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9 From Here to There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1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课型 听说课
语篇研读
What---主要内容是围绕旅行中涉及的公共设施地点和场所展开。学生首先要学习 hospital、bank 等有关公共设施的词汇,通过图文匹配、描述主题情境等活动来掌握词汇运用。听力训练部分,学生需听与单元旅行主题相关的对话,完成地点配对任务。此外,学生还要以听、读、说相结合的方式依照示例进行情境替换对话,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主题相关情境中,进行自由对话,提升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Why---设置这部分 Listening&Speaking 有重要意义。从语言学习角度,能让学生掌握公共设施、地点方位、问路指路等英语表达,提升听、说技能,为实际生活中的英语交流,比如旅行时问路等场景打下基础。从知识积累角度,为后续阅读、写作等学习活动积累词汇和语言素材,加深学生对单元 “旅行” 主题的理解。从思维培养角度,通过听力理解、信息整合和对话交流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准确理解和表达。 How---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词汇学习可通过图文匹配建立词汇与实物的联系,借助例句和情境对话理解词汇用法,强化记忆。听力训练方面,先让学生熟悉词汇和话题,听前引导预测内容,听中指导抓取关键信息,听后进行讨论、问答来检查理解和巩固内容。对话练习则由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再进行情境替换和自由发挥,同时设置真实场景,如在教室模拟街道进行问路指路对话实践,还可让学生互相帮助纠正错误,以此提高对话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词汇和简单的句型结构,对日常的英语交流有了初步的认知。比如在问路场景中,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常见的词汇如 “street”“road” 等,也能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像 “Where is...” 等。并且经过之前的听说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基础,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与生活场景相关的英语对话,并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基本想法。此外,在前面的单元学习中,学生也接触过与地点描述相关的内容,对地点方位的表达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 “in front of”“behind” 等方位短语的用法。 【未知】学生可能对本单元涉及的一些特定公共设施的英语词汇,如 “gym”“theater”“museum” 等还不够熟悉,在发音和词义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对于一些复杂的问路指路表达,如 “How can I get to...”“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right” 等句型的运用可能不够熟练,难以在实际对话中准确、流畅地使用。在听力理解方面,当对话内容涉及多个地点和复杂的方位信息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信息混淆、抓不住关键内容的情况。而且在口语表达时,学生可能会因为担心出错而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开口,或者存在语音语调不准确、表达不连贯等问题。 【能知】通过本单元 Listening&Speaking 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公共设施相关的词汇,准确发音并理解其含义。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问路指路的句型,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能够准确地询问他人某个地方的位置,以及为他人指路。学生的听力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捕捉对话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包含多个地点和方位描述的复杂对话内容。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将更加自信、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语音语调也会更加准确、自然,能够与他人进行顺畅的关于地点方位的交流互动,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在本部分学习中,应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与公共设施、地点方位及问路指路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比如准确说出 “hospital”“bank” 等词汇,正确使用 “How can I get to...”“It's on the corner of...” 等句型进行交流。能听懂包含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简单对话与指令,获取关键信息,如具体地点和行走路线等。同时,在口语表达上,要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够清晰、流畅地运用所学语言,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进行问路和指路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有效沟通。 2.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参与 Listening&Speaking 的学习活动,学生要了解不同国家在公共设施命名、布局以及问路指路习惯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例如,在某些国家可能习惯使用标志性建筑来指明方向,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更依赖街道编号和方位描述。学生要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能够敏锐地感知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问路或指路,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沟通障碍,从而提升自己在跨文化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素养。 3.思维品质目标 在 Listening&Speaking 的过程中,学生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听到的信息,梳理出地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问路指路的逻辑顺序,像理解先经过哪里、再在何处转弯等指示。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其合理性与准确性,比如判断不同人所指路线的优劣。在口语表达时,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且在与他人交流中,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断提升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 4.学习能力目标 在本单元 Listening&Speaking 的学习中,学生要积极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利用课内外资源,如英语学习软件、有声读物等,主动复习和拓展与公共设施、问路指路相关的英语知识,提升听说水平。同时,要增强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与同伴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任务,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和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词汇方面:掌握 hospital、bank、gym、hotel、theater、restaurant、museum、supermarket 等公共设施相关词汇。 句型方面:熟练运用 “Is there a... near here ”“It's on the corner of...”“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right” 等问路指路的常用句型。 听力技能:能听懂包含公共设施词汇和问路指路句型的对话,准确获取关键信息,如地点名称、方位描述、行走路线等。 口语表达:学生能够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流利、准确的问路和指路对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提供帮助。 教学难点 复杂方位表达:“between...and...”“across from” 等方位短语以及 “How can I get to...” 等问路句型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理解并能准确表达复杂的地点方位关系。 听力理解:当听力材料中出现多个地点、多条路线或较快语速时,学生难以准确捕捉和梳理所有信息,容易出现混淆和遗漏。 口语流利度与准确性:学生要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准确,同时在口语表达中能够快速组织语言,根据不同情境恰当选择和运用词汇、句型,做到流利地交流存在一定难度。 文化差异理解: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问路指路方式的差异,并能在跨文化交流中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 易错点 词汇拼写与发音:像 “gym”“museum” 等词汇的拼写容易出错,“theater” 的发音可能会读错。 方位介词:“in”“on”“at”“across”“through” 等方位介词的用法容易混淆。 句型结构:“Is there...” 句型的回答中,容易忘记使用正确的句式 “Yes, there is.” 或 “No, there isn't.”;在指路时,“Take the...turning” 后容易遗漏 “on the left/right”。 信息提取:听力过程中,对于相似的地点名称或方位描述,学生可能会误听或误解,导致信息提取错误。 易忘点 词汇:一些不常见或发音较难的公共设施词汇,如 “theater”“museum” 等,学生可能会遗忘。 句型搭配:“It's + 方位介词短语” 用于描述地点位置的句型,学生可能会忘记方位介词短语的正确搭配和使用。 细节信息:在听力和口语练习中,容易忘记一些细节,比如问路时要询问具体的标志性建筑或路口特征,指路时要说明具体的距离或经过的其他重要地点等。 拓展点: 词汇拓展 同类公共设施词汇:除了课本中的 hospital、bank 等,可拓展诸如 post office、bookstore、gas station、parking lot、pharmacy 等更多公共设施词汇。 相关方位表达词汇:学习更多方位介词和短语,如 above、below、beneath、beside、nearby、next to、in front of、at the back of 等,以及表达方向的词汇 straight、ahead、leftwards、rightwards 等。 句型拓展 多样化问路句型:除了 “How can I get to...”“Is there a... near here”,还可以拓展 “What's the way to...”“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等问路句型。 丰富指路句型:学会用 “You can't miss it.”(你不会错过它的。)“It's just around the corner.”(就在拐角处。)“Go along this street until you see...”(沿着这条街走,直到你看到……)等句子更生动地指路。 听力拓展 不同口音听力材料:寻找一些包含不同英语口音(如英式、美式、澳式等)的问路指路对话听力材料,让学生适应不同的语音语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真实场景听力素材:播放一些在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等不同场景下的问路指路真实录音或视频,增加学生对实际场景中语言运用的了解。 口语拓展 角色扮演拓展:设置更多样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在国外旅游时向当地人问路、给来本地旅游的游客指路等,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小组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城市或国家在公共设施布局和问路指路习惯上的差异,然后让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文化拓展 各国问路文化差异: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独特的问路方式和习惯,如在日本人们可能更习惯用肢体语言辅助指路,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可能会更详细地介绍沿途的标志性建筑等。 公共设施文化特色:了解不同国家公共设施的文化特色,如某些国家的博物馆可能免费开放且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而有些国家的银行在建筑风格上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在词汇学习上,学生能够认识如 “hospital”“hotel” 等常见地点词汇,理解并正确发音 “across from”“on the corner of” 等方位短语。在技能培养方面,借助图片配对、填空练习、游戏等活动,提升学生观察、思考、口语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准确运用所学词汇描述地点位置关系。同时,通过创设情境与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的信心,培养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 任务一: Lead in Look and say: Q:Where is he Q:He is in the Q:He goes to the Q: He is in the Q:Where does he go 导入问题创设情境:根据新单词所在的主题,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创设一个相关情境,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兴趣。 呈现新单词。 讲解教读单词 任务二: Pre-listening Play a game--Say the plac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图片展示:借助 PPT 依次展示各种地点的图片 鼓励全员参与:在游戏过程中,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并抢答。提醒学生注意团队协作,当一名成员有想法时,要及时与组员沟通,决定是否抢答。对于不太积极参与的小组,教师可以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游戏中。 维持秩序:由于游戏节奏较快,学生可能会过于兴奋,教师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强调抢答需遵守规则,不能大声喧哗或干扰其他小组。如果出现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 Activity 1 A:Match the places(a-h)with the pictures at the top of the next page. 学生完成初步配对后,分组交流。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配对思路,互相检查纠正,加深对单词和图片的理解。 全班总结确认:各小组代表汇报配对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针对有争议的配对,共同分析确认,强化正确搭配。 3.Activity 1 B: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suitable place above. 词汇与短语复习 先回顾图中出现的地点词汇,如 “hospital”(医院)、“hotel”(酒店)等,以及学习方位短语,像 “across from”(在…… 对面)、“on the corner of”(在…… 拐角处)、“between…and…”(在…… 和…… 之间),确保学生理解含义并能正确发音。可以通过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加强记忆。 完成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教师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完成后,邀请学生分享答案,全班一起核对,对有疑问的地方再次讲解。 题目讲解 逐句解读题目,结合图片进行分析。对于第一句 “The hospital is across from the______.” ,指着图片中医院的位置,说明 “across from” 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医院对面的建筑,得出答案 “hotel”。 用同样的方法讲解第二句 “The ______is on the corner of Xinhua Street and Zhongshan Road.” ,让学生找到两条路的拐角处,确定答案 “supermarket”。 讲解第三句 “The ______is on Huaihai Road. And you can find a museum across from it.” ,先引导学生关注淮海路,再根据对面有博物馆这一条件,得出答案 “bank”。 最后讲解第四句 “There is a museum between the bank and the______.” ,让学生找到博物馆,根据 “between…and…” 的提示,确定答案 “restaurant”。 巩固 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如给出新的地点描述,让学生画图表示,或者根据新的图片完成填空,强化学生对方位表达和地点词汇的运用能力。 4.Activity 1:Play a game--I do you guess (我划你猜) 词汇复习:先带领学生回顾 “on”“on the corner of”“across from”“between…and” 这些方位短语的含义和用法,可通过简单例句加深印象,比如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 规则讲解:详细解释游戏规则,强调四人一组,其中三人表演位置关系,一人猜测,可结合图片示例说明。例如指着图片中小朋友围坐的场景,说明小组活动的形式。 示范游戏:教师挑选一组学生到讲台前,亲自指导完成一次示范游戏。三人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短语,如 “across from”,进行位置表演,另一人猜测,让全体学生清楚游戏的具体操作流程。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在教室中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运用方位短语,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分享与总结:游戏结束后,邀请部分小组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或遇到的问题,教师总结方位短语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任务一: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基于情景所提问题的回应情况。例如,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的频次如何。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回答,表明他们对通过问题引导学习新单词的方式感兴趣,且能较好地融入情景思考。 任务二: 在知识技能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在 “Match the places (a - h) with the pictures” 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其对地点词汇与图片匹配的理解程度;依据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suitable place above” 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方位短语和地点词汇的运用能力。从课堂参与度来看,在 “Say the plac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游戏中,学生的抢答积极性、团队协作情况,以及在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时的发言频率,都能反映出他们的投入度。而在 “ I do you guess” 游戏里,学生对词汇的运用熟练度、表演的准确性以及猜测的成功率,能体现出他们对所学方位短语的掌握水平。此外,教师还可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反馈,以此全面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设计意图 任务一通过创设情境,以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呈现并讲解新单词,为后续学习铺垫。任务二的各项活动各有侧重:“Say the plac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游戏,借助图片展示强化地点词汇认知,同时培养团队协作与秩序意识;“Match the places (a - h) with the pictures” 先让学生自主配对,再经小组交流与全班总结,加深对单词和图片的理解;“Fill in each blank” 通过复习词汇与短语,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教师讲解与强化练习提升其运用能力;“I do you guess” 游戏先复习方位短语,经规则讲解、示范引导后让学生分组实践,最后总结提升,旨在强化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在知识层面,学生要掌握 “excuse” 的不同词性、发音及含义,熟悉问路及回答的常用表达,巩固地点词汇和方位短语。在技能方面,通过听力模仿提升语音语调,借助替换练习、对话展示以及听音频匹配图片等活动,增强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应用实践中,学生先在词汇讲解和对话分析中积累知识,接着在听力模仿和替换练习里初步运用,小组展示提供了真实表达场景。在 Activity 2 中,从复习旧知为听力做准备,到明确任务进行听力练习,再到核对答案后的讲解,学生不断理解和运用所学。最后的巩固拓展环节,改编对话重听以及两人合作描述建筑物位置,让学生在新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跨越,培养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任务三: While-listening Activity 1 C. Pair work.Listen and repeat,and then replace the parts in bold and 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 词汇讲解:先介绍新单词 “excuse”,详细讲解其作为动词 “原谅” 和名词 “借口” 的不同词性及发音 [ k skju z],可通过例句如 “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劳驾,你能帮我吗?)”“That's just an excuse.(那只是一个借口。)” 帮助学生理解。 听力模仿:播放对话音频,让学生仔细倾听,随后跟着重复,模仿语音语调。教师可以多播放几遍,每遍可提出不同要求,比如第一遍整体感知,第二遍注意语音停顿 。 对话讲解:逐句讲解对话,分析 “Excuse me,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 是礼貌询问附近是否有银行的常用表达,“Yes, there is. It's on Huaihai Road.” 是对应的肯定回答及地点说明。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问路及回答的句式拓展。 替换练习:引导学生替换对话中加粗部分内容,如将 “bank” 换成其他地点名词 “hospital”“supermarket” 等,“Huaihai Road” 换成其他道路名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替换内容,然后与搭档进行练习。 小组展示:邀请几组学生进行对话展示,鼓励他们尽量脱稿,声音洪亮。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之后可以进行简单评价,教师给予肯定与指导。 2.Activity 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match the places with the buildings in the picture. 复习词汇短语 先快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点词汇,如 “supermarket”(超市)、“bank”(银行)等,以及方位短语 “across from”“on the corner of”“between…and…”,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或简单造句的方式进行。展示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图中的道路名称,如 “Xinhua Street”“Qingnian Road” 等,为听力练习做铺垫。 明确任务与提示 向学生说明本次听力活动的任务是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match the buildings in the picture”(听对话并将建筑物与图片匹配)。强调小贴士中的内容,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地点和相关方位短语,这些是完成匹配的关键信息。 听力练习 第一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不急于做匹配,对听力材料有个初步印象。 第二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尝试匹配,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反应,但不给予提示。 核对答案与讲解 播放完音频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匹配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针对每个匹配选项,再次播放相关对话片段,结合图片和听力原文详细讲解,确认正确答案。比如提到 “The bank is on the corner of Xinhua Street and Heping Road.” 时,指着图片中银行的位置进行说明。 巩固拓展 可以将听力材料中的对话进行改编,再次播放,让学生重新匹配,强化听力理解。 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的方位短语,互相描述各建筑物的位置,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三: 知识层面,可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考查学生对 “excuse” 词性、发音、含义的掌握,以及对问路及回答表达、地点词汇和方位短语的熟悉程度。技能方面,依据学生在听力模仿时语音语调的准确程度,替换练习、对话展示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应变能力,以及听音频匹配图片时的正确率,判断其听力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情况。应用实践上,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两人合作中的参与度、协作能力,以及能否在新情境(如改编对话、描述建筑物位置)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此综合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设计意图 这部分 While - listening 的设计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对于 Activity 1 C,通过词汇讲解,让学生清晰掌握 “excuse” 一词多义及发音,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听力模仿旨在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把握语调,增强语感;对话讲解使学生熟悉问路及回答的常用表达,拓展相关句式,丰富语言储备;替换练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培养语言应变能力;小组展示则为学生提供口语实践平台,锻炼其表达自信与沟通能力。而 Activity 2,先复习词汇短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为听力理解做准备;明确任务与提示,让学生清楚目标,有的放矢地捕捉关键信息;听力练习分两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完成匹配任务;核对答案与讲解环节,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巩固拓展通过改编对话重听及两人合作描述位置,进一步强化听力理解与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交流场景中,学会灵活运用方位和地点相关语言知识。学生在描述和猜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创造性地组织语言,以更生动、准确的方式传达信息,培养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同时,这种互动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在今后遇到类似情境时,能够自信且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 。 任务四:Post-listening Activity 3 Pair work.Take turns to describe the location of one place in the picture above and ask your partner to guess which place it is. 讲解活动规则 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是两人一组,轮流描述图片中一个地点的位置,让搭档猜测是哪个地点。详细解读给出的对话示例,如 “It's on....Road. It's next to the...” 用于描述位置,“Is it the... ” 是猜测的问句,“Yes, it is./No, it isn't.” 是相应的回答。可以通过教师和一位学生进行简单示范,让学生更清楚如何开展活动。 小组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小组,开始进行活动。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交流情况,倾听他们的对话,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对于表达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给出相关的方位短语或地点词汇;对于使用英语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 展示与分享 邀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他们的对话。鼓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展示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评价,如称赞他们表达准确、配合默契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教师对展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五:Summary 任务四: 在语言知识运用上,观察学生描述地点时对 “on…Road”“next to” 等词汇短语的使用,判断其掌握程度。口语与听力方面,依据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及猜测的成功率,评估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小组活动中,关注学生间的互动,考量合作交流能力,看是否能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同时,留意学生是否能跳出给定示例,创新地组织语言描述位置,以此评价应变创新能力。通过综合这些方面的观察与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任务五:
通过学生对游戏的回答情况,准确了解学生对重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大部分单词,说明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较好;若出现较多错误,则需进一步强化词汇教学。
设计意图 这部分 Post - listening 的 Activity 3 设计意图明确,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讲解活动规则并进行示范,是为了让学生清晰了解任务内容与操作方式,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语言表达范例,使其明确描述位置和问答的常用句式。小组活动环节,让学生自由组队互动,旨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增强运用所学方位短语和地点词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巡视指导,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纠正错误,保证学习效果。展示与分享环节,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相互倾听与评价,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拓宽思维,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教师的肯定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From Here to There Listening & Speaking 一、主板书 (一)词汇 Excuse: [ k skju z] v. 原谅 (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 [ k skju z] n. 借口 (That's just an excuse.) (二)问路句型 Excuse me, is there a … near here Where is the … (三)回答句型 Yes, there is. It's on … Road. It's next to / across from / between … and … / on the corner of … 二、副板书 (一)听力重点 地点词:bank, supermarket, hospital 方位短语:on the corner of, across from (二)小组活动示例 A: It's on Xinhua Road. It's next to the bank.
B: Is it the hospital
A: No, it isn't.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抄写新单词两遍,注意四线三格;课后学会用英语说出位置关系以及学会问路。 一是通过抄写新单词两遍并关注四线三格,让学生巩固单词拼写,规范书写,强化对词汇的记忆。二是促使学生在课后学会用英语表达位置关系及问路,提升其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增强学生的语言实用性技能。 抄写新单词两遍并注重四线三格,旨在强化学生对单词的书写记忆,规范书写习惯,加深对词汇的认知。要求学会用英语表达位置关系与问路,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交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自然运用英语,增强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语言交际自信。
提高题: 选择一个地方用英语介绍位置关系以及向他人问路并在课上表演。 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地方,用英语介绍其位置关系并设计问路场景,在课上进行表演。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对位置相关英语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能力,强化口语表达,还能提升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与实际应变能力。 计意在促使学生深度融合知识与实践。让学生选择地点介绍位置关系并问路,可强化对位置表达、问路相关词汇及句型的运用。课上表演能锻炼口语表达与公众展示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自信与能力,实现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
拓展题: 课外学习有关问路的中英文表达,对比差异,并在组内分享学习。 拓宽学生语言视野。通过课外学习问路的中英文表达,学生能深入理解两种语言在问路情境中的不同表述方式。对比差异,可加深对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的认知。组内分享则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丰富语言储备,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对比分析能力。让学生课外探索问路的中英文表达,激发主动求知欲。对比两者差异,能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明白语言背后文化因素的影响。组内分享可营造交流氛围,拓宽思路,提升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精准问路。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听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足: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重点和难点。 改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辅导资料和练习,如语法专项练习册,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