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5 10: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通过具体事件,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了解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体味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
3.注意分析关键语句,领会“大词小用”这些词语的深层意蕴,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4.感悟作者悲悯善良的情怀,善于发现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通过具体事件,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了解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体味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
3.注意分析关键语句,领会“大词小用”这些词语的深层意蕴,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片段阅读 初识阿长
任务三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任务四 再读课文 聊聊阿长的那些事儿
任务五 聚焦《山海经》与阿长
任务六 物是人非,怀念阿长
任务七 答疑解惑,深层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长妈妈(她)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整体感知】
阿长,从名字看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山海经》是一本古书,这两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写作背景】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提到,《阿长与〈山海经〉》是他“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的木匠房”,当时的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迫害,渴望寻找生命的“闲静”,以抵御这样的“纷扰”,因此思归童年中重要的人事物,聊以慰藉。
【字音字形】
【多音字】
【形近字】
【词语解释】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渴慕】非常思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情有可原】在情理上有可以被原谅的地方。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任务二 片段阅读 初识阿长
1.阿长即将要去鲁家应聘保姆,请你为她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 提示:从文章开头、结尾及课后资料寻找线索。)
2.阿长的名称从何而来?她有哪几种称呼?作者详细介绍她的称谓有何用意?
阿长即将要去鲁家应聘保姆,请你为她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提示:从文章开头、结尾及课后资料寻找线索。
阿长的名称从何而来?她有哪几种称呼?作者详细介绍她的称谓有何用意?
任务三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课文围绕“阿长” 写了哪些事情,并概括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 根据对事件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3.标出直接表达“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词,并结合相关事件画出情感变化示意图。
来到鲁家后,阿长和小鲁迅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
1.速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阿长” 写了哪些事情,并概括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①喜欢切切察察; 略
②对“我”过分看管; 略
③睡觉时会摆成个“大”字; 详
④元旦让“我”说吉利话,并给“我”吃福橘; 详
⑤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 略
⑥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详
⑦谋害了“我”的隐鼠; 略
⑧给“我”买来《山海经》。 详 重点
小贴士 详略安排需遵循的原则
①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详写,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②能凸显人物形象的详写,与人物形象有一定关系的略写。
③略写是对详写的补充,可使文章内容丰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④一般来说,详写旨在凸显事件的深度,略写旨在突 出事件的广度。
2.根据刚才对事件的梳理,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由来。
第二部分(3—18):叙写阿长的日常事件。
第三部分(19-29):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情。
第四部分(30-31):抒发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怀念。
3.标出直接表达“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词,并结合相关事件画出情感变化示意图。
【方法指导】
欲扬先抑范例
先抑: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后扬: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总结】
本文是以“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事件的。作者将自己对阿长的情感隐含在这些事件之中,又用情感将这些事件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播放朗读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