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绿
(部编版)四年级
下
www.21cnjy.com
第3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二
互动探究
三
感情升华
四
对比阅读
五
六
拓展作业
朗读导入
一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让学生感受中国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如描写绿色的词汇、生动的语句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绘画、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活动流程:
抓拍晴天小径的风光
听一听有关春天的节奏密码
我为春天写首诗
01
02
03
寻找春天的节拍
二
朗读导入
复习引入
刚才我们一起读了有关春天的“节奏密码”。现在,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绿》这首现代诗里藏着的秘密吧!
三
互动探究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默读第二小节,圈出描写“绿”的词语。
……
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出绿色的丰富
惊叹
不,还有很多绿。我从省略号可以看出来。
草绿 豆绿 碧绿 鲜绿 绿油油 绿茵茵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绿色呢?
思考:只有这些绿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思考讨论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到处是绿的
排比
风中的( )是绿的
杨柳
刮的风是绿的
雨中的( )是绿的
荷叶
下的雨是绿的
水中倒映的( )是绿的;水中的( )是绿的
山
流的水是绿的
水草
阳光下的( )是绿的
森林
阳光也是绿的
你可以仿照上边句式给“四季”写一个句子吗?
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基础层:用具体事物填充颜色。
挑战层:赋予颜色情感或动态。
延伸运用
春天的柳枝是鹅黄的绿,
夏天的西瓜是甜津津的绿,
秋天的松针是倔强的绿,
冬天麦苗是冻不僵的绿。
青苔缝补雨后冒泡泡的绿,
树影摇碎阳光亮晶晶的绿,
四季的调色盘里——
绿在轻轻唱歌……
仿写框架:《______》(颜色)
______的______是______的,
______的______是______的,
______的______也是______的……
延伸运用
四
感情升华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充满活力
充满力量
充满生机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这自然界的绿看成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体。它既是新生活的象征,也是作者对未来的希望。
讨论:艾青笔下的“绿”,仅仅是一种颜色吗?“绿”还代表什么?说一说你对绿的感受。
思考讨论
生机
希望
力量
大自然
和谐
环保
交流分享
任务单提示:
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绿”是______(希望/生命/和谐)?
生活中哪些事物或场景能让你联想到这个词?
举例:“希望”组:
诗句:“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绿色随风舞动,像在迎接新的开始。
生活联想:春天小草发芽,象征生命的希望。
小组讨论
五
对比阅读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的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宗璞《西湖漫笔》
阅读链接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绿》
《西湖漫笔》
1.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之广。
2.都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3.带给人美得感受
1.体裁不同:诗歌(分行写)
2.写法不同:写的是抽象的“绿”,风雨、阳光都被染成绿色,充满奇幻想象。
1.体裁不同:游记散文(分段写)
2.写法不同:聚焦西湖的具体景色,比如湖水、柳树、游人,画面真实生动。
总结异同
六
拓展作业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赏析:
“碧玉”“绿丝绦”以碧绿的色彩比喻柳叶,描绘春日柳树婀娜多姿的形态,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命的舒展。
绿色在古诗中常象征生机。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赏析:
“晴翠”形容阳光下青草鲜亮的绿色,野草蔓延至古道与荒城,表现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暗含“生生不息”的哲理。
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古诗呢?搜集古诗中带有绿字(或含有绿颜色)的诗歌。感受诗歌中绿字的文化内涵。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