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变形记》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2《变形记》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14: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奥地利】 卡夫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卡夫卡及写作背景。
语言建构与运用
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
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欣赏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艺术美的能力,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我校文学社于下周一举办“世界文学形象名人堂”展览会,为此需要遴选文学人物,并为选中的文学人物填写一张档案卡。你们小组经投票选出的文学人物是《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请你们共同完成格里高尔的档案卡,并撰写推荐语。
任务情景
卡夫卡(1883年-1924)
奥地利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
他被许多20世纪文学流派追奉为先驱。有一个词语,即卡夫卡式的,就是用来描述生活中像卡夫卡作品里那样离奇的现象。
【了解卡夫卡】
长篇小说:
《审判》
《城堡》
《变形记》
《判决》
《饥饿艺术家》

短篇小说:
背景介绍
现代派文学,作为一种涵盖19世纪80年代兴起并在20世纪20至70年代在欧美盛行的国际性文学潮流,汇集了众多风格迥异的文学流派。这些流派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等。
该文学流派不追求通过作品直接模仿生活,而是强调从人的内心感受出发,揭示生活对个体的压迫与变形。现代派文学常用象征、荒诞性和意识流等手法来描绘一个充满荒诞色彩的世界,其中的人物常常经历变形,故事情节往往带有荒诞性,而作品的主题则常常带有绝望的基调。
背景介绍
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遭受了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的严重影响,民众生活陷入困境。面对这一黑暗的现实和痛苦的生活,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怀疑,一方面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并积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陷入了孤独、消极和绝望的情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群具有锐利洞察力的艺术家们开始意识到世界的混乱和荒诞性。他们通过著作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不满,以及对压迫人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后时期,这种社会情绪和文化反思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1、简述《变形记》的内容
格里高尔在一家公司担任旅行推销员的职位,长期在外奔波,辛勤地承担着家庭的经济重担。在他还能用微薄的薪水维持家人的生活时,他是家庭中备受尊敬的长子,父母对他赞誉有加,妹妹也对他充满爱戴。
然而,有一天,格里高尔不幸变成了甲虫,失去了工作能力。随着他无法再为家庭提供物质支持,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剧烈转变,从之前的尊敬变成了冷漠、轻视甚至憎恶。父亲愤怒地用苹果击打他,母亲因此惊恐晕倒,妹妹也对他产生了厌恶。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里高尔逐渐与社会隔绝,最终在孤独和痛苦中,因饥饿无声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2、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格里高尔的甲虫生活。
第三部分
甲虫格里高尔凄然死去。
3、概括小说的线索结构
格里高尔变形
家里亲人态度
变成甲虫
成为累赘
绝望而死
惊慌同情
逐步憎恨
把他弄走
线索:双线结构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经历了哪些“变”呢?这些“变”反映了格里高尔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大家完成档案卡的第一部分。
姓名
职业
人物遭遇
人物关系
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档案卡
格里高尔
旅行推销员
一夜之间,人变成了虫
1、小说里,发生在格里高尔身上的变化有哪些?
写格里高尔身体、声音的变化,即生理上的变化。
身体的变形:
(1)肚子高高隆起,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2)许多细的可怜的腿脚
(3)腿上还有白色斑点
声音变化:
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细节描写
动作变化:
(1)翻身艰难:已经无法侧卧
(2)起床艰难:
(3)开锁艰难:
(4)退回房间艰难——动作、细节描写
作用:描写了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却又荒诞的世界。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反映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连用五个疑问句 —— 一会儿问,一会儿又否定
(第6段)
挣扎起床去赶火车,心急如焚。
“这么早就起床”、“人哪能少得了睡眠”
(第5段)
但为了父母亲,为了债务,谨小慎微,不敢反抗;“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多么艰辛的职业”
(第4段)
奔波劳累,饮食低劣,孤独。
“我发生什么事啦?”
(第2段)
并不十分惊异,比较平淡。
格里高尔的形象
对工作
对家庭
忠诚、努力
负责、体谅
对亲情渴望
对自己
麻木、压抑
对工作认真负责,谨小慎微,对家庭勇于承担债务,孝顺父母,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同时,他渴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接受。
2、屋里其他人的变化:
父亲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 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一边跺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高尔赶回到房间去,逼着格里高尔回到房间去
大喊大叫地催着格里高尔往前走/猛力一推
父亲:
(刻画了父亲是一个残忍、没有人情味的人)
——动作描写
向格里高尔走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
母亲:
(刻画的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一声大叫、惊骇
协理:
(刻画了协理是一个冷漠的人)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格里高尔对家人的关心、承担家庭债务的责任心,没有发生改变;
格里高尔依然具有人的意识。
不变的是
善良、宽厚、隐忍、孤独、有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格里高尔:
躲避、讨厌、虐待、嫌弃
家人:
“变”与“不变”的对比:
——形变而心未变,虫形人心
——形未变却心变,人形虫心
“虫形人性”
“人形虫心”
养活全家
关爱家庭
渴望亲情 得到慰藉
拼命还债
高度负责
初有亲情
不予理解
渐生歧视
憎恨厌弃
善良忠厚
有责任感
本质利用
情感淡漠
格里高尔与家人对比
格里高尔
家人
姓名
职业
人物遭遇
人物关系
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档案卡
格里高尔
旅行推销员
一夜之间,人变成了虫
对家庭的经济价值变了,从而导致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家庭人物关系也由和谐变得不和谐。
善良、宽厚、隐忍、孤独、有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变形记》中有哪几种变形?
生理变形:格里高尔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臭虫。
心理变形:格里高尔是家和公司的挣钱机器,他个人的内心无人关心,他无比渴望摆脱沉重的生活。
人际关系变形:变成臭虫以后,跟社会、家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颠覆,让格里高尔得以看到人际关系最阴暗的一面。
`
人异化为虫
变形前
变形后
生活沉重
工作艰辛
拼命还债
养活全家
活动艰难
无人理解
满身创痛
亲人厌弃
善良忠厚
有责任感
孤独无助
痛苦绝望
`
象征
人的异化
人性异化
人际关系异化
家庭原因
心理原因
一夜之间,人变成了虫
变形原因
具体阐述
社会原因
家庭原因
心理原因
格里高尔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对此加以探析并完成档案卡的第二部分。
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第4段)
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工作辛苦
饮食低劣
人情淡漠
内心烦恼
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上掉下来才怪……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我一定办理这件事。(第5段)
为父母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遭压榨、遭猜疑(18段)、遭歧视等。(客观的、外在的社会原因)
潜意识里的自己要逃避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和事。(主观的、内在的自身原因)
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的机械、繁重)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
他是老板的奴才、没有脊梁骨,也没有头脑。(第6段)
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
变形原因
具体阐述
社会原因
家庭原因
心理原因
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泊、心里烦恼
独自养家、背负债务
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
社会的原因
家庭的原因
个人心理的原因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不能支配、主宰自己的生活(虫的特点:行动极其不便)。
卡夫卡让格里高尔变成了甲壳虫而不是其它,这具有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①甲壳虫背负重重的壳,隐喻人背负沉重的压力,不堪重负;
②甲壳虫外壳坚硬、内在软弱,隐喻人的软弱怯懦;
③甲壳虫总是将身体缩到壳内保护自己,隐喻人试图逃避,对世界充满恐惧;甲壳虫的壳除了保护自我之外也带来隔绝,隐喻人的隔阂乃至隔绝……人变甲壳虫的外衣下是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准确描摹。
卡夫卡为何要让格里高尔以甲虫的形象死亡?
格里高尔不死或者恢复人的形状行不行?
THE
METAMORPHOSIS
从本质意义上讲,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意味着他人性的丧失,被异化为非人了。
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
甲虫行动缓慢,表明对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频率快的强烈逆反。
甲虫是笨拙、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
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
甲虫是弱小的,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掌控、把握的恐惧。
甲虫丑陋而无利用价值,只会让人感到恶心和厌恶,所以最后他化成甲虫之后才会遭到家人的无情抛弃,甲虫也整体象征着西方人的现实生存困境。
卡夫卡让格里高尔以甲虫的形象死亡,从而更好地突出主旨,所以格里高尔不可以不死或者恢复人的形状。
《变形记》的主题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
(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
1.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人异化成了非人的问题。
(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2.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
撰写推荐语
围绕这看似荒诞的“变形”,请用一两句话推荐这篇小说,你们小组决定写什么?
佳句展示
1. 是我不像人,还是我不够像虫!
2. 冷漠的大门依旧敞开,甲虫的羞耻长存人间。
3. 他通过甲虫看人生,品世间百态,人生如甲虫,亦知世间冷暖。
4. 人成了虫,自由成了孤独。
撰写推荐语
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作者之所以刻画出“真实”,在于他运用了客观而冷静的写实技巧,细致地描绘了主人公变形前的生活琐事以及变形后的心理变化,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人类世界。
在整体荒诞的框架下,作者巧妙地融入了细节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他描述甲虫的行为时,遵循了甲虫的习性;在表现甲虫的内心世界时,则紧扣格里高尔个人的思维和言行逻辑;至于亲人角色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常态。这种荒诞与变形的艺术构思与写实叙述的结合,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使得其荒诞性既令人震惊又令人信服。
“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卡夫卡的叙述风格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带有一种冷漠的特质。将人化为甲虫的故事,本应充满荒谬和震撼,然而作者却以波澜不惊的笔触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仿佛这一切都是日常,习以为常。这种叙述方式反而更加强烈地警示我们:当恐怖变得平凡,平凡本身便成了更恐怖的现实。这促使读者深思人类的生存境遇,以及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
卡夫卡曾言,人与人之间由绳索相连,若某人的绳索松弛,他将悬挂在空中,低于他人,这已足够糟糕;若绳索完全断裂,他将坠落,那将更为可怕。因此,人们必须相互捆绑。然而,在格里高尔绳索完全断裂之际,他遭到了家人的冷漠抛弃,而那个被金钱腐蚀的亲情和人性社会也随之崩溃。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投票选出《变形记》格里高尔作为文学形象名人,只希望在今天这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用一本书凿开人们心中的冰封,让连接在我们身上的绳索不仅仅是利益,更多的还有亲情、温情。
面对障碍,巴尔扎克说:“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卡夫卡说:“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对此,你持何种观点?
拓展延伸
观点一:赞同巴尔扎克的观点。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卓越代表,凭借其非凡的才华和锐利的笔触,无情地揭露了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他的《人间喜剧》系列作品无不体现这一点。在面对挑战时,他展现出的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这种克服困难、扫除障碍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习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障碍往往是人为制造的,我们不应过度夸大困难和挑战,而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在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彰显。
观点二:赞同卡夫卡的观点。卡夫卡运用表现主义技巧,揭示了“现代人的迷茫”,描绘了人在现实面前显得脆弱无力,这一点与米兰·昆德拉的观点相契合,即卡夫卡的所有作品都在探讨“人在外界规则束缚下无力反抗”的主题。个人不过是社会的一粒尘埃,其成长依赖于整个社会环境。正如俗语所说,“个人之力难以与整体抗衡”,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压力以及人际冷暖,个人的力量显得渺小。因此,他感慨道,“任何障碍都能将我击垮”。
作业设计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常常在飞速发展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可惜卡夫卡并没有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请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为话题,写一篇对现代生活的感悟周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