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掌握“冒昧、疏远、采访、寂寞、分析、飘飘然、行只影单、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等词语。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准备】
调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就是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柯岩老师非常诚恳地给他写了回信。大家想知道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3.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4.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探究文中道理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介绍柯岩:
柯岩 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50余部。
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3.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4.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5.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呢?
2.交流:写信有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①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进行沟通。
②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③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④……
(3)出示诗歌《书信》朗读交流。
书 信(诗歌)
我很喜欢给别人写信,
因为在信里面,
能让心灵得到沟通。
我要给很多人写信,
带给他们幸福和快乐!
我要替小鸟给蓝天写信,
告诉蓝天,
我一直生活得非常快乐,
在你的怀抱里自由飞翔!
我要替花儿给蜜蜂写信,
告诉蜜蜂,
我这儿的花蜜十分香甜,
请你采来奉献给人们!
我还要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写信,
告诉他们,
是你们在我遇到困难时,
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四、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并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方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书信范文,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2.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张红写信告诉远在重庆的表姑,自己在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金奖。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作业布置】
写信: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回复:1.从自身找原因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教学反思】
《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建而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在设计和对学生指导时,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把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是教学的着重点。
补充资料:书信的格式
(1)称呼。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日期。日期写在署名的后面。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