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ū du zhē gài chā mǎn zhuì luò jié duàn
( ) ( ) ( ) ( ) (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委托(wēi) 血泊(bō) 镌刻(juān) 弓弩手(nū)
B.踉跄(niàng) 咆哮(jiào) 绰起(chāo) 一双箸(zhù)
C.獐鹿(zhāng) 猕猿(mí) 顽劣(liè) 瞑目蹲身(míng)
D.丫鬟(yuán) 忌讳(huì) 晦气(huì) 宝钗(chāi)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1)真正的朋友从不忌妒你的成功。( )
(2)医生说这种病在治疗期间不用忌口,唯一要注
意的是不能着凉。( )
(3)童年的美好在于它的真实,开心了可以肆无忌惮地笑,难过了可以声嘶力竭地哭。( )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倒酒)
B.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留宿休息)
C.(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D.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睁开眼睛,蹲下身子)
5.读语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填序号)(5分)
A.榜文 B.墨客 C.店家 D.货郎 E.客舍
正值放榜之际,长安街头甚是热闹。以往冷清的告示栏旁此刻挤满了( ),翘首以盼地等待( )张贴。站在( )门口的( )对着进出的客人说着客套话,挑着担子的
( )走街串巷地叫卖东西。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6.同学们正在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其中谁的说法不恰当( )(2分)
A.小龙:读到“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时,联系上下文,可猜出这句话是大家都顺从石猴的意思。
B.灵灵:读《西游记》时,碰到难理解的词句,需要把意思弄明白后再往下读。
C.乐乐:读《三国演义》时,借助资料能对诸葛亮有更多了解,也让人更有兴趣往下读了。 D、浩浩:为加深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可以去看影视剧《水浒传》中相关故事。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3分)
①这是对武松的_____描写,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②这句话正如俗语所说:明知山有虎, 。
(2)分析下面句子描写的人物是谁,并说明理由。(2分)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句中描写的人物是 ,因为 。
8.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完成练习。(8分)
(1)《景阳冈》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武松 、上冈、 、
_ 的经过,其中重点写的是 和 。《水浒传》共塑造了 位英雄好汉,如“及时雨” (人名)、“ ”(绰号)吴用等。
(2)《红楼春趣》选自曹雪芹创作的《 》,文章表现了贾宝玉 的性格特点。《猴王出世》选自 创作的《西游记》,这部名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 等。
(3)《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诗中用鸟叫声来衬托山中的宁静的诗句是:“ , 。”
9.快乐读书吧一走进名著。(8分)
(1)图②体现的故事是( )(2分)
A.桃园三结义 B.三顾茅庐 C.三气周瑜 D.三英战吕布
(2)图③中的两个人是 ,二人因有 (①金玉良缘②木石前盟),所以见面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2分)
(3)图④体现的故事是 ,其所在的名著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如 、
、 等。(2分)
(4)下面的评语中,评价图①所在名著的是( )(2分)
A.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B.各路好汉,高举义旗,替天行道。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D.其想象新奇,上天人地,出神入化,在神魔小说中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好成绩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草船借箭(节选)(12分)
文段一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文段二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文段一 主要对诸葛亮和鲁肃的 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诸葛亮的
___ _。(2分)
2.用“ ”在文段一中画出与课文中“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1分)
3.联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4.文段二是草船借箭的结果部分,若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请你将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提示:括号里填人物表情,横线上填人物台词)(5分)
(二)(13分)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白骨精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唐僧师徒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他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直到悟空答应不再伤人性命,才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他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白骨夫人。”唐僧气得逐走悟空,不再认他为徒。
1.选文出自《西游记》的哪一回 ( )(2分)
A.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B.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D.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2.联系选文内容,我能猜出文中加点词语“造化”的意思是( )(1分)
A.好幸福。 B.好厉害。 C.好运气。 D.好可怕。
3.根据文中三个人物的不同表现,把下面的信息补充完整。(3分)
4.选文在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极为精妙。说说下面加点的动词好在哪里。(2分)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5.结合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要做到有理有据。(3分)
6.读下面的内容,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可能与孙悟空的哪项本领有关 ( )(2分)
[阅读链接]“悟空”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它在太空中开展探测任务,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A.七十二变 B.驾筋斗云 C.元神出窍 D.火眼金睛
三、习作表达。(30分)
有人读《梅花魂》会被深深感动,有人读《红楼梦》会潸然泪下,有人读《水浒传》会生出敬佩之情……我们读书时往往会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有些人物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情节会让我们受到触动。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第二单元素养评估
一、1.都督 遮盖 插满 坠落 截断
2.C
3.(1)① (2)③ (3)②
4.D 5.B A E C D 6.B
7.(1)①心理 倔强、要面子 ②偏向虎山行 (2)诸葛亮 句中的外貌描写符合诸葛亮儒雅的人物特点
8.(1)喝酒 打虎 下冈 喝酒 打虎 108 宋江 智多星 (2)红楼梦 率性、纯真 吴承恩 示例: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 (3)王维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9.(1)A (2)贾宝玉、林黛玉②(3)武松打虎 示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武松醉打蒋门神 林冲风雪山神庙(4)D
二、(一)1.语言、神态 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气度非凡
2.画出的: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3.老实诚恳 生性多疑 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回来时船轻水急(或:调转船头,顺风顺水)
4.示例:都督,请清点箭的数量。 惊讶 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 他料定大雾天曹操不敢贸然出兵,用草船跟曹军“借”了十万多支箭。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1.B 2.C
3.左边由上到下:一打责怪孙悟空二打念了二十遍紧箍咒右边由上到下:二打假老妇人三打假白发老公公 一打举起金箍棒就打三打抡起金箍棒打死妖精
4.“闪”突出了动作的敏捷、突然,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表现了白骨精的善于伪装。
5.示例:文中的孙悟空违背师父的意愿,三打白骨精,是因为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能辨别人和妖精。即使唐僧误会他,对着他念紧箍咒,他也要坚决消灭妖精,表现了孙悟空的仁义忠诚,敢作敢为,坚守正义。
6.D
三、[习作指导]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写读后感要注意:①读后感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的复述,但也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所写内容应是发自内心的感受;②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力求用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感染读者;③叙述要有条理,不要写成流水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