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州谣》是一首描写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各族人民深情厚谊的一首三言韵文。
全文分四小节,第一节总写神州及其山川美,也指出神州、华夏都是祖国的称呼。第二节通过列举四处具有代表性的山川点出神州的美丽神奇。第三节写的是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间的血脉情谊。第四节写各族人民深情厚谊,共同发展,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整首童谣由物及人、由景及情,通篇读来给人以景美人和之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童谣内容,明白童谣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了各族人民深情厚谊。
语言运用:会认“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岛”等8个生字;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了解部首“氵”的表义,梳理“氵”的字,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思维能力:通过梳理“氵”的字,加深对部首表意属性的认识,继续建立汉字部首对部内字统领的类的思维模式。
审美鉴赏:围绕主题“地图中的汉字”,感受汉字文化魅力,激发热爱汉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州、华、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岛、民”等8个生字。
2.学习重点词句,了解童谣内容,明白童谣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了各族人民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1.继续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了解部首“氵”的表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一曲优美动听的《歌唱祖国》让人沉醉,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于祖国母亲的热爱。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的童谣,伸出右手,跟随老师板书课题。
课题:神州谣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引发兴趣。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朗读童谣,随文识字
1.自由朗读。
教师说清楚要求:借助课后的认字表、写字表,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声音洪亮。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朗读。(巡视认真听学生的问题,重点关注三类同学:平时读书最好的、读书还行的、读书不好的)
2.个别生读。
教师点几位同学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强调重点。注意指导学生个别不容易读的句子的朗读。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
3.自由朗读。
在教师指导与纠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更要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朗读,并检查各自朗读情况。教师巡视,随时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达到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读得流利、有感情的目标。
环节三:学习童谣,识字习词
1.品味童谣的语言特点。
①结构。
a.你们再观察课文,从形式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b.是啊,这种三字一停顿的结构,其实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例如《弟子规》《三字经》。三字一停顿,具有我国传统蒙学语言特点,内容简短,节奏紧凑。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读读吧。
②押韵。
a.其实,这首童谣还有一个特点,你们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写出来,看看这一次又发现了什么?
b.大家反应很快,都发现这首童谣,每句话的结尾的字都是用了“a”或“ong”这个韵母,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在童谣上叫作“押韵”。你们再读读,这一次重点感受每句结尾押韵的字。
2.学习童谣内容。
①品味重点词语。
a.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呢?为什么?
b.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句子与词语,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理解童谣的意思与表达的情感。
神州
“州”这个字是象形字,本义指水中的陆地。通过理解象形字“州”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神州谣”就是有关中国的歌谣、童谣。
台湾 大陆 海峡 隔开
本组词语可以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大陆和台湾位置。学生很清楚地就能看到二者被海峡隔开。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先让学生谈哪些字用得好,利用自己的积累与想象去品味动词“奔、涌、耸”,再让学生动手查字典,理解更准确的意思,最后仿照这样的句式,小组合作说说祖国美丽的山川。
“黄河奔,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民族 情谊浓 齐奋发 共繁荣
本组词语的学习,可以出示相关图片,让孩子直观去感受。
c.打开书第30页,看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结合刚才童谣中的相关词语理解。
②了解童谣大意。
这首童谣一共4句话,每句一小节,那每小节都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第一节总写神州及其山川美,也指出神州、华夏都是祖国的称呼。第二节通过列举四处具有代表性的景色点出神州的美丽神奇。第三节写的是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间的血脉情谊。第四节写各族人民深情厚谊,一同发展,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整首童谣由物及人、由景及情,通篇读下来景美人和。
3.检测生字、词语。
PPT出示本节课词汇,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可以开火车全班检查,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检查。
【设计意图】品味的语言特点,并了解童谣内容,体悟童谣蕴含的情感。
环节四:书写汉字
1.出示本课会写字,学生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相机指导重要的笔画、笔顺。
“奋”的撇与捺要舒展。“族”的“方”要强调笔顺,最后写撇。
环节五:编写故事
1.地图上的汉字。
①在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地名或者山川名称中含有这样一个部首“氵”。其实,课文中也有一些带有“氵”的汉字,你观察一下,想想带“氵”的字常与什么有关系。
②你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带有“氵”的字呢?
③教师讲解“氵”的字形演变,及表示的意义。
2.利用之前的学习成果,仿照《贝字的故事》的写法,为部首“氵”写故事。
3.推荐阅读。
①我们的汉字是这么的有来历,也是这么有趣。你们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吗?
②老师这里推荐一些与汉字有关的书籍,希望同学们继续深入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字。
《汉字是画出来的》(小象汉字)、《汉字小时候系列:甲骨文闪卡》(小象汉字)、《字的童话》(林世仁,贵州人民出版社)
【设计意图】学习部首“氵”,并继续编写汉字小故事。开展“地图上的汉字”活动。
作业设计
1.想办法阅读一本推荐书籍。
2.课下了解更多的汉字部首知识,继续完成“氵”部首的有趣故事。
板书设计
神州谣
我神州 山川美
各民族 情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