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课件)-【优课堂】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课件)-【优课堂】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4 11: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漫画:《回来吧,就缺你了》
缺的是谁?
壹:台湾问题的由来
贰:对台政策的变化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目录
了解对台政策的变化、两岸关系的发展等重要理论、人物、现象等,知道台湾问题由来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认识一个中国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定目标 育素养
1
2
3
壹: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是如何造成的?
1949年12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1954美国与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内政
问题
只能通过两岸人民自主解决,决不允许其他国家干涉
贰:对台政策的变化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谈谈党和政府主张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时 间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979年
1987年
1990年
1992年
1993年
1991年
1995年
2005年
2008年
2015年
停止炮轰金门和马祖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九二共识”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汪辜会谈”
《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会见连战
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习马会”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1月1日
《告台湾同胞书》
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通邮
通航
通商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1987年
调整“三不”政策
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
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开放措施。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踏上祖国的热土,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的高呼:“到家了”!
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成立
1991年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简称“海协会”)成立
1992年
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90年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
就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2015年“习马会”
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为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79年 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的炮轰 走向缓和
1987年
1990年 开始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汪辜会谈”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年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献
2005年
2008年 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015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九二共识”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胡锦涛会见连战(破冰之旅)
“习马会”
打破近40年的隔绝
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材料二:“一国两制”的构想使港澳问题顺利解决,使海峡两岸的人民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他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共和国史》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港澳回归提供了借鉴
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
按民进党成立的宗旨,就是要建立一个“台湾共和国”,“台独”是民进党的党纲,也是民进党的党魂,是不会改变的。
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主张,蔡英文则说“国民党是流亡政府”、“台独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天然成分”云云,无一不是走向“台独”之路。
——高秉涵回忆录《回家的路》
台海局势出现新一轮紧张,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企图“倚美谋独”,美国及个别国家有意“以台制华”……正是这些倒行逆施损害了台海和平稳定……
——摘自《国台办》(新华网,2021.12.20)
内部:台独势力
外部:反华势力的干涉
叁:两岸关系的发展
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新方案?
2022年
进一步强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 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决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
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中共十八大后
中共二十大
课堂小结
单元概览
当堂测评
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A.五项原则
B.“九二共识”
C.八项主张
D.“三通”协议
B
单元概览
当堂测评
2.(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2023年3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英九等台湾同胞( )
①有浓厚民族认同感 ②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③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④倡导两岸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单元概览
当堂测评
3.(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