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本书阅读(8分)
10.“离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接受它。请回顾《朝花夕拾》《西游记》,以“离
开”为议题进行梳理整合,按要求填空。(8分)
书名
相关情节
“离开”之后,作者(或主人公)
的变化
探究结论
《朝花
离开S城,去南京求学
接触了新的学科、新的思想。
夕拾》
离开南京,去日本学医
(1)
(2分)
(3)对“离开”
唐僧被黄袍怪捉去,八戒和沙僧不
我有了哪些新
(1)
(2分)
得已请回孙悟空,师徒重归于好,
《西游
“一心同体,共诺西方”。
的认识(4分):
记》
孙悟空再次打死强盗,
六耳猕簇出现,被如来佛祖降伏:
被唐僧赶走。
唐僧师徒“剪断二心,镀笼猿马,
同心我力,赶奔西天”。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单篇阅读。完成11~14题。(19分)
我们那时的儿童节
郑伯安
①“六一”国际儿童节设立于1949年年末。此前,我国也有儿童节,
②我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是在北平东直门外的二里庄小学过的。当年,我因岁数只
差一点儿,学校允许我旁听一年级的课,便赶上了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几童节。
那天,操场的主席台上搭起了彩牌楼,楼边扎松枝,枝上插红花:红斗方宇大横标,上书“庆
祝抗战胜利第一个儿童节”12个大字。校长手持铁皮州叭简上台致辞,说日本投降了,我们
胜利了,再也不当亡国奴了,今天大家可以自由自在地过自已的节日了!演出节目主要是歌
舞,各班都有节目,有的班将老调换上新的杭日歌词。记得有一出师生合演的小话剧《打得
好》,讲述敌占区两个日本特务假粉八路军,村民识破后将他们痛打一顿。儿童节自然少不
了游戏,舞台上的“拔萝卜”“打花巴掌”“丢手绢”“抬轿子”等游戏,都是我第一次见
识的一那种新奇的感觉,至今难忘!
③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年儿童节的主旋律自然是庆祝北平和平解放了。
新生的北平城新事物日不服接。那天,校园的墙上新贴了彩条标语,操场四周插遍了红旗,
毛主席像挂上主席台,台上摆鲜花,花红叶绿。忽听得锣鼓声声,街道的秧歌队助兴来喽,
甩着红绸条扭上台去…扭秧歌打腰数、数来宝打竹板,都成了那日的演出节目,特别受欢
迎,听说这都是从解放军文艺宣传队那儿传过来的。我们还从解放军那儿学来了拉歌儿。儿
童节的庆祝大会前,有个班挑头儿合唱一首歌,唱完就城:“XX班,来一个!”话音刚落,
下一个班的歌声立刻响起,大家都早有准备。我拉你唱,你方唱罢我登场,气筑特别热烈,
最后克成了歌咏比赛。记得那天我们唱得最多的是《东方红》《你是灯塔》和《团结就是力
量》一多少年后,我还爱唱这三支歌,怀旧啊!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7 分)
1. (4 分)zhù;lòu;篷; 徙
2. (3 分)①沉寂;②静谧;③鸦雀无声
3. (3 分)C
4. (7 分)
(1)同学们每天阅读的人数比例较低,偶尔阅读和几乎不阅读的人数占比较大 。(2
分)
(2)示例:学校可以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举办读书分享会、阅读打卡等活动,激
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在
家营造阅读氛围,和孩子一起阅读 。(2 分)
(3)选择①,感悟:鲁迅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局限于一处,要广泛阅读不同
的书籍,这样才能收获丰富的知识。就像我读《格林童话》,它让我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美
好;读《十万个为什么》,让我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只有读的书种类丰富,才能拓宽自己
的知识面,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学到更多的东西 。(选择②,感悟合理亦可,3 分)
5. (10 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应傍战场开 (4)何
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阅读(63 分)
6. (4 分)A(A 项,“一狼得骨止”中“止”是“停止”,“虽困剧不止也”中“止”是“停止前进”;B
项,“甚”均为“很,非常”;C 项,“持”均为“拿”;D 项,“已”均为“已经” )
7. (4 分)C(A 项,“其一犬坐于前”应理解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B 项,“盖以
诱敌”应译为“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D 项,“又好上高”意思是(“ 它)又喜欢往高处
爬” )
8. (2 分)【甲】文中屠户的机智勇敢,如“暴起,以刀劈狼首”等行为,衬托出狼的狡猾;
【乙】文中人们帮助蝜蝂去掉背负的东西,而蝜蝂依旧不断抓取东西,突出了蝜蝂贪婪、固
执的特点 。
9. (5 分)【乙】篇更合适。因为【乙】文中的蝜蝂“善负”且“好上高”,即使背负沉重到无
法行动,甚至坠地而死也不停止,这与贪官贪婪无度、追逐高位,即使面临危险也不停止的
特点相似,能很好地讽刺贪官 。而【甲】文主要强调狼的狡猾和人的机智,讽刺贪官的意
味不明显 。
10. (8 分)
《朝花夕拾》:(1)认识了藤野先生,感受到他的严谨治学和对鲁迅的关怀,思想上有了
更多对医学和救国道路的思考 。(2 分)
《西游记》:(1)孙悟空离开唐僧后,经历了六耳猕猴事件,更加坚定了保护唐僧西天取
经的决心,性格上也更加成熟稳重 。(2 分)
(3)“离开”是成长的契机,能让人接触新事物,获得新的认识和成长;“离开”会带来分离
的痛苦,但也能促使关系更加稳固,如孙悟空和唐僧师徒的关系;面对“离开”,我们要学会
适应和调整,在变化中不断成长 。(4 分)
11. (4 分)①1946 年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演出节目、玩游戏;②1949 年北平和
平解放后的儿童节,有扭秧歌、打腰鼓等表演,还有拉歌活动 。
12. (6 分)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儿童节的怀念之情;②反映了不同时代儿童节的特色,以
及时代的变迁;③体现了人们在儿童节时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13. (4 分)可以从语言描写、修辞手法等角度修改润色。例如文中“校长手持铁皮喇叭筒上
台致辞,说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再也不当亡国奴了,今天大家可以自由自在地过自己
的节日了!”可以改为“校长高高举起铁皮喇叭筒,激动地大声喊道:‘日本投降啦!我们胜利
啦!从此,我们再也不用当亡国奴,今天,大家终于能自由自在地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啦!’”
通过增加语言描写,使用感叹句,更生动地表现出校长的激动和喜悦,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
当时的热烈氛围 。
14. (5 分)传承方面:保留一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组织文艺表演、玩传统游戏等,让儿
童节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开展与节日意义相关的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关爱他人等主
题活动,让儿童节具有教育意义 。创新方面:结合现代科技,如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
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加趣味性;根据时代发展,设置新的庆祝主题和形式,如环保主题的
创意活动等,让儿童节更符合时代特色,这样能让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更令人难忘 。
15. (4 分)甲文:炸酱面承载着乡愁与亲情;乙文:通过高邮咸鸭蛋展现高邮地域特色,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
16. (5 分)制作过程:选酱和肉丁炸酱,温水和面制作面条再拌面 。详写原因:突出制作
炸酱面的复杂和讲究,体现母亲制作炸酱面时的用心,为后文表达炸酱面承载的乡愁与亲情
做铺垫,更好地突出文章主旨 。
17. (6 分)(1)将母亲炸酱、擀面等动作比作将军排兵布阵和乐师拨弄琴弦,传递出母亲厨
艺娴熟的感受,以及作者对母亲制作炸酱面过程的欣赏,还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对家的
眷恋 。(2)“吱——”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用筷子扎高邮咸鸭蛋时红油冒出的情景,
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高邮咸鸭蛋油多的特点,同时也增添
了文章的生活气息 。
18. (6 分)原因:腊肉具有独特的风味,经过腌制,肉质紧实,香味浓郁;腊肉便于保存,
在过去物资不丰富的年代,能长时间储存;腊肉承载着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是家乡的味道,
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年的期待 。家常做法:将五花肉洗净,用花椒、八角、盐等
调料腌制 3 5 天,期间每隔一天翻动一次,让肉均匀入味;腌制好后,用绳子挂在通风处晾
晒 1 2 周,待腊肉表面干燥、出油即可;食用时,将腊肉切片,可与青椒、蒜苗等一起炒制,
简单又美味 。
19. (10 分)评分参考:8 10 分:主题积极向上,如希望用魔法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更
好的教育等,愿望明确具体;语言流畅生动,如“假如我有魔法,我会挥动手中的魔杖,让
贫困地区的学校都变成现代化的校园,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想象富有创
意,几乎没有错别字和语病 。5 7 分:主题积极,愿望较明确,语言基本流畅且有一定亮点,
如“假如我有魔法,我要让世界上的垃圾都消失,让地球变得干干净净”,错别字较少 。1 4
分:思想内容健康,但愿望不明确,如“假如我有魔法,我要做很多事”,语言不通顺,错别
字较多 。0 分:白卷或思想内容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