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4《猜字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尝试通过创作字谜来识字,发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坚定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识记“令、感”等5个生字,认识偏旁立字旁,会写“动、万、无、明”4个字;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正确朗读第二则字谜。
思维能力:结合谜面,说出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审美创造:根据谜面及汉字的构字特点猜出谜底,培养自主发现、爱动脑筋的识字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掌握“青”字族的汉字,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能猜出谜底,并能结合谜面,说出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猜出谜底,并能结合谜面,说出猜谜的依据,感受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贴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复习导入
1.介绍字谜诗,感受字谜之趣。课件出示《画》和《风》,学生齐读。古人的字谜,谜面是古诗,谜底就藏在诗句中。
2.回顾第一则字谜,总结猜字谜的方法,板贴出示:拆字组合法。
二、读好谜面
1.学生自由读字谜,读准字音。
2.反馈检测,指导读准谜面。
(1)指名读字谜。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四字词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和纯净透明,指导学生读准四字词语。
(3)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字谜,指导学生读出停顿。
3.多形式朗读谜面,读好谜面
(1)师生合作读。
(2)男女生合作读。
三、读懂谜面
1.借助泡泡语,获得解谜提示。
原来,谜底是一个字(课件标注数字1),要猜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每行对应一个新字,要找到四个新字(课件标注数字。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逐句教学。
(1)示范教学第一行:“言”来互相尊重,猜出新字“请”。
第一行谜面藏着哪个新字呢?你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想的?相机(板书“言”)
(出示图片)你更喜欢图片中的谁?为什么?当你有疑问需要请教时,你会说?需要帮助时还会说?一个“请”,就表达互相尊重的意思。
小结:在第一行谜面中,找到了言字旁,理解了“互相尊重”的意思就能很快猜出这个新字是“请”。这个字就是:言来互相尊重(齐读)。请你来读(指名2-3人)。我们通过找偏旁、理解关键词义,猜出了新字。
(2)用上找偏旁、理解关键词义找新字的方法继续学习后面三行。
(相机板书和板贴):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①学习“心”至令人感动
竖心旁和心字底都来源于心字。“感动”就是由心而发的,生活中有遇到令你感动的事情吗?(指名分享)。
请你读出这种“感动”。全班齐读。
②学习“日”出万里无云。
揭晓新字“晴”。
③学习“水”到纯净透明。
揭晓新字“清”。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一张对应的是“万里无云”,哪一张是“纯净透明”。原来“万里无云”是形容天气晴朗,“纯净透明”是指水清澈干净,那么他们对应的新字就是“晴”和“清”。齐读第三、四行。
四、揭出谜底
过渡:观察四个新字,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谜底正是它们的母体字“青”(板书:青)。
(再次出示泡泡语)小结:要猜的字(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新的字(请、情、晴、清)。这就是字族猜字法(板贴)。
五、指导书写
明、动、万、无
1.猜谜得出会写字:明、动、万、无。
2.归归类,先出示“动、明”,要写好这两个字,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后出示“万、无”,独体字书写要注意关键笔画,这两个字的关键笔画是?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无”。提示:两横上短下长,第二横从横中线起笔,竖弯钩从第二横下方竖中线起笔,要伸展得长一些。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5.评价反馈。
六、拓展练习,编写字谜
1.挑战字谜,连线猜字谜。
这节课,我们识字、写字、猜字谜,动口、动手又动脑,收获可真多呀!老师有一个字谜,想挑战吗?试着连一连,猜一猜。
指名汇报,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合作,乐猜字谜
小小字谜,趣味无限!让我们来开一场班级猜谜大会!快拿出你们的小信封,里面有五则谜语,温馨提示!有些谜底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生字,有些需要用上我们新学的字族猜字法,三分钟的时间,看看哪一组才出的最多!
3.学生汇报,揭示谜底。
七、作业设计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把今天课堂上学到的几则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
2.搜集已认识过的字的字谜,或者自编字谜,进行班级猜谜大赛。
课堂小结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有悠久的历史,古时人们把猜字谜也叫做猜灯谜。让我们来咨询一下豆包小助手,了解一下猜字谜的历史吧。(播放视频)字谜是中华民族浩瀚文化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同学们可以把今天学习到的字谜和家人朋友分享下课,让我们一起争当字谜文化的传播者吧。
板书设计
4猜字谜
读好谜面 读懂谜面
解出谜底 拆分组合
字族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