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分层作业
9. 端午粽(第1课时)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
端(duān dān)午节,人们总(zǒng zhǒng)会吃粽(zhòng zòng)子,据(jǜ jù)说是为了纪念(liàn niàn)爱国诗人屈原。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ōng wǔ jié rì yè zi dà mǐ fēn kāi hóng dòu
三、选字填空。
午 牛 直 真
四、我是小小美食家,为大家介绍红枣粽子。(填序号)
①红枣 ②又黏又甜 ③糯米 ④粽叶 ⑤三角锥形
外皮:_____________ 馅料:______________
形状;_____________ 口感: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做一做。
粽子是用青青的若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句话,第____句话写了粽子又黏又甜。
连一连
青青的 枣
白白的 糯米
红红的 箬竹叶
3.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 )
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②庆祝丰收
4.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duān 总zǒng 粽zòng 据 jù 念 niàn
中午 节日 叶子 大米 分开 红豆
端午 奶牛 直尺 真好
外皮:④ 馅料:①③
形状;⑤ 口感:②
五、1. 3 3
2. 青青的 枣
白白的 糯米
红红的 箬竹叶
3.①
4.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划龙舟的习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9. 端午粽(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课文,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描绘了外婆包粽子、煮粽子、“我们” 吃粽子的温馨场景。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趣,如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端午粽的外形特点清晰展现。课文不仅介绍了端午粽的制作材料和过程,还渗透了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传统习俗的由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粽子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了解有限。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和初步的朗读能力,但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上,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对色彩鲜艳、充满趣味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以及端午粽在其中承载的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能用“又()又()”的句式描述事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粽子的外形、品尝粽子的味道、探究粽子的制作过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欣赏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优美语句,体会文字所描绘的画面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米字旁;会写“节、米”等6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随文识字,学习书写生字,初步了解端午粽子的做法。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和来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情景激趣,新课导入】
1.交流讨论:你知道什么时候吃粽子吗?
预设:端午节
2.交流讨论:你们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预设:我吃过很多种口味的粽子,比如猪肉粽、蜜枣粽、红豆粽……
3.交流讨论:粽子的发展
粽子刚开始在古代出现时,被称为“角黍”(shǔ)或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当时的“角黍”馅料是黍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米,到了唐代,黄米逐渐被糯米取代。
第二板块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朗读课文。
导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生字乐园:
(1)教师领读本课的生字,并结合本课的词语学习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认识偏旁。
“米”:两点左短右长,均与竖不相连,横左伸右缩,其余同木字旁写法,最后一笔是点。
带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交流讨论:你了解端午节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祈福辟邪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便将端午节也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赛龙舟的习俗
5.识字游戏:笑脸卡片翻翻翻
第三板块 【强化生字 书写指导】
1.生字认读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节、米、间、分、吃、肉。
(2)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重点生字:
3.书写练习
(1)每个字书写3个。
(2)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3)小组内评选书写好的字,全班展示。
【课时训练】
1.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米 立
2.下面的字各是什么结构?
叶 知 节 真 豆 分 米
3.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9.端午粽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识字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强调了情感,但学生在朗读时对情感的表达还不够到位,未能充分展现出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