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近义词、关联词辨析
2.从词义方面来辨析。(七上P53“同义词”)
(1)词义的轻重不同。如2020云南卷真题第一空,“严寒(重)——寒
冷(轻)”。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2022云南卷真题中第四空,“娴熟”侧重于
技术、手法;“熟悉”侧重于内容。
(3)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2022云南卷真题第一空,“时节”表示季节、
时令,指一段时间;“时候”表示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时间较短。
(4)词义的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词语虽然词义相近,但适用的对象不
同。如2020云南卷真题第二空,“明媚”是形容景物鲜明可爱,“妩媚”是形容女
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3.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1)感彩不同(七上P69“词语的感彩”)。词语的感彩
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带有赞美、喜爱、肯定、尊敬等感
彩的词语,如“伟大”“奋不顾身”“大公无私”等。贬义词是充满贬抑、厌恶、
否定、鄙视等感彩的词语,如“愚蠢”“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等。中性
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词,可以在褒贬之间通用,如“参观”“发动”“结果”等。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类。
如同样表示“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之意,
“小气”为口语,“吝啬”为书面语。
4.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
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搭配。又如2023云南卷真题:第一空,“树立”与
“远大志向”是固定搭配;第四空,“探索”与“实践”是固定搭配。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例如“公然入侵”;
“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例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
秘密”。
(3)关联词搭配法。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正确选择表示不同关系
的关联词。
知识清单
(一)常考易混二字词语辨析
1.【安详 安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2.【卑鄙 卑劣】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程度轻)。
卑劣:卑鄙恶劣(程度重)。
3.【迸射 迸发 迸溅】
迸射:强调射出的力度强烈。
迸发:强调发出的状态突然。
迸溅:主要用来指流体物质。
4.【摒弃 抛弃】
摒弃:舍弃。多针对不良的思想、观点、主张等,多用于书面语。
抛弃:扔掉不要。使用范围广,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口语、书面语
都能使用。
5.【充足 充分 充沛 充裕】
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如阳光、水源等)搭配。
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条件、理由)搭配。
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体力、精神等)搭配。
充裕:一般只与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搭配。
6.【崇尚 崇拜 崇敬】
崇尚:一般指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崇拜:因尊崇而拜服,甚至陷入迷信。
崇敬:推崇尊敬,一般形容对人的品质的敬仰。
7.【妨碍 妨害】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妨害:有害于。
8.【浮躁 烦躁 急躁】
浮躁:轻浮,做事无恒心,心绪不宁,脾气大,忧虑感强。
烦躁: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行为举止躁动不宁。
急躁:性急,碰到不称心的事情易激动,没耐心。
9.【攻击 抨击】
攻击:①进攻(多用于军事上)。②恶意指责(含贬义)。
抨击:用言语或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中性词。
10.【精致 精湛】
精致:工艺品、艺术品等精巧细致。
精湛:主要指做工、技术等的精良。
11.【局面 局势】
局面:强调静态的,运用范围广,可用于战争等大事,也可用于生活小事。
局势:强调动态的,一般用于政治、军事。
12.【困惑 疑惑】2023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疑惑:怀疑困惑。
13.【领略 领悟】
领略:着重指体验、欣赏、认识或尝试。对象常是具体事物,如风光、风
味、滋味等。
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
14.【敏锐 敏捷】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15.【凝结 凝聚】
凝结:多指结合在一起变成新的形态,或者气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
常用于比喻血、汗、思想、感情等聚合成新的东西。
凝聚:泛指事物聚集在一起,或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常指思想、
感情、精神、智慧或心血等聚集在一起。
16.【气概 气魄】
气概:着重指对待严肃、重大的问题所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一般用
于人,有时也用于建筑物。褒义词。
气魄:着重指气势,敢作敢为的魄力。也指非凡的气势。一般用作褒义词。
跟它搭配的词常是“有、没有、宏伟、革命、缺少”等。
17.【请求 恳求】
请求:是一般的要求,含有礼貌、尊重的意思。
恳求:是恳切地要求,含有诚恳、迫切的意思,语义更重。
18.【慎重 庄重】
慎重:着重指谨慎,小心仔细,跟“冒失”“轻率”相对。常跟“处理、决定、
选择、准备、态度”等词搭配。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跟“轻飘”“随便”相对。
着重指言语、举止,常跟“举止、情调、神情、装束”等词搭配。
19.【整顿 整治】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
等)。
整治:①整顿,治理。②管束、惩罚、打击,使吃苦头。③进行某项工作;
搞;做。
(二)常考易混四字成语辨析
1.【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2.【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处变不惊 宠辱不惊】2023
处变不惊:面对变故或变乱,能镇定自若,不惊慌。
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对得失不在乎。
4.【精益求精 精打细算】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5.【沥尽心血 鞠躬尽瘁】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6.【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7.【名正言顺 名副其实】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8.【摩肩接踵 接踵而至 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 川流不息】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9.【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
不过来。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0.【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11.【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
杞人忧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12.【潜滋暗长 潜移默化】
潜滋暗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滋生发展。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13.【去伪存真 辨伪去妄】
去伪存真:去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14.【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5.【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
群众前面。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16.【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17.【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18.【朝气蓬勃 生机勃勃】2022
朝气蓬勃: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旺盛,充满生气。多用于人。
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气活力,生命力旺盛。多用于事物。
(三)常考关联词语梳理
递进关系 (九上P13) 常用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还/也……2021;尚且……何况……;“而且”“况且”“甚至”
例句: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鲁迅《社戏》)
承接关系 (九上P13) 常用关联词:首先……然后……;“于是”“就”“便”
例句: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鲁迅《社戏》)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并列关系 (九上P30) 常用关联词:既……也/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方面……另一方
面……
例句: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选择关系 (九上P30) 常用关联词:与其……毋宁/不如……;宁可……也不……;也许……也许……;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例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转折关系 (九上P34) 常用关联词:虽然/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
而”“而”“却”
例句: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因果关系 (九上P34) 常用关联词: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例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假设关系 (九上P90) 常用关联词:如果/假如……那么/就……;倘若/若是……就/便……;即使……也……;哪怕……也……;倘使……
则……
例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条件关系 (九上P90) 常用关联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2015;只要……就/总……;只有……才……;除非……否则……
例句: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沈从文《云南的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