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式 B.结构简式CH2=CH2
C.分子结构模型 D.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型
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不需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且伴有黑烟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3.下列反应中,反应前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氯气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
D.淀粉和碘化钾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
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 二氯乙烷的是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加成
C.乙烯与氯气加成
D.乙烯通入浓盐酸
5.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一种人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下列有关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
D.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故属于纯净物
6.聚乙烯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乙烯生成聚乙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时,消耗的氧气相同
B.聚乙烯比乙烷的含碳量高,燃烧时容易产生浓烟
C.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7.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甲烷 B.乙烯 C.乙炔 D.乙醇
8.将乙烯分别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二者都能证明乙烯中有不饱和键
C.乙烯均发生了加成反应 D.二者都不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
9.除去混在乙烷中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与KMnO4溶液中
C.将混合气与H2加成 D.将混合气体与氯气混合光照
10.下列有机物中,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烃的是
A.H2CO3
B.
C.CH2=CH—CH3
D.CH≡CH
11.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烃分子中除了含碳和氢之外,还可能含其他元素
B.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成键方式不同,可把烃分为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C.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就是芳香烃
D.乙烯和乙炔分子中都含有不饱和键,故它们互为同系物
12.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很难降解
B.塑料、黏合剂、涂料等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线型和体型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13.下列有关纤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天然纤维就是纤维素
B.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
C.化学纤维的原料不可能是天然纤维
D.生产合成纤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4.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石墨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15.伞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可为我们遮蔽灼热的阳光、遮挡冰冷的雨水。抵御刺骨的寒风。关于伞的各组成部分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伞骨架采用的不锈钢是合金,具有耐腐蚀的特点
B.伞面所用的锦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制作伞柄的合成树脂是混合物
D.碳纤维是一种制伞新材料,与光导纤维的组成元素相同
二、填空题
16.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重要屏障。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面罩分为三层(如图),第二层熔喷布是关键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丙烯( )。
回答下列问题:
(1)口罩带由涤纶线和少量氨纶线针织而成,其中涤纶属于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聚丙烯由小分子(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得,该单体的名称是 ,聚丙烯属于 (填“塑料”或“陶瓷”)。
(3)熔喷布可以阻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原因是熔喷布内部孔径 (填“大于”或“小于”)大部分飞沫直径。
(4)废弃医用口罩中大部分材质难降解,且可能带有病毒,分类回收后应采用 (填“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
三、解答题
17.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 。
(2)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反应类型为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 。
(4)物质C的沸点为12.27℃,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 (填”④”或”⑥”),理由为 。
参考答案
1.D
A.乙烯的化学式是C2H4,电子式 ,A正确;
B.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B正确;
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为sp2杂化,6原子共平面,分子结构模型 ,C正确;
D.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为sp2杂化,空间构型是平面型,D错误;
故选D。
2.C
因为甲烷和乙烯的含碳量不同,故燃烧时的现象不同,甲烷含碳量较低,火焰呈淡蓝色,不产生黑烟,而乙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较明亮且伴有黑烟
A.二者燃烧时现象不相同,故A错误;
B.CH4与C2H4都是可燃性气体,若气体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需验纯,故B正确;
C.甲烷含碳量较低,燃烧时不产生黑烟,而乙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较明亮且伴有黑烟,故C正确;
D.甲烷含碳量较低,燃烧时不产生黑烟,而乙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火焰较明亮且伴有黑烟,故D错误;
故选C。
3.B
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
B、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的颜色无变化,B符合题意;
C、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C不符合题意;
D、将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1,2-二氯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2Cl-CH2Cl,然后根据有机物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除了得到1,2-二氯乙烷,还会生成其他卤代烃,得到的1,2-二氯乙烷含量较低,故A不选;
B.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是CH3CH2Cl,故B不选;
C.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CH2ClCH2Cl,纯度和产率都较高,故C选;
D.乙烯与浓盐酸不发生反应,故D不选;
故答案选C。
5.C
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根据加聚反应的特点,双键变单键,断开的单键相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故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各种塑料在自然界能够长期存在,很难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正确;
D.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所含的链节数目并不相同,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6.A
A.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它们的最简式相同,它们含C和H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者完全燃烧时生成CO2、H2O的量分别相等,消耗的氧气液相同,A正确;
B.聚乙烯燃烧时低烟,有少量熔融落滴,不产生浓烟,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错误;
故答案选A。
7.B
木瓜会释放出乙烯气体,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使红柿尽快成熟,因此该文中的“气”是指乙烯,故合理选项是B。
8.B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变为CO2,高锰酸钾被还原为无色的Mn2+,因此褪色原理不相同,A错误;
B.不饱和的烯烃、炔烃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B正确;
C.乙烯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被高锰酸钾氧化变为CO2,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
D.乙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能发生反应,而乙烯可以使两种溶液都褪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错误;
故选B。
9.A
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可以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故A正确;
B.乙烯会被KMnO4溶液氧化为CO2,会使乙烷中混有新的杂质气体CO2,故B错误;
C.将混合气体与H2加成,无法控制H2的量,H2的过量或不足都会有杂质存在,操作也复杂,故C错误;
D.将混合气体与氯气混合光照,引入多种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10.B
A.H2CO3属于无机物,A不选;
B.属于有机酸,含有氧元素,所以不为烃,B选;
C.CH2=CH—CH3属于烯烃,故C不选;
D.CH≡CH属于炔烃,故D不选;
故选B。
11.B
A.烃是分子中只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物,A错误;
B.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若均为碳碳单键,则为饱和烃,若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则为不饱和烃,B正确;
C.含苯环的碳氢化合物才属于芳香烃,C错误;
D.乙烯和乙炔分子结构不同,在分子组成上也没有相差CH2,不为同系物,D错误;
故选B。
12.A
A.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难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容易降解,故A错误;
B.塑料、黏合剂、涂料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在自然界存在,且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线型和体型高分子材料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线型高分子材料可溶于某些溶剂、具有热塑性,体型高分子材料难溶于一般溶剂、具有热固性,故D正确;
故答案:A。
13.B
A.天然纤维包括棉花、羊毛、蚕丝等,而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A错误;
B.合成纤维是以小分子的有机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生产这些小分子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B正确;
C.化学纤维的原料可以是天然纤维,如黏胶纤维就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加工制成的人造纤维,C错误;
D.用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生产合成纤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B。
14.A
A.碳膜片只含碳一种元素,属于单质,A正确;
B.碳膜片是片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 ,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
C.碳膜片只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
D.碳膜片、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A。
15.D
A.不锈钢是具有耐腐蚀的铁合金,故A正确;
B.锦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合成树脂是聚合度n不确定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碳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两者的组成元素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6.(1)合成纤维
(2) 丙烯 塑料
(3)小于
(4)焚烧
(1)口罩带由涤纶线和少量氨纶线针织而成,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2)聚丙烯由小分子(单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得,丙烯结构简式是CH2=CH-CH3,该单体的名称是丙烯;聚丙烯属于塑料;
(3)熔喷布可以阻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原因是熔喷布内部孔径小于大部分飞沫直径;
(4)废弃医用口罩中大部分材质难降解,且可能带有病毒,分类回收后应采用焚烧方法处理。
17. 分馏 CH2=CH2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CH3CH3+Cl2CH3CH2Cl+HCl ④ 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
(1)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操作①的名称为分馏;
(2)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3)反应③为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反应⑥为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氯乙烷可通过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或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加成反应(④)制得,因为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