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版新版一年级下册3.4《开会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版新版一年级下册3.4《开会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5 16:03: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开会啦 教学设计
课题 开会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第四课时内容《开会啦》。在学习本课前,教材已安排了丰富的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从本节课开始,学生要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利用加减法算式解决应用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数量关系,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学习内容分析:通过解决“开会啦”情景中的问题,学会使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巩固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意义
难点 能用加减法算式解决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1.师:小组讨论会议时候,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大家能说一说吗?师:今天淘气笑笑的班级也组织小组会议,但是好像准备的物品不足呢,大家一起帮忙看看少了什么吧。板书课题:开会啦。 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讨论回答。 通过情景导入,引入新知。
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用减法解决问题(1)(1)每人坐1把椅子,缺几把椅子?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呢?①简笔画替代图中关系师:我们用画简笔画的形式,代替图中的信息,发现多出了4个小人,也就是少了4把椅子。②图形替代图中关系师:除了用简笔画替代以外,大家还可以用简单的图形替代,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画一画。列式解决问题 师:根据大家画出的数量关系图,大家可不可以列出算式解答呢? 师:大家大体上是列出了这两种算式,这两种算式都是正确的,那么这两种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板书算式: 7+( 4 )=11 ;11-7=4课堂小游戏1.和同桌一起数一数,算一算自己文具盒内有多少个文具。2.再和同桌以前比一比,谁的文具更多,多多少? 学生跟随老师画出简笔画。台上同学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画法,并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学生台下列出算式。学生1:这两个算式,都出现了7、4和11三个数字;不同的是两个算式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学生2:虽然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但是两个算式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完成游戏。 通过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为后续更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课堂练习 1.每人一把铲子,还差几把?2.每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几个苹果?3.12-8= 14-9= 15-9= 15-6=17-8= 13-7= 11-8= 11-6= 4.填一填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对语言有效应用。
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 指名说一说。生1:我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量关系。生2: 我发现加法和减法能同时解决一个问题。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板书 开会啦 7+( 4 )=11 11-7=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指出:
1.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2.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4.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教学提示”中指出:
1.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具有密切的联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关注二者的联系。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基础,通过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
2.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20以内数与加法》本单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数数、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强化数感培养;同时注重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运用数数、想加算减、破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发展思维能力。此外,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购物、捉迷藏等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重动手操作与趣味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认知情况
一年级下册学生在学习20以内减法时,已具备10以内减法的基础,能够借助实物操作(如小棒、计数器)或数数法进行计算,但对退位减法的理解较为困难。学生容易依赖“数手指”等直观方法,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尤其在处理退位时容易出现错误。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但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混淆。教学中需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通过操作活动和情境设计,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原理,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单元目标拟定
1. 能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破十法”“平十法”等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够运用20以内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比较多少等,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探索,学生能够运用数数法、想加算减、破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发展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操作活动(如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算法探索,学生能够理解“破十法”的
算理,明确退位的含义,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
能够将减法运算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解决如比较多少等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
用性,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算法计算减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数的运算教学应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 教材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分配物品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通过画图等辅助手段增强对问题的理解,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互动式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应用和反复练习,形成深刻理解。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与解决问题 20以内数与减法 买文具 1
捉迷藏 1
凑数游戏 1
开会啦 1
跳伞表演 1
美丽的田园 1
做个减法表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3.1《买文具》 目标: 经历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道理,能借助摆一摆准确地计算 20以内退位减法。 任务一:问题导入:最爱的文具是什么。引入新课。 → 任务二:减数是7的退位减法。 → 任务三: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 1.能大胆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 2. 利用摆放小棒,学会减数是7的退位减法算法。 3. 利用摆放小棒,学会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算法,并将算法利用到其他减数的算式中。
3.2《捉迷藏》 目标: 借助计数器进一步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原理,认识“破十法”和“平十法”。 任务一:情景导入找出小动物,导入新课 → 任务二: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 任务三:探究多种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1.能在图中认出小动物的种类,以及数出正确动物数量。 2.在计数器的辅助下,学会利用“破十法”和“平十法”解决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问题。 3.能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退位减法问题。
3.3《凑数游戏》 目标: 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灵活使用加减法算法,计算十几减几的减法算式。 任务一:练习导入,引入新课→ 任务二:利用多种方法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问题 → 任务三:探索规律→ 1.能正确完成教师给出的练习题。 2.学会通过拆分数字,利用不同方法解决退位减法问题。 3.能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3.4《开会啦》 目标: 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数量关系,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任务一:情景导入,会议物品准备,引入新课→ 任务二:用减法解决问题(1)→ 1.能在讨论后说出布置会议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2.能通过画图理清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问题。
3.5《跳伞表演》 目标: 体会“比较两个数的多少”的数量关系,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任务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 任务二:用减法解决问题(2) → 任务三:完成试一试→ 1.能认真观看视频。 2.能通过画图理清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问题。 3.能正确解答试一试中的问题,并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
3.6《美丽的田园》 目标: 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任务一:播放视频美丽的田园,引入新课 → 任务二:收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1.能欣赏美,提高审美观。 2.能够通过给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反推问题和提出问题。
3.7《做个减法表》 目标: 通过制作减法表,学生能发现减法规律,理解减法意义,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培养归纳思维。 任务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 任务二:制作一个减法表 → 1.能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 2.完成整张减法表的制作,并能说出减法表中的规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