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8. 夜色(第2课时)(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8. 夜色(第2课时)(配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5 12: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夜色(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夜色》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 “我” 原本胆子很小,害怕黑夜,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逐渐克服对夜晚的恐惧,发现夜色之美的过程。诗歌语言生动、质朴,富有节奏感,通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描写,如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将孩子内心的变化细腻地展现出来。这首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未知、积极探索生活的品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素材,让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阶段,他们对夜晚往往既好奇又害怕,与诗歌中 “我” 的心理状态相似,这为理解诗歌内容奠定了情感基础。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但在理解诗歌中细腻的情感变化和意境营造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知汉语的简练与生动,热爱汉语,认识“胆、敢”等生字。会写“色、把”等6个生字。
(语言运用)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会根据语境朗读“一”的变调以及读好轻声词语。
(思维能力)能够根据语境进行推断,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夜色的美好,做一个勇敢的人。
(审美创造)感受诗歌描绘的从黑暗恐惧到明亮美好的夜色变化,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理解诗歌的意思,注意第一人称的心理变化。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练习“一……就……”句式,指导朗读诗句,注意词语连读的节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懂得课文中“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游戏闯关,巩固字词】
1.游戏闯关。
2.巩固词语。
3.交流讨论:你喜欢夜晚的景色吗?
第二板块 【精读课文,把握主题】
朗读课文:注意词语的朗读,比如“很小很小”……
指导朗读:
(1)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注意把握句子的停顿和语气。
(2)“很小很小”读得轻声一点,表现“我”的胆怯。
3.句式仿写。
你能用“一……就……”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礻”:示字旁,与祭祀、祈福活动有关。
理解课文。
(1)阅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积累词语
(1)出示:胆小 勇敢 很小很小
(2)你能分别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你还知道哪些ABAB式的词语?
6.理解课文。
(1)阅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爸爸是怎样帮助“我”的?
7.仿写句子
(1)出示原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观察句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
(2)想一想:从前,“我”为什么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7.思考讨论:“我”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8.发挥想象。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我”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第三板块 【归纳主题,素养提升】
1.回顾课文
(1)“我”害怕夜色,爸爸妈妈分别是怎么做的?
(2)如果你身边有晚上怕黑的小朋友,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
2.归纳主题
《夜色》是一首儿童诗,写出了“我”原本胆小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
4.拓展阅读
【课时训练】
1.连一连。
2.选字填空
(1)(外 处)天一黑,我就不敢往( )走,到( )都是黑乎乎的。
(2)(再 在)花儿好像( )说:“小朋友,( )见!”
3.根据原文填空。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______,原来花草_________________。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________睡觉……
试着说说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吧!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 “我” 对夜晚的恐惧心理时,虽然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但对于这种恐惧心理的深层次挖掘还不够,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强调了语气和节奏,但学生在朗读时对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未能充分展现出 “我” 害怕夜晚的情绪。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引入生活实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同时加强朗读训练,采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