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 热爱中国共产党(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课文。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篇课文以儿歌形式呈现,通过花儿与太阳、鸟儿与蓝天的关系,类比我们与党的关系,语言简洁,富有童趣,易于一年级学生接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但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对抽象的政党概念理解困难。不过,他们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色彩鲜艳的图片和活泼的视频所吸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或许听过一些与党相关的词汇,但并不了解其深刻内涵。教学中,需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采用直观、形象、趣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之情。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积累相关的词汇和语句,如“热爱、喜欢、幸福”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党的认识和热爱。
(思维能力)在了解党的历史和事迹时,引导学生思考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党的宗旨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审美创造)让学生感受党在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就之美,如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科技创新的成果等,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成就的审美感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2.学会扩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扩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视频激趣 新课导入】
1.回顾交流: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儿歌《热爱中国共产党》,你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你会讲党的故事吗
2.播放视频: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板块 【走进儿歌 感悟情感】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说一说:
花儿喜欢________。
鸟儿喜欢________。
我们热爱____________。
2.课文解读。
(1)读第1句,想一想花儿为什么喜欢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没有太阳,花儿会枯萎。只有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才能生长开放。
(2)读第2句,想一想鸟儿为什么喜欢蓝天?
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失去了自由,无法飞翔,只有在蓝天中,鸟儿才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才能自由飞翔。
(3)读第3句,我们为什么热爱中国共产党?
“我们”指的是少年儿童。因为中国共产党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为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使少年儿童幸福、快乐地成长。
(4)欣赏图片
3.词语辨析:再读课文,说说“喜欢”和“热爱”有什么不同?
“喜欢”和“热爱”都表示爱,但“热爱”比“喜欢”表示的爱更深,表明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十分深厚!
课文解读:填一填表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各有各的爱,各有各的依赖,各有各的成长,各有各的关怀。就像花儿离不开太阳,鸟儿离不开蓝天,我们离不开党,我们要永远跟党走,永远热爱中国共产党!
第三板块 【学习写法 模拟训练】
1.出示句式。
2.我会说
(1) ______喜欢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热爱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拟训练。
(1)看图,根据提示说一说。
马儿
马儿 。
马儿 。
第三板块 【主题概括 拓展延伸】
主题概括。
本文用花儿和太阳、鸟儿和蓝天的关系来比喻少年儿童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表达了少年儿童像花儿爱太阳、鸟儿爱蓝天一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拓展延伸。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课时训练】
1.正确读音点一点。
2.选词填空,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喜欢 热爱
(1)花儿( )太阳。
(2)我们( )中国共产党。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例:花儿 花儿开放。花儿在阳光下开放。
小狗 。 。
鸟儿 。 。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更多关于党的知识,做成一份小报。
【板书设计】
1.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从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