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河北民歌)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茉莉花(河北民歌)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9 23:02:35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茉莉花猜一猜为什么总有一头牛跟在一朵花后跑?(打一花名)谜底:牵牛花这里没花开放,请问叫什么花?(打一花名)谜底:梅花听一听这首歌说的是什么花呢?茉莉花河北民歌纯洁淡雅清香茉莉花简介茉莉花,属木犀科,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有棱角,有时有毛。单叶对生,宽卵形或椭圆形,叶脉明显,叶面微皱,叶柄短而向上弯曲,有短柔毛。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
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大家来唱一唱再见!《茉莉花》河北民歌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茉莉花》的演唱,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增强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且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2、通过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
1、培养自主学习歌唱的能力。
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对民族音乐作品做出恰当评价。通过听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评价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聆听、感受想象、参与体验教学法、比较欣赏法、探究式学习。
学法引导:
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感受,关注学生对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歌曲的学唱,采用自主参与演唱及跟唱法和模唱等方式来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
教学用具:
钢琴、听觉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教室。
1、导入:提问: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民歌,你知道它是民歌当中的哪一种体裁,看看你是否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发源地是哪儿吗?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茉莉花》)。
3、教师:你知道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4、学生回答。
5、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美丽的歌。
二、学唱河北民歌《茉莉花》:
1、教师:我们知道民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的,那么流传势必会带来变异,今天老师带来了这首河北民歌《茉莉花》,同学们想听听它的旋律变成什么样了吗?
2、学生回答。
3、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的视频。
4、教师提问,河北民歌《茉莉花》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5、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豪放、高亢、带点戏腔。
6、教师让学生跟音乐伴奏学唱两次。
三、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结束本堂课。
四、课堂小结:
引用舒曼的名言:“仔细听听民歌,它们是那些描述各民族特征最美的旋律和取之不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