尝尝苦涩的滋味,在以后的生活里懂得珍惜。
【详解】本作文是一篇半命题的小作文,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从自己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都能很好地表达。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关键词“假如我”,需要写出假设的一种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时,可考虑有一双慧眼、有一枝生花妙笔、比尔 盖茨的智慧、超强的记忆等。如果你对学习感到厌倦了,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点睛:想象作文,就是通过大胆的假设想象,把未来才有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加以具体化,并使它变成已经实现的情景来进行记叙。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写好想象作文,要注意想象作文的“六要素”,注意想象的合理性,注意想象文的创新性,注意要有明确的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片雪,轻①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甲】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乙】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②化成了一滴水。
1.结合语境,在文段中横线处分别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盈 ②溶 B.①莹 ②溶 C.①盈 ②融 D.①莹 ②融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句号
C.【甲】句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二、综合性学习
3.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三、语言表达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例: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将历经所有的磨难,经过丽江。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四、现代文阅读
向上的风
郑彦英
①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
②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
③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娃。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有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
④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 ,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
⑤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有水呢,洗洗手。”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
⑥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儿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
⑦我不禁问女娃:“跟你妈卖瓜呢 ”女娃点点头。“咋不上学呢 ”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
⑧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
⑨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
⑩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
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
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了起来,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
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
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
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 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
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
5.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文章第⑧段中写道:“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请结合文章第②—⑦段,概括让“我们”产生特殊感觉的原因。
7.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 段的理解。
9.在生活中,你肯定也会感受到这样“向上的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你的感触。(6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蜜。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0.联系上文思考:“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可“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11.“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12.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4.“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怀?
五、作文
15.十几岁的天空是粉红色的,十几岁的记忆是淡绿色的,十几岁的心灵是橙黄色的,十几岁的你是五颜六色的。年少的你一定有许多美丽的梦想,有许多奇幻的想象,大千世界任你的思绪纷飞,任你浮想联翩……请以“假如我……”为开头,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