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分层作业(解析版)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60分钟
基础链接(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2.【语病】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
B.由于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和变异历程中,通常其性状都随之发生了分异,所以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较古老的类型或每一生物群的早期祖先类型,在分类谱系上常或多或少地处于各现生类群之间。
C.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是因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D.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宇宙汪洋 ,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 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 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 _______,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茫无际涯 波涛汹涌 气象万千 人才济济
B.一望无际 波涛汹涌 生机勃勃 众生芸芸
C.茫无际涯 碧波荡漾 生机勃勃 人才济济
D.一望无际 碧波荡漾 气象万千 众生芸芸
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C.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D.同学们:当你们步入新的课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在你们面前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B.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截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C.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D.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6.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4分)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前提一:
前提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9分)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
高洪
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近几年来探索世界复杂性的混沌学的出现,使人类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发生了转义。混沌理论认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即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作用下非常复杂和模糊的现象。或许是宇宙在混沌的历史中偶然地“选择”了我们,而我们在宇宙的混沌的现实中还没有能认清它的真实面貌。所以,在混沌理论看来,“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自然观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7.下列对“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选择了宇宙”是与“宇宙选择了人类”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
B.“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
C.“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现存宇宙的样子只是人类对现有观测结果的描述。
D.“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科学家惠勒依据量子力学原理提出的“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
B.惠勒认为在宇宙产生某段进程当中,人类这一观察者产生,而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又会对宇宙产生重要影响。
C.“参与者的宇宙”这一观点有助于将“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这一争论统一起来。
D.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可以将“宇宙择人”和“人择宇宙”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是人类在一定认识阶段上的产物。
B.“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各自的道理,也分别有其局限性。
C.“宇宙和谐”论为“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一争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中国人对宇宙学的一个贡献。
D.近年诞生的混沌学,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1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C.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12.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5.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 “身体力行”表示不仅在口头上主张、赞同或接受;而且也努力去做。句中语境说明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消费,望文生义。
B. “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句中语境说明社会发展需要和谐,望文生义。
C. “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语境是说国有银行的做法对于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是力量太小,改变不了问题,不合语境,可改为“杯水车薪”。
D.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文中指茅台集团在打造国际品牌和实现承诺之间进退两难,正确。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介词掩盖主语,把“通过”去掉。
B.成分残缺,缺少“处于”的宾语中心,在句末加“的位置”。
C.句式杂糅,“其原因是……”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把“因为”去掉。
故选D。
3.C 4.C 5.D
【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茫无际涯:指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也用作茫无边际。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修饰形容宇宙之大的,用“茫无涯际”。
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碧波荡漾: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修饰“海洋”,做定语,两个词语其实都可以。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结合“有充满氧气的……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分析,突出表现地球的生机,选用“生机勃勃”。
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众生芸芸:意思是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结合“探索”“知识”“勤学好问”等分析,主要讲人才多,选用“人才济济”。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为“提醒”的具体内容,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A.“它们就是彗核”是对上文的总结。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B.后面内容是对三种类型的具体解说。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C.提醒“同学们”的内容。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D.用在书信或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引起他人注意。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关联词运用不当,“景色迷人,天下稀有”“到目前为止……宇宙进行探索”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应该是递进关系,改为“不但……而且”。
“截至”,“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与后面“到”重复,去掉“截至”。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宇宙”,后面主语为“我们”,改为“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
A.关联词运用不当,“景色迷人,天下稀有”“到目前为止……宇宙进行探索”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应该是递进关系,改为“不但……而且”。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宇宙”,后面主语为“我们”,改为“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
B.关联词运用不当,“景色迷人,天下稀有”“到目前为止……宇宙进行探索”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应该是递进关系,改为“不但……而且”。
“截至”,“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与后面“到”重复,去掉“截至”。
C.“截至”,“至”是到的意思,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与后面“到”重复,去掉“截至”。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宇宙”,后面主语为“我们”,改为“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
故选D。
6.前提一:变异具有缓慢性。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产生作用,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前提二:遗传具有稳定性。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和梳理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根据语段中“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可知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主要方式,因此可以得出“变异具有缓慢性”这一结论。
根据语段中“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可知,虽然变异可能具有多种形态,但其实质特性和变异的目的是稳定不变的,由此可知,变异只是微小的、外在的,而不会有影响实质内核的重大革新。
7.D 8.A 9.D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观点的能力。
D.“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错,原文说“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意为“现在这个宇宙的样子,反映了人类现在对宇宙的认识程度”。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错,原文“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进一步”应为“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发展完善”。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错,原文只是说使问题“发生了转义”,即有了另外的解释。
故选D。
10.C 11.A 12.材料一侧重介绍宇宙广袤和空洞的典型环境,材料二侧重介绍解释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材料三侧重介绍预言宇宙未来困难的原因。
【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暴胀暂时停止”的说法错误,原文“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应是“暴胀已经停止”。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B.“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分析有误。原文“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临界密度的事实表明,宇宙未来既有无限膨胀的可能,也有坍缩的可能,并不确定哪种可能性更大,自然也就无法判断暴胀理论的正确与否;
C.“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分析有误。原文是“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是因为如果有些口袋宇宙太大甚至无限大,该理论就不可能被检验,这与其中的定律无关。
D.“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说明“人们可以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三则材料都围绕宇宙这一话题展开,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结合“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概括,材料一的侧重点是介绍宇宙广袤和空洞的典型环境;
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结合“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概括,材料二的侧重点是介绍解释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
材料三,抓住关键句子“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可知,材料三侧重介绍预言宇宙未来困难的原因。
13.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14.①虽然身体很累(虽然身体很疲惫);②都能高强度运动。 15.C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搭配不当,应删去“之一”;
第二处,原文“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中,关联词“不但”语序不当。根据原文,这句话的“疗效”是“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主语,但不是“适用范围很广”的主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到前句开头。用“不但……而且……”连接,逻辑合理,分别说明了运动治疗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面的特点。
所以正确的句子应为: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后句“但心情很好”,与①处形成转折关系,该处应使用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如“虽然”;前句提到“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可推知该空应该衔接上句,可填“虽然身体很累”,或“虽然身体很疲惫”。
②处,后句“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与②处形成转折关系,该空应该填写与“轻微运动”相对的内容,本段语境强调的是“连续高强度运动”对人身体的益处,所以该空可填:都能高强度运动。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相信”表示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表达一种推测和信任。
A.“相信”是有信心的意思。
B.“相信”是认为的意思。
C.“相信”也是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与文中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
D.“相信”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分层作业(原卷版)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60分钟
基础链接(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2.【语病】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
B.由于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和变异历程中,通常其性状都随之发生了分异,所以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较古老的类型或每一生物群的早期祖先类型,在分类谱系上常或多或少地处于各现生类群之间。
C.为什么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呢?其原因是因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D.按照遗传变异学说,在任何两个地区若存在着亲缘关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种的话,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宇宙汪洋 ,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 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 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 _______,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茫无际涯 波涛汹涌 气象万千 人才济济
B.一望无际 波涛汹涌 生机勃勃 众生芸芸
C.茫无际涯 碧波荡漾 生机勃勃 人才济济
D.一望无际 碧波荡漾 气象万千 众生芸芸
4.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C.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D.同学们:当你们步入新的课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在你们面前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B.从整个宇宙来看,它因为景色迷人,天下稀有,所以截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C.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截至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D.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6.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4分)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前提一:
前提二: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9分)
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
高洪
多数的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是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
但是,人类真是“必然”地产生于宇宙的吗?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大爆炸”理论模型只是等待验证的假说,他们还认为,从恒星的产生到行星(包括地球)的出现,几乎每一步演化都充满了偶然。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选择了宇宙。所谓人择原理,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这个原理的要义在于,宇宙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类存在,它不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因为另外的环境不会有人的出现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所以,现在的这个宇宙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选择”了这个宇宙。
美国著名科学家惠勒还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他认为宇宙自大爆炸开始,膨胀尺度不断变大,在这进程中产生了观察者及观察仪器,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对宇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参与者的宇宙”向人们提供了有关人与宇宙的统一的自然观念,说明人是宇宙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它以人类活动的结果和对象的面貌出现。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宇宙通过人类最终获得了自我认识。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实际上是对二者的融合。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和谐是产生人类的原因,人和宇宙是一个互为依存的整体。人依赖于宇宙,而宇宙也依赖于人。人的存在是宇宙状态的结果(宇宙择人),也是宇宙有如此状态的原因(人择宇宙)。宇宙给地球一个大环境,地球给人类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而人的生存又改变着自然环境,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近几年来探索世界复杂性的混沌学的出现,使人类长期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发生了转义。混沌理论认为,宇宙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即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因素作用下非常复杂和模糊的现象。或许是宇宙在混沌的历史中偶然地“选择”了我们,而我们在宇宙的混沌的现实中还没有能认清它的真实面貌。所以,在混沌理论看来,“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自然观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7.下列对“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选择了宇宙”是与“宇宙选择了人类”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
B.“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又称“人类中心原理”或“人的宇宙原理”。
C.“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现存宇宙的样子只是人类对现有观测结果的描述。
D.“人类选择了宇宙”这一观点认为由于有了人的出现和存在,才有了宇宙的诞生和存在。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科学家惠勒依据量子力学原理提出的“参与者的宇宙”的概念,是对“人的宇宙原理”这一观点的修正。
B.惠勒认为在宇宙产生某段进程当中,人类这一观察者产生,而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又会对宇宙产生重要影响。
C.“参与者的宇宙”这一观点有助于将“人与宇宙空间究竟谁‘选择’了谁”这一争论统一起来。
D.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宇宙和谐”论可以将“宇宙择人”和“人择宇宙”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统一起来。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是人类在一定认识阶段上的产物。
B.“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各自的道理,也分别有其局限性。
C.“宇宙和谐”论为“人择宇宙”和“宇宙择人”这一争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中国人对宇宙学的一个贡献。
D.近年诞生的混沌学,使人类争论不休的“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宇宙”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莫衷一是。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1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C.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12.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5.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