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课时)
7.静夜思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识“静、思”等8个生字。会写“思、床”等6个生字。
(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认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运用联系诗句、动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义,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思乡古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激发对阅读中华古诗的热爱。
课时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重点】
借助图画,熟读成诵。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合理想象,感受作者思乡情怀。
【学习难点】
巩固字词 游戏闯关
学习任务一
游戏闯关
思
床
静
前
疑
举
望
低
故
乡
光
爬楼梯,夺红旗
游戏闯关
土地
前后
高低
乡村
故事
起床
思念
交流讨论
图中的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朗读指导 融情于诗
学习任务二
交流讨论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了什么?
好像
抬头
思念
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理解诗意
诗人看到了什么?
诗人抬头看到了明月,低头看到了地上像霜一样的月光。
诗人把“月光”比作了“霜”,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也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诗人一个人远在他乡,十分孤单寂寞。
理解诗意
诗人由月光想到了什么?
诗人看着明月,想到了一家人团圆的时刻,怀念那遥远的故乡,思念那遥远的亲人。
重点指导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述的画面。
想象画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边读边想象画面
想象画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想象画面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发现了吗?本首诗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都是“ang”韵。
想象画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的地面上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好像地上铺了一层白白的霜。
想一想:第一二句诗写了什么?
想象画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想一想:第三四句诗写了什么?
我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家乡来。
拓展阅读 素养提升
学习任务三
拓展阅读
1.自读《杂诗(其二)》,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思考:诗人借梅花表达对故乡的什么感情?
拓展阅读
——寒梅著花未?
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静夜思》《杂诗(其二)》两首古诗,懂得了诗人李白借明月、王维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还学会了朗读古诗时,不仅要注意停顿,还可以想象画面,读出诗的感情。
随堂小测
木床 (chuán chuánɡ)
1.用“√”标出正确读音。
安静 (jìn jìnɡ)
光明 (ɡuānɡ ɡānɡ)
高低 (bī dī)
举手 (jǔ jǚ)
故乡(xiāng xiān)
随堂小测
2.我会填。
床________明月光,
疑是地________霜。
举_____望明____ ,
_____头思_______。
前
上
头
月
低
故乡
随堂小测
3.我是扩词大王。
( )( )
故( )
( )( )
思( )
( )( )
前( )
( )( )
地( )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知识梳理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景
情
静夜
思念
思乡之情
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课程结束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