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
【基础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
读书与治学,都应当作一种生命的投入,使之成为你的另一种带有智慧的生命形式,带着你的生命和智慧的体温。读书,(甲)( ),因为感觉联系着人的活生生的生命。有感觉,才有悟性。研究文学,要推重悟性。文学之为物,本身就充满异常灵性,研究文学而没有悟性那是A.________的。当然,悟不是B.________,而是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的即物而悟。冯友兰在谈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时,提出了搜集史料要“全”,审查史料要“真”,了解史料要“透”,选择史料要“精”。这四个字,就是感悟之源。治学,要做实实在在的学问,(乙)( ),证据充分,才能洞悉源流,返回根本。治学,要回到中国文化原点,对中国文化进行一种还原性的研究。①所谓还原,②就是中国文化基本事件的总体脉络和中国文化重要现象的生命特征,③进行实证性的呈现和回溯,④在根本上就是为了考察和发现中国文化的原创性存在。
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穷源反本”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返本还原”,它是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文化智慧的。或者可以概括成生命的还原,思想过程的还原,文化基因的还原,民族思想文化表达效果发生的丰富复杂脉络的还原这“还原四义”。
读书与治学,二者构成同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铜板的两面。读书是治学的入门之始,治学是读书的登堂入室。二者都会遭遇种种迷津,都以破惑解疑、渡过迷津为乐事。虽然所渡迷津有异,但廓疑觉迷,都是读书治学之人要做的功夫。渡过迷津,那就可以从从容容、神清气爽地探索精神的源泉了。中国文学和历史还存在着诸多千古迷津,需要我们博览精思,锐意探求,造宝筏而渡迷津,使文化家底了然于心,以便灌注充沛的元气于现代文化创新之中。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3.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或者可以概括成生命、思想过程、文化基因、民族思想文化表达的还原这‘还原四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5.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3分)
狱 卒 提关汉卿!
禁 子 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 吏 (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
狱 吏 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 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 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 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 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狱卒中也有人交头接耳。
关汉卿 (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 吏 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 吏 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 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 吏 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
叶和甫 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 (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 (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死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于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大火气,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这不少哇,老朋友。
关汉卿 (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摘编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6.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节选部分看,除狱吏因为关汉卿曾经救治过他的母亲,对关汉卿比较礼貌客气外,狱卒、禁子都凶狠残暴。
B.关汉卿“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几个简短的句子,都印证了“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C.戏剧善于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等都属于动作描写。
D.叶和甫与关汉卿的这段对话,采用了先恐吓后利诱的方式,先讲了一个“极可怕的消息”,再告诉关汉卿忽辛的想法。
7.“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部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4分)
8.“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性格?请简析。(6分)
答案解析
【基础测评】
1.【答案】甲:要重视自己的感觉 乙:要用多重证据做学问
2.【答案】A.不可理喻 B.凭空捏造
3.【答案】②修改为:就是对中国文化基本事件的总体脉络和中国文化重要现象的生命特征。③修改为:进行实证性的回溯和呈现。
4.【答案】原文有四个“的还原”,明确指出了“还原”的内容,强调了“还原”的多重维度,表达更清晰、更准确;且与下文提到的“还原四义”在结构上更加对应,增强了句式的整齐对称和表达的力度。改后的句子没有突出强调的效果,显得比较笼统。
5.【答案】①文中将读书与治学中碰到的疑惑和难题比喻为“迷津”,将“博览精思,锐意探求”的读书与治学方法比喻为“造宝筏”,将治学过程比喻为“渡迷津”。②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宝筏可以帮助人们渡过河流,就像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疑难问题,使我们渡过文学和历史中的困境。③比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表现了通过努力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
【阅读提升】
6.【答案】C 【解析】“‘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等都属于动作描写”表述错误,这是对描写方法分析有误,“按捺住怒火”“怒火难遏”应是神态描写,而且在文中是舞台说明部分的内容。
7.【答案】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的矛盾冲突,还有主人公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的内在矛盾冲突。
8.【答案】①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出《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②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惑,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③关汉卿疾恶如仇,他把劝说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诱惑、迫害和阻挠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性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