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度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度部编版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5 09:21: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召开时间、内容及重大历史意义。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
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的史实。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自主学习】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__________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召开
①时间、地点:_____年底、北京。
②主要内容:
A.思想上: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B.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C.组织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开启了 和 新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2.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2)结束:1981年,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 胜利完成。
【合作探究】
1.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决定
2.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堂达标】
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 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A.毛泽东 B.习近平 C.邓小平 D.江泽民
4.我国从此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5.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 实践 1978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刘少奇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拨乱反正
【合作探究】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大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会议名称: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本原因: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正确的党的指导思想。
【当堂达标】
1.A 2.D 3.C 4.C 5.D
6.答案:(1)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回答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形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两个凡是”的方针,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置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在特定时空观念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其转折的内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了解拨乱反正的背景、内容及结果;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历史解释)
3.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
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
探究新知
探究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考
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两个凡是”的方针的推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
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阅读材料思考
思考
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阅读材料思考
思 考
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性质。有何历史意义?
性 质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 义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视频: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观看视频思考
思考
结合教材内容,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并按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内容。
北京
1978年12月
时间
地点
①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主要内容
思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党和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这三个方面政策有何不同?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
政治
组织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思考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思考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彻底纠正了“ 左 ”的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博古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毛泽东 的领导地位
是 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思想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
背景
探究新知
探究二 拨乱反正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
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冤假错案,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障碍。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轨道。
时间
主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刘少奇的追悼会
知识拓展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数千万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他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
总结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两个凡是”
引发
真理标准问题的打讨论-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中心
转移
拨乱反正
思想基础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当堂演练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B.阶级斗争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A
A
3.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的原因是(   )
A.修正主义 B.自由主义
C.“两个凡是” D.坚持社会主义
4.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五四运动
C
C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会议有(   )
①遵义会议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6.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7.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C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C
9.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C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一系列决策,取得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创性成果,这次会议成为党在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全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简述这次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背景:
作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束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
①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拨乱反正的标志是什么?
答: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17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预习案·自主学习
训练案·效果评价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   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   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召开:   年12月,北京。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
思想解放
实践
1978
3.内容
思想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 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4.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   和   新时期。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   。
二、拨乱反正
1.典型事件:1980年,为   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拨乱反正
刘少奇
2.完成:1981年,   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   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指导思想
训练案·效果评价
1.1978年12月22日,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收音机收听一次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会议公告,他们听到的是( )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A
2.(时空观念)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星火燎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C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D
4.“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彭德怀
A
5.(2024南充)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有不同。下列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B.某同学整理的相关学习笔记
C.小说《春之声》中的相关描述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照片
D
6.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彻底扭转严峻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为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
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
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
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
A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当时……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什么 (2分)针对此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分)
答案:“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继续。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讨论。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2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4分)
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战略转变前党的工作中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命运抉择]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
转变。”
材料三 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6分)
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反思总结]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4分)
答案: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的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