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东北民歌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演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明确歌曲的速度,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歌曲演唱时的情绪及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并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使之能唱出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比较不同地方音乐的风格特点。
课前准备:
钢琴、音响、图片、手绢花。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教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东北二人转的旋律来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个是什么地方的音乐,以此导入新课东北民歌《茉莉花》。
2、 板书课题:东北民歌《茉莉花》。
二、合作学习:
1、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范唱。并要求学生用节奏帮老师伴奏。(老师先教学生打二拍子,一拍拍手,一拍拍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对乐曲节奏的熟悉。
(2)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3)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旋律。
(4)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运用下滑音来处理表现歌曲情感,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让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解决本课的重点。
2、感受与比较:
播放学习过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乐曲,让学生感受并比较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并说说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3、展示、质疑、点拨:
请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根据学生现有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独唱、对唱、边跳边唱等。(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课堂小结:
这首东北民歌《茉莉花》极具东北特色,大家课下想一想东北还有什么特色,课下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课件13张PPT。茉莉花茉莉花“美”吗?茉莉花清香四溢,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芬芳美丽满枝丫,
又香又白人人夸。茉莉花香做一做: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把你认为该唱强一点的乐句用笔在书上标记出来。
东北民歌《茉莉花》的特点:风趣、幽默、旋律起伏很大。思考:
为什么歌唱家、演奏家们都想演绎《茉莉花》?独特的曲调风格、优美的乐曲旋律,演唱琅琅上口。思考:茉莉花代表着什么?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们:
用你们喜欢的形式,大胆、创意的去展现歌曲《茉莉花》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