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1课时 Reading for Writing 课型 以读促写课
语篇研读
What---围绕 “分享旅行经历” 展开。有阅读文本并完成旅行过程序列链的活动,要求学生绘制自己的序列链,还需根据序列链起草并完成一篇旅行短文,同时提供了写作要点提示 。 Why---通过阅读、绘制序列链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梳理、写作表达以及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分享旅行经历的书面表达素养。 How---内容:以个人旅行经历为线索,如文中讲述去北山的旅行,包含出发、途中状况、具体活动等情节 。 结构:按时间顺序叙述,有开头(到达山脚、搭帐篷)、主体(下雨、娱乐活动)和结尾(总结感受),条理清晰。 语言: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简单平实,便于读者理解和代入。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理解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像文本中讲述去北山旅行的相关表达能初步理解。对于简单的旅行经历叙述结构,如开头到达某地、主体发生的活动、结尾总结感受等,有一定认知,并且具备基本的单词和语法知识来进行简单的文本阅读 。 【未知】对于如何精准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来生动描述旅行细节可能存在欠缺,比如准确表达天气变化对旅行活动的影响。在运用写作技巧方面,如通过合理的顺序和连接词使文章更连贯流畅,还不太熟练。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写作要点,像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写作结构,可能了解较少 。 【能知】通过阅读文本完成序列链活动,学生能进一步梳理旅行叙述的结构,明确事件发展顺序。在绘制自己的序列链和写作练习过程中,学习运用给定的写作要点,提升写作技巧,包括运用连接词、展示思维过程等。经过教师讲解和练习,能够逐渐掌握更好地描述旅行经历的方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能读懂旅行相关文本,运用一般过去时及相关词汇、句式描述旅行经历,准确使用连接词使表达连贯。 2.文化意识:通过分享旅行经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旅行的意义,尊重并欣赏多样的旅行文化。 3.思维品质:绘制序列链梳理旅行结构,借助思维导图构思写作,提升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写作技巧,在小组活动中交流分享,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理解旅行经历文本内容,梳理出清晰的事件发展序列。掌握运用一般过去时准确描述旅行过程,学会使用连接词使文章连贯,并且能够根据写作要点完成一篇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旅行短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且准确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生动地描述旅行细节,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使学生熟练运用写作技巧,如借助思维导图构思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内容顺序,让文章层次分明。 易错点 学生在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旅行经历时,容易出现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错误,以及在表达事件先后顺序时,连接词使用不当,导致逻辑混乱。另外,在写作中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比如主谓不一致等问题。 易忘点 学生容易忘记运用写作技巧来优化文章,例如通过添加细节使内容更丰富,运用过渡句增强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同时,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描述天气、心情等的词汇,也容易遗忘。 拓展点 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旅行背后的文化内涵,对比不同地区旅行的特色。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旅行经历,如制作图文并茂的 PPT 或短视频。还可以拓展相关的阅读材料,加深对旅行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通过阅读给定的旅行文本,提取关键信息,梳理出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完成顺序链,从而理解按时间顺序组织文章的结构特点,提升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任务一: Lead in 1.Game time--快速说出动词过去式 规则介绍:向学生说明游戏是快速说出展示动词的过去式,可设置时间限制,比如每个词限时 3 秒回答。 示范引导:教师先亲自示范,如指着 “go”,快速说出 “went”,让学生明白游戏玩法。 分组竞赛:将学生分组,依次展示动词,小组成员轮流抢答,答对得分,激发竞争意识。 点评总结:游戏结束后,公布答案,对学生表现点评,强调易出错的动词过去式。 2.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任务二: Pre-writing 1.Read the text and complete the sequence chain. 技巧讲解:先向学生解释圈画关键词的作用,如能帮助快速抓住文本重点。举例说明如何识别关键词,像时间词、核心动作词等。 自主阅读:让学生默读文本,同时圈出认为重要的关键词,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完成链条:请学生依据圈出的关键词,填写序列链内容,梳理事件发展顺序。 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圈画的关键词和填写的内容,互相补充完善。 总结点评: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关键词圈画的要点和序列链完成情况。 2.Can you list other words about sequence chain 3.Language points 任务一:游戏环节,关注学生回答动词过去式的准确性、反应速度,以及参与度和竞争氛围。“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 部分,衡量学生观点的数量与质量,观察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同时留意学生间的互动情况,以此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 。 任务二: 读文填序列链时,看学生圈画关键词的准确性,能否借此完成链条,体现对文本的理解;小组交流与代表发言状况,反映合作及表达能力。让列其他序列词,考量词汇积累。而对语言点的掌握,可通过学生后续运用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判断,了解其吸收程度 。
设计意图 这些活动设计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任务一的 “快速说出动词过去式” 游戏,通过限时抢答和分组竞赛,既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竞争意识,又能检验并巩固学生对动词过去式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营造积极氛围;“What can we talk about a trip ” 这一环节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旅行相关的背景知识,为写作主题预热,储备素材。任务二的 “Read the text and complete the sequence chain” 活动,通过技巧讲解、自主阅读、小组交流等步骤,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梳理逻辑顺序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Can you list other words about sequence chain ” 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序列词的运用,丰富词汇量;而 “Language points” 部分聚焦文本重要语言知识,为学生写出高质量作文筑牢语言基础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根据自己绘制的顺序链,模仿范文,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按照时间顺序起草一篇描述自己旅行经历的短文,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连接词(如 then、suddenly、later 等)使文章逻辑连贯。 任务三: While-writing 1.Draw your own sequence chain in your exercise book. 示例引导:教师给出提示 学生实践: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自己的经历或给定的情境,运用所学词汇绘制序列链,教师巡视指导。 分享交流: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序列链,分享绘制思路,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促进共同进步。 2.Draft your essay about your trip in Activity 2. 写作前引导:先回顾 Activity 2 中关于旅行的相关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根据提示框内容,举例说明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旅行,如分享自己某次旅行的经历,按照出发、途中、到达等时间节点讲述。 小组头脑风暴: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印象深刻的旅行,包括旅行的地点、时间、有趣的事情等,鼓励成员记录下关键信息,为写作积累素材。 写作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作文草稿,教师在教室里巡视,随时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任务三: 评价时,可看绘制序列链环节学生能否准确运用词汇梳理事件,分享交流时表达是否清晰,互动是否积极。写作前引导与小组头脑风暴,观察学生讨论参与度、素材积累情况。写作练习则关注学生能否按时间顺序行文,语法词汇运用准不准确,教师据此判断教学效果,调整后续教学。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绘制序列链,能将抽象思维具化,借助实例与交流,强化对事件顺序的梳理能力。回顾旅行内容并举例,唤醒学生已有认知,小组头脑风暴激发思维碰撞,丰富写作素材。独立写作练习给予学生实践机会,教师巡视提供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素材与思路转化为文字,锻炼英语写作能力,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在写作和同伴互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丰富旅行故事的细节和情感表达,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升批判性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 ,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结构更合理、内容更丰富的文章。 任务四:Post-writing 1.Invite your partner to rate your final draft. Write 1 (more improvements needed), 2 (fair), 3 (good), or 4 (excellent) for the ratings. 同伴互评:完成草稿后,让学生交换作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如是否按时间顺序、语法是否正确等)进行互评,给出反馈和修改建议。 课堂分享与总结: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作文,大家共同讨论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总结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写作技巧。 任务五:Summary 任务四: 同伴互评环节,看学生能否依据标准客观打分、准确指出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判断其评价能力;课堂分享时,观察学生对他人作文优点和不足的分析是否到位,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总结后学生对写作问题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此评估教学成效。 任务五:
通过学生对短语的回答情况,准确了解学生对重点短语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大部分短语,说明学生对短语的掌握较好;若出现较多错误,则需进一步强化短语教学。
设计意图 通过多维度互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同伴互评环节,让学生依据既定标准相互打分并给出反馈,使其能从他人视角审视作文,锻炼批判性思维,明确自身不足与改进方向。课堂分享与总结时,学生作文展示促进交流,共同讨论激发思维碰撞,教师总结常见问题与技巧,助力学生全面掌握写作要点。任务五的 Summary 则是回顾整节课重点,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写作知识体系,为今后写作筑牢根基。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Reading for Writing 一、标题 Reading for Writing - Sharing your trip experience 二、重点词汇 旅行相关:trip, journey, travel 地点:North Mountain, beach, mountain top 动作:start, set up, watch, fly, fall, hide, build 三、重点句型 This summer, I went to... with my family. We set up the tent... and I prepared to read the book. It was a wonderful trip. 四、写作结构 Beginning:介绍旅行基本信息(时间、地点、同行人) Body:描述旅行过程中的活动、经历及感受 End:总结旅行感受 五、写作技巧 按时间顺序描述(When you describe an event, e.g. your trip, you can write in time sequence.) 运用连接词(then, after that 等)使文章连贯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抄写新单词两遍,注意四线三格;课后学会画出本课思维导图。 通过抄写新单词两遍,加深对词汇的记忆与书写规范掌握;课后画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抄写新单词可强化词汇记忆与书写规范,绘制思维导图能梳理知识体系,锻炼归纳思维,助力学生掌握本课内容 。
提高题: 2-4人一组,选择同学的一篇作文给出评价并给出修改建议。 通过小组合作评价作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交流能力,帮助作者发现不足,提升写作水平。 以小组形式评价作文,促进学生间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语言分析能力,助其从多视角提升写作能力 。
拓展题: 课外学习了解更多写作方法,并在组内分享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写作方法,拓宽知识储备,通过组内分享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全员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写作知识,激发学习主动性,组内分享促进知识交流,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写作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足: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重点和难点。 改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辅导资料和练习,如语法专项练习册,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