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课件(共16张PPT)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课件(共16张PPT)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5 08: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第3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本质是什么?
1.了解光的本性探究过程
2.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
17世纪明确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
牛顿
惠更斯
微粒说
波动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崇高地位,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
19世纪初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
一、光的本性之争
光的性质不同侧面
波动性:突出表现在传播过程中(干涉与衍射)
粒子性:突出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黑体辐射)
单纯用波动或粒子模型均不能完整地描述光的性质
实验验证:光的双缝干涉
现象: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结论:光的波动性
思考:如果光是波。当光强减弱后会发生什么?
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结论:干涉图像的变化体现光的粒子性。
现象:当光强减弱,屏幕上的条纹变成不连续的光点。
分析:光强较强时光子数量很多且无法将单个光子进行区分,因此图像是连续的。
现象:记录时间较短,亮点杂乱分布,记录时间越长,干涉条纹越明显。
分析:单个光子的运动轨迹不确定,从大量光子的统计结果看,概率大小与某种波的亮暗条纹相符合。
结论:单个光子也具有波动性。
光既不是经典的粒子,也不是经典的波,它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由于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各点概率分布的反应,因此物理学中把光波看做概率波。
粒子性
波动性
能量ε
动量p
频率ν
波长λ
h
辨析:
1.光即是粒子又是波。
2.有的光是粒子,有的光是波。
1.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提出光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
B.惠更斯认为光是机械波,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
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D.为了说明光的本性,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C
2.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的一种波。
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D.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在光子能量ε=hν中,频率ν仍表示的是波的特性。
D
3.(多选)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些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某些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
ABD
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这种性质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由于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各点概率分布的反应,光波也可以看做概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