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基础闯关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基础闯关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04 18: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机化合物 章末基础闯关试题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C-C单键
C.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D.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间只能形成单键
B.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
C.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间所成的骨架只能为直链状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一定不属于同一类有机物
3.下列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④(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4.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发生反应:
B.光照一段时间后,产生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
C.反应过程中,饱和食盐水中有NaCl晶体析出
D.若用乙烷替代甲烷进行实验,也能发生反应
5.异辛烷在内燃机的汽缸里燃烧时抗震性较好,是优良的发动机燃料,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辛烷分子式为
B.异辛烷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异辛烷和环戊烷互为同系物
D.1mol异辛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6.丙烷(C3H8)通常用来作为发动机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下列有关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丙烷中含有H2分子
C.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D.丙烷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都可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聚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分子中六个原子共面,键角为120 。
D.丙烯(CH2=CH-CH3)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CH2Br
8.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迅速给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氯乙烷(沸点为)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下列制取氯乙烷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A.乙烷与氯气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反应
C.乙烯与反应 D.乙烷与反应
9.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不能燃烧
C.天然橡胶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10.根据乙醇的性质,可推测丙醇()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醇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B.丙醇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C.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11.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而显碱性
B.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C.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D.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1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可发生如下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的两种常见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
B.由有机物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C.用饱和溶液可鉴别B、D、E
D.由B、D制备E时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13.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
B.反应中乙醇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
C.反应中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取代
D.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上层得到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
14.最近新疆棉花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约占世界棉花产量20%以上。棉花中的纤维素占比87%-90%,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关于纤维素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B.纤维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5
C.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D.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15.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又会溶解
二、填空题
16.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要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由鸭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请回答下列问题:
I.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通过灼烧的方法可鉴别羽绒服中填充的是鸭绒还是飞丝
B.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
C.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D.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II.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CHCH+HCNCH2=CHCN聚丙烯腈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为 。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反应得到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即可)
III.聚苯乙烯的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聚苯乙烯的链节是 ,单体是 。
(2)实验测得某聚苯乙烯相的对分于质量(平均值)52000,则该高聚物的结构单元重复出现的次数是n= 。
17.Ⅰ.甘油三酯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三酯增高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甘油三酯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油酸甘油酯是甘油三酯的一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油酸甘油酯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
(2)油酯氢化可以大大延长其保质期,并且使食物更松软可口,然而油酯氢化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又会危害人类健康。在加热,Ni催化条件下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下列物质属于油酸的同系物的是 。
a.硬脂酸(C17H35COOH)
b.软脂酸(C15H31COOH)
c.亚油酸(C17H31COOH)
d.丙烯酸(CH2=CHCOOH)
Ⅱ.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已知和-NH2可反应生成)
①关于谷氨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5NO4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与盐酸反应 d.能与NaOH反应
②谷氨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化合物,该五元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1.A
A.CH4中只存在C-H键,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故A正确;
B.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故B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CO,故C错误;
D.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故D错误。
故选:A。
2.B
A.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可形成碳碳单键,也可形成碳碳双键或叁键,选项A错误;
B.C原子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可以与其它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选项B正确;
C.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间所成的骨架可以是碳链,也可以是碳环,选项C错误;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如果为碳架异构或官能团位置异构,则为同一类有机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A
②④中均含5个C原子,但④中含支链,则沸点为②>④,①③中均含4个C原子,但③中含支链,则沸点为①>③,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为②④①③;
答案选A。
4.B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会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HCl,甲烷的一氯代反应可表示为:,故A正确;
B.反应后生成的CH3Cl为气体,不溶于水,故试管不能充满液体,故B错误;
C.反应生成的HCl溶于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部分氯化钠的溶解,则饱和食盐水中有NaCl晶体析出,故C正确;
D. 甲烷和乙烷均为烷烃,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若用乙烷替代甲烷进行实验,也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5.D
A. 异辛烷分子式为,故A错误;
B. 异辛烷中有一个碳上连有4个碳原子,这个碳是四面体构型,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 异辛烷和环戊烷结构不相似,不是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 1mol异辛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8+)mol=12.5mol,故D正确;
故选D。
6.A
A.丙烷是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其完全燃烧产生CO2、H2O,A正确;
B.丙烷分子式是C3H8,属于纯净物,其中不含H2,B错误;
C.丙烷分子式是C3H8,其中碳、氢元素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8,C错误;
D.丙烷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丙烷是由丙烷分子构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C
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混在甲烷气体中,从而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A不正确;
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内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正确;
C.乙烯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碳碳双键不可以旋转,决定乙烯的六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C正确;
D.丙烯(CH2=CH-CH3)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断开碳碳双键中的1个共价键,双键碳原子上各连接1个Br原子,产物中溴原子应该在相邻碳原子上,产物是CH2Br—CHBr—CH3,D不正确;
故选C。
8.C
A.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烷中的6个H原子均可被取代,产物除了一氯乙烷外,还有其他它多种多氯乙烷等物质,得不到纯净的一氯乙烷,故A错误;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是1,2-二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一氯乙烷,所以能得到纯净的一氯乙烷,故C正确;
D.乙烷与氯化氢不能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B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天然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天然橡胶能燃烧,故B错误;
C.由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由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0.B
乙醇和丙醇是同系物,结构相似,则化学性质相似。
A.乙醇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则丙醇也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缓慢,则丙醇与金属钠反应也比水与金属钠反应缓慢,故B错误;
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丙醇也能发生类似的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1.B
A.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故A错误;
B.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所以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故B正确;
C.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不显碱性,故C错误;
D.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不显酸性,故D错误;
选A。
12.B
有机物A分子式为,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可发生连续氧化反应,则A为CH2=CH2,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以此来解答。
A.由分析可知,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A正确;
B.由有机物B生成C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
C.用饱和溶液可鉴别B、D、E分别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它们和碳酸钠混合时现象分别为无显现,气泡,分层,故可以区分,C正确;
D.酯化反应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D正确;
故选B。
13.D
A.酯化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A正确;
B.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则反应中乙醇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B正确;
C.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提供氢原子,则反应中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取代,C正确;
D.乙酸乙酯钠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产物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上层得到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D错误;
答案选D。
14.A
A.纤维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正确;
B.纤维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6):10=36:5,B错误;
C.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
D.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n+10n+16×5n=162n,D错误。
故选A。
15.B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B正确;
C.糖类、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中除了C、H、O元素外还有N、P等元素组成,故C错误;
D.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是发生了蛋白质的变性,变性不可逆,故加水后沉淀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选B。
16. B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或或或(写一种即可); 500
Ⅰ 按所提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判断正误;
Ⅱ和Ⅲ 从单体、链节、一种单体的加聚反应、二种单体的共聚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或按要求回答;
I. A. 鸭绒、飞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无法通过灼烧的方法鉴别,A错误;
B. 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结构稳定,故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B正确;
C. 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错误;
D. 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燃烧假如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D错误;
故选B;
II. (1) 由流程知,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HCH+HCNCH2=CHCN,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反应②为CH2=CHCN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得到高分子产物为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或或或(写一种即可);
III. (1) 已知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链节只有2个碳原子,则用“单双互变”的方法,把链节中碳碳单键变成双键就是单体:苯乙烯,故聚苯乙烯的单体是,反应时碳碳双键中π键断裂,发生加成、聚合,则链节是;
(2)聚苯乙烯的结构单元为,其式量为104,当某聚苯乙烯相对分于质量为(平均值)52000,则该高聚物的重复出现的次数是n= 。
17. 酯基、碳碳双键 3 d cd
Ⅰ.(1)油酸甘油酯含有酯基,烃基C17H33—的不饱和度是1,所以含有碳碳双键。
(2)1 mol油酸甘油酯含有3 mol —C17H33,可知含有3 mol碳碳双键,则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油酸的分子式C18H34O2,油酸的同系物应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羧基;硬脂酸(C17H35COOH)不含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软脂酸(C15H31COOH)不含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亚油酸(C17H31COOH)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丙烯酸(CH2=CHCOOH)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羧基,是油酸的同系物;故选d。
Ⅱ.(4)①谷氨酸含有氨基、羧基,具有两性,可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根据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5H9NO4,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选cd;
②谷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和-NH2反应生成,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化合物,生成物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