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专题13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2025年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重难点专题13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2025年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4 14: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历史【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
重难点专题13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
【体系建构】
【例题剖析】
【例题】 (2024·上海黄浦·二模)时政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背景。
[步骤一]看漫画,对事件
(1)漫画 A 中,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喻指谁 他拦住“标有英国、法国和美国国旗的轮船”喻指哪一历史事件
[步骤二]析主题,找特征
(2)漫画 B 与《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反映的主题一致,它们都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B.《被缚的非洲人弯曲地蜷缩在非洲地图中,准备挣脱他的枷锁》(英)罗纳德·塞尔创作于1959年3月11日
[步骤三]判对错,说理由
(3)漫画B《被缚的非洲人弯曲地蜷缩在非洲地图中,准备挣脱他的枷锁》的创作者用“准备挣脱”形容当时非洲人的状态,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1)人物:纳赛尔。
历史事件: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主题: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3)观点及史实:同意,新航路开辟后,非洲开始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长期受到奴役。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绝大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
【知识整合】
一、兴起(工业革命到一战期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领导人物 玻利瓦尔、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
经过 (1)玻利瓦尔于1819年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
影响 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赢得了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开始时间 1857年
参加者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及一些被剥夺权力的印度王公
英雄 章西女王
影响 (1)国内: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国际: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归纳提升】
美国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抗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运动的正义性: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得到拉美人民长期坚定的支持;拉美广大人民的觉醒;顺应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为赢得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
(2)有利的国际条件:受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杰出领袖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的卓越领导。
(4)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如玻利瓦尔得到圣马丁的配合和支持,有统一的指挥,共同打击殖民者。
(5)殖民者的统治不得人心,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6)参战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高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领导者 甘地
概况 (1)第一次: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2)第二次: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最终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特点 主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影响 (1)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动印度独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对运动的领导权
埃及华夫脱运动 概况 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后发展为华夫脱党)向英国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影响 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概况 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1917年宪法的施行,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影响 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发展(二战后)
万隆会议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召开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
内容 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作用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非洲独立 代表 (1)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2)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高潮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发展 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结束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拉丁美洲 (1)古巴:1959年,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1990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归纳提升】
1.万隆会议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异”“同”比较
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相同点: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都在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亚非独立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2.世界历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专题专练】
1.(2023·上海闵行·二模)压迫与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恩格斯的这句经典论断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中被不断证实。
(1)以上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他们共同的斗争对象位于地图中的 (填字母);如要研究地图中所示B地区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可以选择图 (填数字);如要研究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这一主题,可以选择图 和图 (填数字)。
(2)对于研究地图中A国反抗殖民侵略而言,图三所示材料有何证史价值?为进一步研究A国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可以补充哪一则文献史料?
(3)有政治家认为,部分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从历史认识的视角,你认为他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2.(上海静安·二模)读书知史
某同学在文庙书市上淘到了四本与世界革命斗争历史相关的著作
(1)请你帮助该同学将著作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字母)
(2)该同学想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历史,你会推荐著作 、 。(填写字母)
(3)该同学在学习《列宁与十月革命》一课的时候,将著作A作为原始史料推荐给全班同学。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4)该同学要补充一本近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著作,你会如何推荐?说明推荐理由。
3.亚非拉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 版画中的历史
16世纪的特拉斯卡图记,描述的是美洲墨西哥被西班牙政府的故事 1667年的版画,美洲一座甘蔗种植园的白人监工正在监督黑奴劳动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早期殖民扩张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货币中的历史
货币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元素,也是国家的象征。许多国家会把对本国历史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肖像印在货币上。以下货币上的历史人物分别为玻利瓦尔、甘地和曼德拉。
委内瑞拉货币 印度货币 南非货币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国家的货币,结合史实,说明此历史人物为本国所作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 照片中的历史
1955年4月,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获得与会代表一致赞同。 2015年4月,来自亚非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相聚万隆,参加第三次亚非会议,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会议围绕“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主题进行研讨,重申了“万隆精神”,聚焦新形势下缩小南北差距,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关税待遇、技术培训、经济援助等方面,主动承担新时期推动亚非共同发展的历史责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比较两次亚非会议的异同点。
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历程,是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线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简述图片人物的相关事迹及共同精神。
材料二:
A、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抢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甘地 B、一战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强烈反对。扎格鲁尔等人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他们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支持。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运动爆发。——摘编自统编版教材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A、B两场运动有何异同之处?
材料三: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摘自统编版教材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的性质及“万隆精神”的内涵。概括巴拿马运河收回全部主权的历程。
5.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殖民地人民的共同任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
——摘编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战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因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冲击。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是20世纪的最强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测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截止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
——摘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美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果。
(2)请举例说明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
(3)请分别列举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民族民主运动取得的成果,并简述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一方面,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一战又为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斗争创造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加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亚非拉人民再度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汹涌浪潮。其规模空前,几乎遍及亚洲各国,还扩展到非洲和社美的许多国家。这次亚非杜民族主义运动的普遍兴起,并有了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给欧洲殖民体系以沉重打击,极大地动摇了欧洲殖民统治。
——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漫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战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中的两图,说出非洲政治版图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史实。(至少三个)
(3)阅读材料三,分别归纳艾德礼和伊梅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获得独立的原因。
7.(2023·上海黄浦·二模)中外历史上,有很多通过解除束缚,推动国家、地区取得自由或发展的人物。某同学收集了其中一些人物的名言并做成了时间轴。他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可以被称为“解放者”。
(1)将时间轴上的信息补充完整。
A.____(运动) B.____(国家)
C.____(国家) D.____(国家)
(2)根据表格提示,将以上“解放者”分类。
标准 分类
思想领域 但丁、____
政治领域 华盛顿、____、____、纳赛尔
(3)在时间轴E处补充一名中国的解放者,写出一句体现“解放者”身份的名言,并阐述理由。
8.运用学习主题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是历史复习常见方式。九年级(3)班李老师以“世界现代史重大主线”为版块,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观察图片一见证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苏联建立的过程。
任务二【走近人物一见证亚非拉国家的抗争】
(2)下面三位历史人物是不同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斗士。请从中任选一位对其做简要介绍。
任务三【分析数据一见证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
(3)根据下面《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分析曲线最低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
任务四【解读图示一阐述世界不同阵营的发展】
(4)根据下面时间轴上的信息,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
参考答案:
1.【答案】
(1) D 四 一 二
(2)图三所示材料为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直接证据(原始史料)。可以补充《革命军》等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献史料。
(3)出于国家利益,在为殖民统治政策进行辩护;忽视了结束殖民统治是出于国际压力的被迫行为。(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纳赛尔领导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的鸦片战争,美国的独立战争斗争的对象都是英国。位于图中D。B位于北美洲,如要研究地图中所示B地区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可以选择图四,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的独立战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如要研究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这一主题,可以选择图一和图二。纳赛尔领导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现的崩溃。
(2)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所示材料为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直接证据(原始史料)。结合所学可知,可以补充《革命军》等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献史料。
(3)有政治家认为,部分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从历史认识的视角,我认为他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可能有:出于国家利益,在为殖民统治政策进行辩护;忽视了结束殖民统治是出于国际压力的被迫行为。(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
(1)B、A
(2)B D
(3)不认同。因为著作A并不是在十月革命时期发行的:或作者不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言之有理即可) (4)如:《革命军》。因为它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理由与选材匹配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非洲国独立于1990年,1990年,非洲各地全部独立,因此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应是B-C-A-D,因此题干空白处分别是B、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致力于获得民族独立,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历史,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不断进行取得民族独立的斗争,至1990年,非洲各地全部独立,摆脱了殖民者的控制,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历史,D正确。
(3)观点、原因,根据材料“顾炳鑫《列宁在十月》1970年出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十月》属于学者对十月革命方面的书籍,属于第二手资料,著作并不是在十月革命期间发行的,作者也不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即A不属于原始史料,不能将A作为原始史料推荐给全班同学,因此不认同他的观点。
(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解答本题时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入手,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近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著作,如可以选择《革命军》,该书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也可以选择人民解放军方面的书籍,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结合其相关内容加以阐述即可。要求,理由与选材匹配即可。
3.【答案】
(1)表现:武力征服;强迫黑奴劳动。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造成了美洲的落后,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任意2点即可)
(2)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领导了南美洲的独立运动,促进了南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印度货币: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南非货币:曼德拉领导了南非人民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促进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3)相同点:参加国家主要是亚非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不同点:第一次亚非会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第三次亚非会议面临的新问题是缩小南北差距,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第三次亚非会议上中国承担着历史新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墨西哥被西班牙征服”“白人监工……监督黑奴劳动”可知,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具体表现有武力征服和强迫黑奴劳动。根据所学可知,欧洲的早期殖民掠夺,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小题为半开放性试题,任选一个国家的货币,结合所学说明货币人物的贡献即可。根据所学可知,委内瑞拉货币上的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领导了南美洲的独立运动,促进了南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印度货币上的甘地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这一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南非货币上的曼德拉领导了南非人民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促进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3)根据材料三中的“1955年……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015年……来自亚非10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可知,两次万隆会议的参加国家主要都是亚非国家;从“会议体现的……团结合作、友好相处……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可知,两次会议的的主题之一都是倡导和平发展;从“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获得与会代表一致赞同”“中国……主动承担新时期推动亚非共同发展的历史责任”可知,两次万隆会议中,中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三中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可知,第一次万隆会议主要谋求的是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从“聚焦新形势下缩小南北差距,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知,第三次万隆会议聚焦的是发展问题,即如何缩小南北差距,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两次万隆会议面临的问题不同,聚焦的问题也不同。从“中国……主动承担新时期推动亚非共同发展的历史责任”可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第三次亚非会议上承担了历史新责任,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4.【答案】
(1)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不畏强暴,反抗殖民统治等。
(2)共同点:都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爆发的直接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加强殖民统治的结果。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人民大众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敌态度都有明显的区别。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秩序;不同点:结果不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致使印度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的独立。
(3)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解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共同精神是不畏强暴,反抗殖民统治等。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是都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爆发的直接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加强殖民统治的结果。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人民大众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敌态度都有明显的区别。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秩序。不同点是结果不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致使印度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的独立。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的性质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精神”的内涵是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巴拿马运河收回全部主权的历程是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5.【答案】
(1)特点:南北双方联合作战。成果: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打碎了西班牙的殖民枷锁,拉丁美洲各国赢得独立,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
(2)冲击:印度由甘地发起的以非暴力为形式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3)亚洲:印度独立。非洲: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可知南北双方联合作战。
成果:根据材料“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可知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打碎了西班牙的殖民枷锁,拉丁美洲各国赢得了独立,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
(2)冲击: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中印度的斗争及其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可知,印度由甘地发起的以非暴力为形式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3)成果:结合所学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可知亚洲为印度独立,非洲为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为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根据材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截止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可知,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使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增加了世界国家的数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6.【答案】
(1)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一战又为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斗争创造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
(2)独立国家增多。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3)主动放弃,高风亮节;不得已被迫放弃。英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大党的领导。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一方面,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一战又为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斗争创造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加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这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亚非杜人民再度概起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汹涌浪潮”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一战又为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斗争创造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这体现出,独立国家增多。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史实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漫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可知,他的观点是,英国主动放弃,高风亮节;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可知,他的观点是,不得已被迫放弃。根据所学可知,印度获得独立的原因,英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大党的领导。
7.【答案】
(1)A启蒙运动B美国C西班牙D印度
(2)卢梭;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3)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被尊称为“国父”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开始,兴起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其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与卢梭,故A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领导北美殖民地人民,坚持不懈的对英作战,赢得了美国的独立,1789年,他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故华盛顿是美国独立的缔造者,B为美国;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亚、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故C为西班牙;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决战,直到壮烈牺牲,故D印度的觉醒。
(2)根据表格提示结合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但丁、卢梭都属于思想领域的“解放者”;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又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纳赛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觉醒的代表人物,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故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纳赛尔都属于政治领域的“解放者”。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的解放者为孙中山;体现“解放者”身份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被称为中国的“解放者”是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被尊称为“国父”。
8.【答案】
(1)二月革命后,列宁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领导了十月革命,于1922年建立苏联。
(2)甘地,印度政治家,一战民族解放运动杰出领导人。纳赛尔,埃及政治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杰出领导人。卡斯特罗,古巴政治家,二战后美洲社会主义运动杰出代表。
(3)受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题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发展。论述:二战后,三股力量存在、发展。其一,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形成斯大林模式,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其二,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其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二月革命后,列宁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领导了十月革命,于1922年建立苏联。
(2)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必须点明人名、国籍,并指出其主要历史地位,如,甘地,印度政治家,一战民族解放运动杰出领导人。纳赛尔,埃及政治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杰出领导人。卡斯特罗,古巴政治家,二战后美洲社会主义运动杰出代表。
(3)根据所学和材料图三片可知,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这是因为,受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必须以指定的题目为题目,论述中,必须点明三种力量和其主要事件,如,题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发展。论述:二战后,三股力量存在、发展。其一,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形成斯大林模式,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其二,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其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