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5第2章第3节《醛和酮 糖类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5第2章第3节《醛和酮 糖类 》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09 16:01:38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3节 醛和酮 (1)有机合成的中转站结 构 决 定 性 质为什么甲醛会对人体有伤害呢?甲醛HHH1、醛和酮的结构
(1)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氢原子和烃基
(或氢原子)相连,通式为
官能团是醛羰基,也称醛基,

结构式: 结构简式 : —CHO
饱和一元醛通式为
—COH ×CnH2nO (n=1,2,3······)(2)在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基团均为烃基且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官能团是酮羰基,也称为酮基
饱和一元酮通式为
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一定是醛吗??CnH2nO(n=3,4,5······)练习1以下属于醛的有 ;属于酮的有
O
A.CH3CCH3 B.CH2=CH–CHO
O
C. CHO D.CH3–O–C–H||||B CA3、常见简单醛、酮的物理性质
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又叫蚁醛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杏仁气味的液体,又称苦杏仁油与水任意比互溶,还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制造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制造染料、香料的中间体有机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遇水、乙醇等互溶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阅读课本P,填写下表 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相比,醛、酮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这与它们官能团的结构密切相关。请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利用你所掌握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间关系的知识推测它们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结构←→性质不饱和羰基有推电子作用,使其更活泼氧化反应还原反应CO2Cl2H2O2取代反应–COOH交流·研讨
氧化数幻灯片 24 试根据乙醛与HCN反应的产物,找出加成规律,写出下表另外两个反应的产物。思考:能否根据产物得到加成规律?1.与极性试剂的加成乙醛与几种试剂的加成反应过程CH3OHCHCNα-羟基丙腈α-羟基乙胺乙醛半缩甲醇增长了一个碳原子上式也可直接写成:与氨的衍生物加成H3+22-CH2OH2HHH甲醛与蛋白质反应示意图H甲醛为什么有毒?甲醛——固定剂、杀菌消毒 甲醛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凝固,因此在医药上可做为检验时的组织固定剂。
能有效地杀死细菌繁殖体,也能杀死芽胞(如炭疽芽胞),以及抵抗力强的结核杆菌、病毒。纺织行业思考:
醋酸中也有碳氧双键,能否与醛、酮发生一样的反应?作业谢谢!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醛和酮 糖类(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鲁科版高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 》的内容,是一节新授理论课。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也是后续学习糖类和有机合成的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羰基的结构,能分清楚醛和酮,知道常见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2)掌握饱和一元醛、酮与氢气、氢氰酸、氨及衍生物所发生的加成反应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通过甲醛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视频)播放家居装修中甲醛的危害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引出醛和酮的学习。接着,通过幻灯片的播放,认识豪华装修背后的危害,主要危害物是甲醛,从而引出对醛和酮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知识的学习事半功倍。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性质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电教系统将官能团的结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其性质,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活动认识该官能团特有的性质,并通过教材给予验证和支持,然后将验证结果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并继续借助动画演示等信息技术展示反应过程中的机理变化和实验操作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化学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视频:《CCTV装修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提出问题)为什么如此美丽的家居装修隐藏着这么大的危险呢?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呢?

观看视频,引起感官的共鸣
?
观看动画,进一步引发思考,根据日常知识,得出“甲醛是家居装修中的主要污染物”这个结论
播放视频
?
?
?
播放动画:美丽豪华的家居
?
建构
(提出问题)甲醛为什么有毒呢?
?
(提出问题)甲醛、乙醛、丙醛、丙酮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丙醛和丙酮有什么关系?你能归纳出醛、酮的概念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思维,容易得出:结构决定性质
?
?
观察结构,找规律
(动画)展示甲醛、乙醛、丙醛、丙酮的结构式
?
?
(提出问题)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找出常见的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吗?
?
(问题提出)请同学们探讨下列问题:
1、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
2、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
回归课本,参照预习学案,获得知识
?
学生复习:醛、酮的官能团及结构式
?
????同学们思考: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
幻灯片展示学生总结的结果
探究
(交流探讨)
(过渡)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羰基的加成反应
?
?
?
?
(交流探讨)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
?
?
?
?
(迁移应用)试写出乙醛与氢氰酸、氨及甲醇反应的产物及反应过程
?
师生共同分析:羰基是不饱和的极性结构
学生探讨、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学生由动画回忆巩固: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学生分析: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的方式(具体)
学生思考: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归纳: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规律
学生从羰基的加成历程来探讨: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学生分组练习写出:乙醛与三种试剂反应的生成产物及反应过程
(投影动画)醛、酮羰基的极性结构。
?
?
(投影动画)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断键位置
(投影)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
(投影动画)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示意图
?
(投影)教材P72页表2—3-1前三部份
?
(投影)教材P72页表2—3-1;三个反应历程
?
整合
(总结)(投影)醛、酮的羰基可与下列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还能与氨及其衍生物等发生加成反应;
?
(总结提高)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增长碳链的反应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学生回忆、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增长碳链)
?
?
?
?
?
总结、提升: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意义
?
(投影)醛、酮的羰基可与下列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与氢氰酸加成;
还能与氨及其衍生物等发生加成反应;
?
研讨
(迁移应用)学习了醛酮的化学性质之后,你能说出为什么甲醛对人体有这么大的危害吗?
?
?
(提出问题)除了家居装修中能散发出甲醛气体,那么甲醛还存在于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生活中呢?是不是甲醛只有危害,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呢?
(交流研讨)
?
思考,分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
?
认识到甲醛的毒性原理
?
?
?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试图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进一步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动画)展示甲醛与蛋白质的反应
?
?
?
?
?
?
(动画)甲醛的用途,新买的衣服也能散发出甲醛气体
?
作业
1、网上查阅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2、完成?P79页第1题前四个反应
3、完成课后检测和调查问卷
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展示作业及作业要求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性质,首先要通过电教系统将官能团的结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其性质,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活动认识该官能团特有的性质,并通过教材给予验证和支持,然后将验证结果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并继续借助动画演示等信息技术展示反应过程中的机理变化和实验操作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化学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