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基础闯关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炼铁的还原剂是CO
B.纯铁的硬度比生铁高
C.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D.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2.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实际的是
A.2Ag2O4Ag+O2↑ B.4Al+3MnO23Mn+2Al2O3
C.2MgO2Mg+O2↑ D.2CuO+C2Cu+C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B.海水中金元素的储存量很大,但它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C.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
D.海水中的溴、氟等元素均为微量元素,但仍有提取的价值
4.某课外小组将海带的灰烬浸泡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你认为能证明灼烧海带的灰烬中含有碘元素的是
A.取适量滤液,蒸干,观察是否有紫色固体生成
B.取适量滤液,加入苯,振荡、静置,苯层无色,证明不含碘元素
C.取适量滤液,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不含碘元素
D.取适量滤液,加入酸化的H2O2,再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证明含有碘元素
5.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6.下列关于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
B.液化石油气是将甲烷压缩后成为液态的燃料
C.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和家用打火机所用燃料均为丙烷,它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
D.家用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成分相同,但纯度不同
7.我国在“煤变油”技术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5吨煤可以合成1吨成品油的水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煤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
B.“煤变油”的方法之一是使煤与H2作用生成液态有机物
C.煤之所以能变“油”,是因为煤中含有大量的汽油、柴油和煤焦油
D.煤变成成品油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才能实现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
B.开发新农药时,要全面正确地掌握药物的性质及其对人体、环境的影响
C.农药能杀灭病虫害,但也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应杜绝农药的使用
D.有害农药的滥用会导致了粮食、果品、蔬菜等的污染
9.施用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有效提高农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C.铵态氮肥中氮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D.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
10.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
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
C.失眠患者没有医生处方也可长期服用安眠药
D.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碳酸钙等
11.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推断,其可能有的性质为
A.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反应
C.该物质属于蛋白质
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12.某自热方便火锅蔬菜包信息如下表所示,配料表中的山梨酸钾属于
食品名称 蔬菜包
配料 莲藕、木耳、海带、食用盐、山梨酸钾
贮存条件 阴凉干燥处、常温保存
保质期 10个月
A.调味剂 B.着色剂 C.膨松剂 D.防腐剂
13.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能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甜味剂”甜蜜素(C6H11NHSO3Na)属于糖类
B.“膨松剂”碳酸氢铵受热能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
C.“防腐剂”亚硝酸钠长期超量食用容易引发人体细胞癌变
D.“增稠剂”MG(C17H35COOCH2CHOHCH2OH)水解可生成甘油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在5.6~7.0之间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B.NO可用NaOH溶液吸收
C.过氧化钠可做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D.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15.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H2SO42CuSO4+2H2O
二、填空题
16.有四种常见药物①维生素C;②青霉素;③胃舒平;④麻黄碱。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胃酸过多,应选用的药物是 (填序号)。抗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写出一种抗酸药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于具有兴奋作用,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是 (填序号)。
(3)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是 (填序号)。
(4) (填序号)又称为抗坏血酸,它的分子式为 。
(5)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一些食品中加入了铁元素(含Fe2+物质)。若向铁强化牛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牛奶变为红色,说明 ,此时若向其中加入一片维生素C,则发现红色消失,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三、解答题
17.I.回答下列问题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
Ⅱ.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图:
(2)向废水中加入NaNO2并调节pH<4,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该流程加入HCl调节pH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工业上虚线框内流程还可用下图操作代替,试评价图中替代流程的优点: (写出一条即可)。
18.煤是一种重要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变为清洁能源。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反应可得水煤气,水煤气是混合气体,主要由两种无色无味气体组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工业上生产水煤气时,燃料层的温度会下降,这说明 。
(2)提出猜想:水煤气的成分可能是①CO和氢气,② (填化学式)和氢气。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一种,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猜想。
(3)你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4)实验结论:如果_______,那么猜想_______(填序号)合理 。
参考答案
1.A
A.工业炼铁的还原剂是CO,CO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生铁是合金,因此合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高,故B错误;
C.工业上金属Mg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Al是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的,故C错误;
D.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活泼性越弱的金属越先开发利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C
A.氧化银热稳定性差,加热可分解,可用来制备金属银,A正确;
B.Mn活泼性比Al差,用铝热反应可制得金属Mn,B正确;
C.氧化镁熔点非常高,通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备金属镁,C错误;
D.可用热还原法,如C还原氧化铜来制备金属铜,D正确;
故选C。
3.D
A.海洋中的水资源和其它化学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A正确;
B.海水中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6 t,但1 t海水中金元素的含量仅为4.0×10-6 g,浓度较低,因此它的富集程度不高,B正确;
C.海水中含有铀及重水,因此可从海水中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C正确;
D.海水中的溴、氟元素为常量元素,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4.D
A.海带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加热蒸干滤液,不会有紫色固体生成,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碘元素,A错误;
B.与A相似,加入苯后,滤液中不存在碘单质,所以不能证明含有碘元素,B错误;
C.碘遇淀粉变蓝色,但滤液中不存在碘单质,所以无明显现象时,不能证明不含碘元素,C错误;
D.滤液中加入酸化的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再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证明含有碘元素,D正确;
答案选D。
5.C
A.向苦卤中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氯气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
B.粗盐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到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B正确;
C.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乳作为沉淀剂,C错误;
D.提取溴时一般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由于Br2具有挥发性,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单质,再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溴化氢,达到富集的目的,D正确;
答案选C。
6.C
A.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而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A错误;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等,B错误;
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所以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C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D错误;
故选C。
7.C
A.煤是复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组成元素主要是C,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A正确;
B. “煤变油”的方法之一是使煤与H2作用生成液态有机物,即煤的液化,B正确;
C.煤中没有有汽油、柴油和煤焦油,煤干馏后才能得到煤焦油,C不正确;
D. 煤变成成品油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才能实现,常见的加工工艺有煤的液化、煤的气化等,D正确;
答案选C。
8.C
A.农药本身有毒,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所以农业应当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故A正确;
B.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只有全面、正确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它,故B正确;
C.农药的作用是能杀灭病虫害,不能杜绝使用农药,应合理使用,故C错误;
D.如果农药不合理使用,如大量滥用,导致了粮食、果品、蔬菜、食品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9.C
A.尿素CO(NH2)2、碳酸氢铵都是常见的氮肥,故A正确;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两者发生双水解,故B正确;
C.铵态氮肥中氮元素不止一种化合价,比如NH4NO3,氮有两种化合价,故C错误;
D.存放碳酸氢铵时,应密封并置于阴凉通风处,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B
A.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用途错误;
B.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用途正确;
C.安眠药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不可长期服用,C用途错误;
D.氢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铜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不能用作抗酸药,D用途错误;
答案为B。
11.B
A.阿司匹林的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阿司匹林结构中有官能团,能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不是蛋白质,故C错误;
D.该物质中的亲水基团羧基占比例少,水溶性较差,故D错误;
故选B。
12.D
调味剂为食盐,没有着色剂和膨松剂,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故选D。
13.A
A.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含有C、H、O元素,而甜蜜素(C6H11NHSO3Na)含有Na、S元素,不属于糖类,故A错误;
B.碳酸氢铵在加热时或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快速释放,氨气在成品里残留很少,不会在成品里尝出氨味,所以可用于制作糕点时的膨松剂,故B正确;
C.亚硝酸钠是—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正确;
D.C17H35COOCH2CHOHCH2OH水解可以生成丙三醇即甘油,故D正确;
故选A。
14.C
A.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称为酸雨,故A错误;
B.N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若NO、氧气一起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可以被吸收,故B错误;
C.过氧化钠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做潜水艇中的“供氧剂”,故C正确;
D. 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导致酸雨,汽车尾气主要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故D错误;
答案为C。
15.C
A.用氨气和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正确;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B正确;
C.铜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硫放出,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错误;
D.制备硫酸铜过程无污染性气体产生,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
故选C。
16.(1) ③ Al(OH)3+3HCl=AlCl3+3H2O或NaHCO3+HCl=NaCl+H2O+CO2↑(答案合理即可)
(2)④
(3)②
(4) ① C6H8O6
(5) 牛奶中的Fe2+已经被氧化为Fe3+ 还原
(1)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某同学胃酸过多,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因此应选用的药物是③。抗酸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类药物,一种抗酸药(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或NaHCO3+HCl=NaCl+H2O+CO2↑(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③;Al(OH)3+3HCl=AlCl3+3H2O或NaHCO3+HCl=NaCl+H2O+CO2↑(答案合理即可)。
(2)麻黄碱属于兴奋剂,因此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的药物④;故答案为:④。
(3)青霉素使用之前必须作皮试,主要看该人体是否符合注射青霉素,因此从用药安全角度考虑,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的药物是②;故答案为: ②。
(4)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又称为抗坏血酸,它的分子式为C6H8O6;故答案为:①;C6H8O6。
(5)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一些食品中加入了铁元素(含Fe2+物质)。亚铁遇见KSCN无现象,若向铁强化牛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牛奶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有铁离子,从而得出牛奶中的Fe2+已经被氧化为Fe3+,此时若向其中加入一片维生素C,则发现红色消失,维生素C和铁离子反应变为了亚铁离子,铁离子化合价降低,维生素C化合价升高,因此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牛奶中的Fe2+已经被氧化为Fe3+;还原。
17.(1) ①BaCl2、NaOH、Na2CO3 75%乙醇
(2)2NO+4H++2I-=2NO↑+I2+2H2O
(3)H++OH-=H2O、IO+5I-+6H+=3I2+3H2O
(4)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成本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等)
I: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每一步为了除尽杂质,所需试剂应该过量,则碳酸钠应该在氯化钡试剂之后,这样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滴加试剂顺序依次为BaCl2、NaOH、Na2CO3,过滤除去沉淀分离出滤液加入盐酸调节pH,得到氯化钠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出氯化钠晶体,使用75%乙醇洗涤除去钾离子烘干得到氯化钠。
Ⅱ:废水加入亚硝酸钠调节p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使用活性炭吸附后分离出来,然后加入浓热氢氧化钠进行洗脱,得到溶液加入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碘单质,使用热空气吹出得到碘。
(1)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镁离子、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由于每一步为了除尽杂质,所需试剂应该过量,则碳酸钠应该在氯化钡试剂之后,这样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合理即可);
②根据所提供的试剂,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乙醇,75%乙醇可以溶解氯化钾,且具有易挥发性便于氯化钠晶体烘干;
(2)由流程可知,向废水中加入NaNO2并调节pH<4,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则反应为碘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生成碘和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2I-+ 2NO+4H+=I2+2NO↑+2H2O;
(3)洗脱过程中加入浓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碘反应生成碘化钾和碘酸钾,再加入HCl调节pH发生反应为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OH-+H+= H2O、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氢离子生成碘单质,5I-+ IO+6H+=3I2+3H2O;
(4)工业上虚线框内流程为分离提纯碘单质的过程,替代流程直接使用干燥高温分离出碘单质,优点为减少了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成本、不使用酸和碱减少对设备的腐蚀等。
18.(1)碳和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 CO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B
(4)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①(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反应可得混合气体,依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及状态分析,气体的成分可能为CO、CO2、H2中的两种。
(1)工业上生产水煤气时,燃料层的温度会下降,说明反应过程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这说明:碳和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为:碳和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提出猜想:水煤气的成分可能是①CO和氢气,②CO2和氢气。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为:C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两种组合中都含有H2,只需区分CO和CO2,而CO2与NaOH反应无现象,所以选择的装置是B。答案为:B;
(4)CO2与NaOH反应无现象,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如果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那么猜想①合理(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答案为: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① (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