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军神 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军神 第二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5 14:22: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军神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儿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有改动)
1.“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战士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B.战士们没有听清军长的话。
C.军长发怒,战士们害怕。 D.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
2.“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句中的“贴”字说明(  )
A.军需处长只穿了一件衣服。 B.军需处长的衣服十分单薄。
C.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合身。 D.军需处长的身材很高大。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关系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前后照应
4.军长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原因是(  )
A.军需处长是他的好战友。 B.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单薄。
C.军长十分敬重军需处长。 D.军需处长的身体像丰碑。
5.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第七自然段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7.联系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丰碑”的含义。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突出了战士们遇到的困难很大,为后面军需处长的牺牲埋下伏笔。
6.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外貌、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体现了军需处长忠于革命、忘我无私的精神。
7.赞颂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军长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1.军神教学设计
课题 11.军神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重难点 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 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1.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问诊,眼前的病人伤势严重,沃克医生吩咐护士准备做手术。就在手术开始的时候,这位病人却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不用麻醉剂)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刘伯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平静的,请同学们平静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2)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坚定的,请同学们再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齐读) (3)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 预设: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 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张。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 预设: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病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术失败。 3.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课件出示)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拿笔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指名学生说) 预设: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居然被抓破 (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3)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预设: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坚持住,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4)谁能读出刘伯承的这份坚定和决心?(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齐读) 4.师小结:只有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读得有感情。 师过渡:在这一部分,刘伯承给沃克医生留下了一个坚强的军人形象。接下来,故事就进入到最后了,我们一起来看—— 二、分析人物,讲述故事 1.师引导:请你默读第四部分(18—26),边读边批注,说说这次你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当中发现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这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又是一个什么的人呢?请你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2.学生交流后,师引导梳理。 (1)“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 描写了刘伯承的什么?(语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眼睛里面进沙子或有什么东西,你感到不舒服,会痛出眼泪来。因为我们眼睛里的神经是最复杂的,所以要在眼睛里面动手术,是非常痛的。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预设:割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2)“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沃克医生惊呆了” 主要描写了沃克医生的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预设:动作、神态。能感受到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进一步体会到刘伯承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3)课件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读了这个句子,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指名学生说) 师引导:①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②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③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预设: ①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艰苦,具有不怕一切的无大畏的精神。 ②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 ③“你堪称军神!”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4)手术后这一部分中的哪些词可以体现出他忍受了剧烈的疼痛?(脸色苍白、勉力一笑) 师小结:“脸色苍白、勉力一笑”体现了整个手术过程给他带来的剧烈的疼痛。经受了七十二刀,虽然脸色苍白,但他勉力一笑,将这个痛忍过去了,这证明了他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不愧是军神。 (5)再次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师引导:你们发现了吗?第22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号。这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敬佩、赞美)带上这种敬佩和赞美之情,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这句话。(学生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3.师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或是一个普通军人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称赞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4.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要求:以沃克医生的角度来讲述,可以加入表情、动作或内心独白,从而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展示出来。 示例: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开设了一个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我问他叫什么…… 5.学生练习讲故事,同桌互相讲故事,班内讲故事。 三、领悟写法,升华情感 1.领悟写法。 (1)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沃克医生还是刘伯承?(刘伯承)可是,本文描写沃克医生的文字非常多,描写刘伯承的文字很少,这是为什么? 预设1:文章对沃克医生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它始终离不开对文章对刘伯承“军神”形象的塑造。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一直在发生变化,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他是围绕刘伯承这个中心人物而展开的。可以说,描写沃克医生也是为了反衬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预设2:假如从正面来写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我觉得会很难做到。文章从侧面入手,尤其是通过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来写,更能凸显刘伯承的人格魅力。 (2)为什么直到最后才告诉我们这位病人就是刘伯承呢? 预设:直到最后才得知,我觉得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还是为了塑造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服务的。 2.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3.阅读《丰碑》,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教材的“阅读链接”,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2)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揣摩老战士当时的心里想法,在旁边作批注。 (3)《军神》和《丰碑》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这篇文章与《军神》一样,都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都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主要人物的品质。《军神》通过对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丰碑》通过对军长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衬托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课堂小结: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作业设计 1.完成分层作业。 2.查阅资料,搜集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军神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
1.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问诊,眼前的病人伤势严重,沃克医生吩咐护士准备做手术。就在手术开始的时候,这位病人却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
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
3.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拿笔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
(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二、分析人物,讲述故事
1.请你默读第四部分(18—26),边读边批注,说说这次你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当中发现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这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又是一个什么的人呢?请你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2.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①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
②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③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3.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要求:以沃克医生的角度来讲述,可以加入表情、动作或内心独白,从而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展示出来。
示例: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开设了一个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我问他叫什么……
三、领悟写法,升华情感
1.领悟写法。
(1)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沃克医生还是刘伯承?可是,本文描写沃克医生的文字非常多,描写刘伯承的文字很少,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直到最后才告诉我们这位病人就是刘伯承呢?
2.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阅读《丰碑》,完成下列任务。
(1)快速浏览教材的“阅读链接”,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2)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揣摩老战士当时的心里想法,在旁边作批注。
(3)《军神》和《丰碑》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
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就在手术开始的时候,这位病人却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
品析语句
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
品析语句
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病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术失败。
品析语句
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手术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承受的痛楚、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品析语句
请你默读第四部分(18—26),边读边批注,说说这次你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当中发现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这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又是一个什么的人呢?请你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
分析人物形象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
割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品析语句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沃克医生惊呆了”
动作、神态,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刘伯承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①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艰苦,具有不怕一切的无大畏的精神。
②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
③“你堪称军神!”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品析语句
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敬佩、赞美
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要求:以沃克医生的角度来讲述,可以加入表情、动作或内心独白,从而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展示出来。
讲述故事
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开设了一个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我问他叫什么……
讲述故事
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沃克医生还是刘伯承?
可是,本文描写沃克医生的文字非常多,描写刘伯承的文字很少,这是为什么?
探究写法
侧面描写
为什么直到最后才告诉我们这位病人就是刘伯承呢?
探究写法
为了给读者留下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为了塑造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服务的。
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练习写话
快速浏览教材的“阅读链接”,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揣摩老战士当时的心里想法,在旁边作批注。
《军神》和《丰碑》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链接
问诊时
伤势严重
手术前
拒用麻药
手术中
强忍剧痛
手术后
表明身份
钢铁意志,堪称
结构梳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