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第6课时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新仁爱科普(2024)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第6课时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新仁爱科普(2024)七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3-05 17: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1课时 Oral Communication 课型 口语交际课
语篇研读
What---以 “谈论难忘的旅行” 为主题。Activity 1 包含听力练习,先让学生听关于康康和同学登山之旅的独白,完成时间、人物、携带物品等信息的表格填写,接着再次聆听回答天气、食物、目的地感受等相关问题。Activity 2 是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借助给定问题,与家长分享自己难忘的旅行经历。 Why---听力练习旨在锻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和细节的能力,提升听力理解水平。通过完成表格和回答问题,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活动与家长分享经历,不仅可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还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升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 How---属于口语交际(Oral Communication)教学材料,文体兼具实用性与互动性特征。以对话和独白为基础,通过听力与交流任务展开。听力部分的独白类似叙事文本,介绍旅行相关信息,便于学生获取事实性内容;小组活动则侧重互动交流,提供问题框架引导学生分享经历,贴近生活场景,有利于培养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体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此前应已积累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能够理解关于人物、地点、食物等常见词汇的表达,也具备基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对于描述旅行的一些基本话题,如人物、出行方式等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表达。 【未知】学生可能对听力文本中关于此次登山旅行的具体细节词汇,如特定的装备词汇不太熟悉。对于如何连贯、准确地运用英语描述旅行中的感受和经历,以及根据听力内容完整且有条理地回答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在与家长用英语分享旅行经历时,如何自然流畅地展开对话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也有待提升。 【能知】通过课堂上的听力练习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完成表格填写和问题回答,从而掌握相关旅行话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小组活动中与家长交流分享时,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熟悉旅行话题的英语表达,提升语言运用的熟练度和自信心,逐渐学会更自如地用英语交流旅行相关的内容。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 学生能通过听力获取 “旅行” 相关信息,准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熟练运用与旅行、天气、物品等相关词汇及句式进行交流。在与家长分享经历时,能够清晰、连贯地用英语表达,提升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文化意识 在谈论旅行经历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旅行的态度和方式,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感受旅行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3.思维品质 在分析听力文本信息、组织语言分享经历时,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如何准备旅行、描述感受等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借助听力练习和小组分享活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主动获取信息、整理思路。在与家长交流中,增强合作学习意识,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不断优化学习策略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人物、携带物品、目的地等,能在听力中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完成表格和问题作答。 熟练运用英语描述旅行经历,包括出行准备、天气状况、个人感受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听力材料中的细节信息,准确回答关于旅行的问题,如天气、感受等抽象内容的表达。 在与家长交流分享旅行经历时,自然流畅地运用英语进行互动,组织语言逻辑连贯。 易错点 听力中部分相似发音的词汇易混淆,导致信息记录错误,如携带物品的词汇。 描述感受时,形容词的选择和运用不准确,或者句子表达存在语法错误。 易忘点 旅行相关的特定词汇,如一些装备、食物名称,由于使用频率不高容易遗忘。 描述天气和感受的一些短语搭配,在实际交流中可能会被忽略。 拓展点 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行习俗和特色,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鼓励学生用英语撰写旅行日记或制作旅行海报,进一步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能够通过听独白,获取关键信息,完成表格填写和回答相关问题,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关于旅行经历描述的文本内容,包括旅行的时间、人物、携带物品、地点、天气以及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任务一: Lead in 1.Game time--快速说出动词过去式 规则讲解: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即快速说出所给动词的过去式,可设定抢答或依次回答的形式。 进行游戏:展示单词,给学生短暂思考时间后,邀请学生回答,可多轮重复展示单词,确保更多学生参与。 互动纠错:学生回答后,其他同学判断正误,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讲解变形依据,如 “cry”“try”“fly” 是辅音字母加 “y” 结尾,变 “y” 为 “i” 加 “-ed”;“build”“shake” 等按相应规则变化,“put” 是不规则变化。 总结强化:游戏结束后,总结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强调易错点,巩固学生记忆。 2.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引入话题:教师指着屏幕,提出问题 “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引导学生关注旅行相关话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疑问词(when、where、who、what、why、how)在描述旅行时的具体指向,如 “when” 指旅行时间等,鼓励学生分享自身旅行经历中相关的内容。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结合讨论结果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对旅行描述角度的认知。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从多维度谈论旅行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任务二: Presentation 1.Free talk 导入 以 “Can you share your trip ” 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回顾上节课关于旅行可谈论的方面,自然过渡到本次自由交谈环节。 明确要求 向学生展示 “checklist”,解释大声(Loud)、描述正确(correct)、描述完整(complete)的具体标准,让学生清楚评价维度。 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依据右侧列举的 “when”“where” 等要点,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鼓励互相提问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代表分享 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全班分享,其他同学依据 “checklist” 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强化要点知识。 任务一:若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和讨论,说明兴趣被激发。游戏中能准确说出动词过去式,讨论时清晰阐述旅行描述角度,表明知识掌握较好。代表发言有深度,能体现思维拓展,则效果佳;若参与度低、回答错误多,效果欠佳,需调整教学。 任务二: 学生若积极参与小组交流,代表分享时大部分能准确且完整表达,说明达到基本要求。依据 “checklist” 互评,若能指出优缺点,体现对评价维度的理解,且教师点评后学生有改进意识,表明效果较好,反之则需调整教学。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以 “快速说出动词过去式” 游戏开启,借抢答或依次回答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互动纠错与总结强化中,让学生掌握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为描述旅行经历筑牢语法基础。“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 话题讨论,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旅行相关内容,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Free talk 部分则鼓励学生结合要点分享旅行经历,通过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及依据 “checklist” 评价,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升口语表达准确性与完整性,增强自信,全方位助力学生语言素养提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能够在小组活动中,清晰、连贯地回答关于旅行经历的问题,如 “Where did you go ” “What did you prepare ” 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三: Practice 1.A. Listen to the monolog and complete the table. 介绍任务:向学生说明要听一段关于登山旅行的独白,并完成表格,指出需重点关注时间、人物和携带物品等信息。 预听指导:引导学生先浏览表格内容,预测可能听到的词汇,建立初步的听力预期。 首次播放: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完成表格填写,教师提醒学生可先快速记录重点词汇。 二次播放:再次播放听力,给学生时间补充或修正答案。 核对答案:与学生一起核对答案,讲解每个空对应的听力原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技巧和词汇运用。 2.B.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技巧讲解:指出右侧提示 “Circle the key words!”,讲解如何圈出关键词,如题目中的 “weather”“food” 等,帮助学生明确听力重点。 听力练习: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尝试回答问题。 核对答案:依次展示每个问题,邀请学生分享答案,教师核对并讲解,分析答案在听力原文中的出处,强化关键词的作用。 总结技巧:总结听力答题技巧,如如何快速捕捉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定位答案等,提升学生听力能力。 3.Read the text 任务三: 若多数学生能准确完成表格与问题作答,表明听力理解达标;若能快速圈出关键词,按技巧定位答案,说明听力技巧有效掌握。在核对答案时,若学生能跟上讲解思路,积极互动,总结环节能呼应技巧,说明教学有效,反之则需改进。
设计意图 设计此任务旨在多维度提升学生英语听力与阅读能力。通过听登山旅行独白完成表格与回答问题,锻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和细节理解的能力。预听指导和关键词圈画技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听力策略,提升听力效率。核对答案与讲解环节,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和词汇运用的理解。最后安排阅读文本,强化学生对相关话题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实现听说读技能的协同发展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对旅行经历的描述,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以 “难忘的旅行” 为主题,进行故事创作或观点阐述,培养创新思维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四:Production 1.Retell the passage. 2.Language points 3.Group work.Share an unforgettable trip with your parents.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help you. 任务说明:向学生介绍活动任务是与家长分享一次难忘的旅行,强调这是锻炼口语和增进亲子交流的机会,同时展示图片,营造轻松氛围。 问题讲解:依次解读每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围绕这些问题组织语言,可结合之前听力材料中的表达进行示例。 小组准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的旅行经历,整理思路,准备分享内容。 小组分享:学生分组,轮流与家长分享,鼓励家长提问和补充,教师巡视,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在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总结活动情况,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强化重点语言知识和表达。 任务五:Summary 任务四: 若学生能用流畅准确语言分享经历,说明语言能力提升;家长积极提问补充,互动良好,达到增进交流目的;学生能运用听力材料语言点,且分享收获有价值,说明知识掌握并能运用。若未达上述情况,教学效果欠佳,需改进。 任务五:
通过学生对短语的回答情况,准确了解学生对重点短语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大部分短语,说明学生对短语的掌握较好;若出现较多错误,则需进一步强化词汇教学。
设计意图 通过多样化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让学生复述文章,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讲解语言点,巩固知识基础;小组活动中与家长分享旅行经历,既为学生创造真实口语运用场景,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又增进亲子交流 。任务五总结环节则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强化知识记忆,进一步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系统整合与能力提升的闭环。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Oral Communication 主板书 标题:Oral Communication - Talking about an Unforgettable Trip 听力关键信息 A trip to the mountain Time: Last (此处预留空白,听后填写) People: Kangkang and his classmates Things to carry: Some yellow baseball (预留空白) A heavy (预留空白) A (预留空白) Some bread, water and (预留空白) 问题答案区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预留空白) What food did Kangkang prepare for this trip (预留空白) Where did Kangkang go with his classmates by bus (预留空白) How did Kangkang and his classmates feel about this trip (预留空白)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课后抄写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 通过抄写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加深学生对特殊形式的记忆,强化语法基础,为准确运用过去时态表达做准备。 让学生抄写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帮助其熟悉特殊形式,强化记忆,为正确使用过去时态搭建基础,提升语言运用准确性。
提高题: 课后与父母分享自己难忘的旅行。 该作业旨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增进亲子间交流互动,让学生能更好分享生活感悟 。 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场景,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亲子沟通,让学生在分享中深化对旅行的认知 。
拓展题: 课外学习了解爬山知识,并在组内分享学习。 通过了解爬山知识并组内分享,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锻炼其团队协作与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爬山知识,丰富认知,借组内分享培养资料整合、口语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听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足: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重点和难点。 改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辅导资料和练习,如语法专项练习册,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