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例1:(2021云南)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
水刻不容缓。(动宾搭配不当,“减少了”和“一倍”不能搭配,可以改成“减少
了一半”)
例2:(2019云南)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动词“培养”和宾语“知识水平”搭
配不当,应改为“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修改方法:此类病句修改时应结合句意更换动词或宾语,使动宾搭配得当;
当有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应为每个宾语找到合适的动词与之搭配,或在不影
响句意的基础上删除多余的宾语。
3.主宾搭配不当(2015.4A)
例:(2015云南)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主语“态度”和宾语“提高”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改变”)
修改方法:一般是修改主语或宾语。
4.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2020.4D、2017.4D、2015.4C)
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
用“肯定+否定”的形式,后面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
例:(2020云南)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
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病因解说错误。前半句中“能否”
表示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后半句只出现了肯定一面的情况,可将“能否”删去]
修改方法: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两面词语,或在句子的另一部分加上
“能否”“是否”等两面词语。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
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不同,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
会造成语病。
例: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只要……才……”搭配不当,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修改方法:替换不合适的关联词。
6.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2021.4B)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的情况具体可分为三类:定语和中心语搭配
不当、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2021云南)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
的传承与创新。(定语“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心语“创新”不搭配,可将“创新”
改为“发展”)
修改方法:调换一个能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词或修改中心语。
★方法总结:辨明搭配“5查”
1.查主干:画出句子的主谓宾,看三者之间是否搭配合理。
2.查并列词:看并列短语是否存在前后不能搭配的错误。
3.查两面词:句中出现“好坏”“能否”“是否”等两面词,要注意是否存在“两
面对一面”的错误。
4.查倍数词:看到倍数词(几倍)与“减少”“缩小”“下降”等词语连用时,
可判断句子搭配不当。
5.查关联词: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就会影响到
句意的准确表达。
附:常见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的词组举例
错误搭配 正确搭配
“培养……水平” “培养……能力”或“提高……水平”
“提高……态度” “提高……成绩”或“改变……态度”
错误搭配 正确搭配
“引起……赞誉” “引起……反响”或“获得……赞誉”
“领会……文化” “领会……精神、道理”或“传承/弘扬……文
化”
“搭建……资源” “搭建……平台”或“提供……资源”
常见关联词语搭配见P182“常考关联词语梳理”。
类型二 成分残缺(教材链接:八下P32“句子结构要完整”)
(11年6考)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和
缺关联词。
1.缺主语(2024.4B、2021.4D、2020.4B、2018.4AC)
常见的主语残缺是由以下4种原因导致的:①滥用介词;②暗中更换主
语;③滥用使动句式;④句中定语过长丢掉中心语。
例:(2021云南)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
态的原则。(“对于”的使用造成句子缺主语,应删去)
修改方法:①介词位于句首,删去滥用的介词;②前后分句或者连接词的前
后主语修改一致;③还原为成分完整的句式;④补上缺少的主语。
2.缺谓语
这类语病大多是误用介词短语作谓语造成的。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
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
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例:市民们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为建设一个和谐、
文明的城市”缺谓语,应加上“而奋斗”等类似的词语)
修改方法:添加与宾语相搭配的谓语。
3.缺宾语(2019.4A)
造成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是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在
表述时,往往只写了宾语部分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的中心词。特别是及物
动词作谓语时,一定要加上宾语。
例:(2019云南)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
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称号”)
修改方法:在句末添加与谓语相搭配的宾语。
4.缺修饰限定语
这类语病主要是句子前后的描述范围不一致,导致句子逻辑不够完整,
意思表达不够清晰。
例:书毒害人的心灵,因此选书时要慎重。(缺必要的修饰限定语,应在“书”
前加上“有些”)
修改方法:添加相应的修饰限定语。
5.缺关联词
例: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两个分句间很明显存在转折关系,
应加上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改为“这次学术会虽然时间不
长,但收获很大”)
修改方法:①根据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添加关联词;②根据固定搭配添加
缺少的关联词。
★方法总结:辨明残缺“2抓”
1.抓介词:由介词开头的句子容易造成主语残缺。
2.抓主干:遇见较长的句子时,先找出主谓宾,然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
类型三 语义重复
(11年7考:2024.4CD、2022.4CD、2021.4C、2017.4A、2016.4A)
语义重复主要是由于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2024云南)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
不同的独特风味。(“与众不同的”“独特”语义重复,删去一个)
修改方法:修改时,应将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删去其一(保留更恰当的一个
词语)。
★方法总结:辨明语义重复“3抓”
1.抓重点词:句子中有同义词出现时,检查句子是否重复赘余。
2.抓中心词:对照修饰语,分析中心词,看修饰语和中心词是否多余。
3.抓数量词:①看序数词(第几)与表前后顺序的副词(首先、其次)或
“蝉联”“首飞”等动词连用时,是否重复赘余。②看约数词:“大约”“左右”
“上下”“超过”等词连用,造成重复赘余。
附:常见语义重复的词(括号内的词不能与相应的词并列使用)
文言词汇 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
词语的使用 与众不同(独特)2024.4CD、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
程度副词 所有(一切)2022.4CD、许多(大量)2016.4A、总是(常常)、过分(苛)、非常(特)、十分(更加)、格外(多)
约数词 大约(左右)、超过(以上)、多次(再三)
其他类型 一直(长时间)2021.4C、第一趟(首飞)2017.4A、再次(蝉联)、长期(夙愿)、无声(潜台词)、涉及(到)、亲眼(目睹)
类型四 不合逻辑(11年4考)
不合逻辑是指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
前后矛盾等。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类型包括否定不当、事件内在逻辑顺
序混乱、前后矛盾、分类不当。
1.否定不当(2015.4D、2014.4B)
例:(2015云南)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
意外事故。(“防止”本身就有否定含义,将“不要”删除)
修改方法:修改时,按照句意删去多余的否定词,或将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语改
为表示肯定意思的词语。
2.前后矛盾(2018.4B)
例:(2018云南)“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超过”与“左右”矛盾,可删去“左右”)
修改方法:①序数词、倍数词、百分比、分数的运用要符合具体语境,增加
用倍数词,减少用分数,增长要用百分比;②将前后词语改成能相互搭配的,
或删去互相矛盾的其一。
3.分类不当(2014.4D)
例:(2014云南)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
手机等其他证件。(“手机”不属于“证件”范畴)
修改方法:将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词语或短语删去,或将具有总括性的词语删去。
★方法总结:辨明逻辑“5看”
1.看否定词:看到句中有多个否定词时,要留意句子意思是否得当。
2.看问句:留意疑问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本意是否相同。
3.看约数词:“大约”“左右”“上下”等约数词不与“超过”“将近”“达到”“最多”
“至少”“以下”“以上”连用。
4.看副词:句中出现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都”“凡”“历来”“从来”
等,辨别是否前后矛盾。
5.看并列词:看具有包含(从属)关系或者交叉关系的概念是否按照统一
标准划分。
附:常见否定词举例
常见否定词 不、无、没有、勿、未、否、非……
双重否定词 无时无刻 、没有不、不能不、 非……不可、不
得不、难道不、不会不……
含否定意味的词 防止 、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预防……
类型五 语序不当(教材链接:八下P15“语序要合理”)
(11年3考)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2020.4A)
例1:(2020云南)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病因解说正确。应将
“一个”放在“十分”之前)
例2:一位出色的有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正确次
序:实验中学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
(动词短语)出色的(形容词)语文(名词)教师]
修改方法: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先后顺序一般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
的词或短语+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
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
(时间)在办公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交谈”]
修改方法:多项状语的先后顺序一般为: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
的词或短语+表处所的词或短语+表范围的词语+表情态的词语+表对象的介
宾短语。可以简单记成:目的或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
3.并列短语(词语)语序不当(2017.4B)
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主要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
及“和”“并”“且”“与”等字时,要注意其前后的词语,看语序是否正确,是否符
合逻辑。
例:(2017云南)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应先“策划”,再“开展”,应改为“策划与开
展”)
修改方法:将短语或词语按照承接、递进等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4.定语和状语语序不当(2019.4B)
(1)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2019云南)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
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广泛”应修饰“关注”,而不是作
状语。所以第三个分句应改为“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修改方法:定语一般修饰主语和宾语,对用错的定语进行调序。
(2)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应该作“激发”
的修饰成分,而不是作“主观能动性”的定语,应调整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
主观能动性”)
修改方法:状语一般修饰谓语,对用错的状语进行调序。
5.定语和中心语语序不当
例: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句中“我们班”是定语,“代表队”是中心语,前者应限制
后者,故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修改方法:先分辨出定语和中心语,再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应将“不仅”移到“中药”后)
辨析修改方法:①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边;
②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
★方法总结:辨明语序“3看”
1.看修饰语:有多项定语和状语(即修饰成分)的句子,检查其定语和状语
(即修饰成分)的顺序是否恰当。
2.看并列字词:看到“与、和、并且”等表示并列的词语,需要看其中的并列
成分(并列动词或者分句)的顺序是否恰当。
3.看关联词:看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类型六 表意不明(2020.4C)
表意不明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表现为存在歧义、指代不
明等。
1.指代不明(2020.4C)
例:(2020云南)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病因解说正确。此处的“他”既可以指“老王”,也可以指
“老李”]
修改方法:将代词换为明确的对象。
2.存在歧义
例:每周三,王老师都要去北京大学上课。(“上课”可以指听课,也能指讲课,
那么王老师是去听课还是讲课,没有交代清楚)
修改方法:仔细理解句子,调整有歧义的地方。
★方法总结:辨明表意“3注意”
1.注意句子语境:看句子是否会产生多重理解。
2.注意代词:看句子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3.注意停顿:有些句子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类型七 句式杂糅(教材链接:八下 P38“句式不要杂糅”)
(11年2考:2023.4B、2016.4C)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者两种句式杂糅在一个句子中,造成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例1:(2023云南)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
的结果。(“源于……的结果”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结果”或将“都源于”改
为“是”)
例2:(2016云南)《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
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原因是……”与“……是……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可将“的原因”或
“造成的”删除)
修改方法:找准正确的表述,留下其中一个句式,其余的部分删去即可。
★方法总结:辨明句式“3看”
1.看主干:提取句子主谓宾,看句子的结构是否混乱。
2.看句子两头:如果感觉语句不通,就看句子两头是否运用了某些固定句式,
看改换或者去掉其一后句子是否通顺。
3.看语言标志:如介宾短语、关联词、否定词、并列词等。
附:常见的句式杂糅类型举例
分类 常见句式杂糅 正确句式
表原因 源于……的结果 源于……;是……的结果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造成的
原因是……引发(诱发)的 原因是……;是……引发(诱发)的
分类 常见句式杂糅 正确句式
表原因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的原因
由于……的结果 由于……;是……的结果
关键在于……起决定性 作用 关键在于……;……起决定性作用
分类 常见句式杂糅 正确句式
表条件 需要……不可 需要……;非……不可
非……才行 非……不可;……才行
表意图 从……为出发点 从……出发;以……为出发点
本着……为原则 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表对象 对象是……面向…… 对象是……;面向……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围绕……为中心 围绕……的中心;以……为中心
分类 常见句式杂糅 正确句式
表范围 大多(主要)以……为 主 大多(主要)是……;以……为主
以……为宜最好 以……为宜;……最好
表构成 成分是……配制而成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
分……部分组成 分……部分;由……组成
表目的 是为了……为目的 是为了……;以……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