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2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0 21: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题名称
主备人 周次 4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适应。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方法及教具 大纸片、小纸片、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预习内容与指导1、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不同生物的适应能力相同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阅读课本21页的图片和文字,考虑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特点,主要适应环境中的哪一种因素?1、①骆驼失水很少是对干旱的适应;②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的气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③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④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单侧风的适应;⑤避役的保护色与生活环境相似,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⑥向日葵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更好地适应环境。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合作交流】1、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2、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点拨升华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这些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着生物,生物个体通过改变形态、结构或者生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等,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求得生存。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保证种族的延续。例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阅读课本24页的文字和示意图,全面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具有相对性。【合作交流】1、课件展示、分析众多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乌贼的墨囊、猫头鹰的利爪、尺蠖的拟态等。2、播放相关的生物影片。点拨升华在自然界各种环境中都广泛分布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标检测1.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耳朵要小,这样可以(  )A.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B.有利于迅速奔跑,寻找食物C.增加听觉的灵敏程度 D.适应北极的寒冷气候2.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恰当的解释是:(  )A.环境适应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4.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这是对(  )的适应A.温度 B.阳光 C.地球自转 D.生物钟5.许多古老的物种都绝灭了,比如恐龙,这些生物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缺乏B不能适应环境 C.遗传物质变化D.冰川作用6.沙棘、红柳能在西北干旱贫瘠的沙漠中生存,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 B.应激性 C.多样性 D.遗传性7.下列现象中属于对温度适应的有(  )①青蛙的冬眠 ②蛾类夜间活动 ③高山上植物的垂直分布 ④鱼的洄游 ⑤仙人掌叶变成刺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预习内容与指导1.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吧。 实验“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 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材料用具 蚯蚓(每组10条,4人一组)、菜叶、大烧杯(或自备的矿泉水瓶子)、玻璃板、湿土、细沙。提出问题蚯蚓对土壤有影响吗?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一) 实验装置的设计:取甲乙两个大烧杯(或塑料瓶),在每只底部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湿土,在装置外用笔画出沙和土的分界线。思考:如用塑料瓶为什么边缘要是锯齿状?(二) 将蚯蚓放入甲烧杯,乙烧杯不放,分别向两烧杯中洒适量水,加入适量菜叶,杯口盖玻璃板留一定空隙,以保证_________(三)将甲、乙两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思考:1.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的原因___ ___2.设置两套装置的原因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这与你们的假设一致吗? 。表达与交流 1.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实验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沙与土的分界是否明显?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课本P23的文字和图片,自主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以蚯蚓为例,来引入生物的环境的影响。学生分析教材,了解相关内容。2、讨论:植物也能影响环境吗?由植被的作用之一“改善气候”引入讨论: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对土壤的作用。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合作交流】1、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点拨升华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达标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决定环境的变化C.环境永远有利于生物的生存D.环境与生物相互影响、相互依赖4.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是(  )A.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摄取物质和能量B.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环境的限制C.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D.生物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影响它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也能改变它所生活的环境C.生物能够影响它所生活的环境,也能依赖它所生活的环境D.生物能够依赖它所生活的环境,也能改变它所生活的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例子中,不能够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沿海的红树林,能够防御海潮和台风B.城市的非绿化区,空气中的细菌比绿化区多七倍以上C.近几年沿海地区赤潮频发,这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D.许多疗养院都种植了大量松柏,因为松柏能够分泌抗生素8.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够 影响环境 。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够 适应环境 。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