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
下
第二单元 3.形形色色的植物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2.知道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
3.知道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
4.知道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科学思维
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
探究实践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
态度责任
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聚焦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桂花
鹅掌藤
簕杜鹃
龙船花
新课导入
黄金榕
变叶木
千日红
长春花
新课导入
同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相同吗?
同一“家庭”的植物完全相同吗?
新课导入
探索
选择两株植物,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培育来的。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可以利用实物、照片、标本来观察比较。
也可以观察植物的茎、果实、种子乃至整株植物的异同。
新课讲解
有性繁殖
植物成熟
种子
新的植物
亲代
后代
新课讲解
亲代
后代
新课讲解
无性繁殖
植物成熟
根、茎、叶等器官
新的植物
亲代
后代
新课讲解
亲代
后代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仔细对比:
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
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
木槿花的亲代后代观察表
观察项目 亲代特征 后代特征 异同判断 备注/解释
花瓣颜色
花瓣数量
叶的颜色
……
白色,右边缘粉色,中间深粉红
粉紫色,中间梅紫色
颜色不同
中间图案不同
5
5
相同
较深
较浅
略有差异
年龄有关?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叶缘:叶片的周边。
常见:全缘、波状、刺齿、圆齿状、锯齿状、牙齿状、睫毛状等
叶脉:叶片上显现的脉纹
常见:叉状脉(银杏)、网状脉、平行脉
新课讲解
桑叶的亲代后代观察表
观察项目 亲代特征 后代特征 异同判断 备注/解释
叶的颜色
叶的大小
叶的形状
叶的叶缘
叶的叶脉
绿色
绿色
相同
略有差异
心形
略长
不同
相同
有锯齿
有锯齿
相同
平行脉
平行脉
新课讲解
仔细对比:
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
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
植物的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新课讲解
其他植物有类似的现象吗?
遗传使得植物维持了共同特征,甚至不同的植物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变异使不同种类的植物千差万别,同种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新课讲解
遗传使得种族特征相对稳定,变异可以帮助生物适应环境,使生命得以延续。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地球生物多种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植物延续至今的秘密是什么? 为什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呢?
新课讲解
1.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植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往往在结构上会相似相同,花瓣数量、花瓣形状、叶的形状、花蕊的形状和数量都是相同的,这些是遗传导致的;而花瓣颜色、叶的颜色会出现不同,可能是由于变异引起的。
研讨
新课讲解
2、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人类生活?
超级杂交水稻 无籽西瓜 高产抗倒伏小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出了许多植物新品种,比如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不同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要、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研讨
新课讲解
19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豌豆植株的高度。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进行杂交,这一次,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为什么会这样 他继续实验,并把他的想法、观察结果和发现——记录下来。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和豌豆实验》
拓展
矮茎豌豆
矮茎豌豆
+
→
矮茎豌豆
矮茎豌豆
矮茎豌豆
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
高茎豌豆
+
→
高茎豌豆
高茎豌豆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
孟德尔和豌豆实验
▼
种了8年多的
豌豆杂交实验
进行了350次
以上的人工授精
栽培了数以万计的豌豆植株
........
孟德尔和豌豆实验
孟德尔与豌豆杂交实验
袁隆平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饥饿的困扰,单位粮食产量的增加,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堂练习
1.提供种子的植物是 ,种子发育长成的新植物是 。
2.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 。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 。
亲代
基础
后代
遗传
变异
1.达尔文进行了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 )
2.遗传和变异导致自然界中植物的单一化。( )
判 断
×
×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同 C.非常相似
A.高株、矮株都有 B.矮株 C.高株
C
B
选 择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形形色色的植物
实验记录单
亲代木槿花与子代木槿花 亲代桑叶与子代桑叶 亲代松树与子代松树
相同点
不同点
你发现了什么: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21世纪载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形形色色的植物》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_________。2.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_________。3.遗传是生物________的基础;变异是生物_________的前提。4.正是因为有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因为( )普遍存在,植物才既有共同特征,又各不相同。A.遗传和变异B.遗传C.变异2.孟德尔用( )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A.草莓B.水稻C.豌豆3.遗传是生物( )的基础。A.多样性B.稳定性C.复杂性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校花坛里的每一朵玫瑰花都( )。A.完全一样B.完全不同C.非常相似5.孟德尔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是( )。A.高株、矮株都有B.矮株C.高株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说的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 2.孟德尔做了研究豌豆植株的高度、花的颜色等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 3.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 4.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 四、简答题。1.请你说说遗传和变异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2.请写一条有关生物遗传的谚语或俗语。3.请写出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至少写3种) 参考答案一、1.遗传2.变异3.稳定性多样性4.遗传变异二、1.A 2.C 3.B 4.C 5.B 三、1.√2.√3.√4.X [解析]生物的变异不都是可遗传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四、1.答:在自然界中,遗传是基础,使生命得以延续;变异是前提,促使生物进化。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2.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答: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抗倒伏小麦、无籽西瓜、糯玉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材P26~28)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形形色色的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简析 《形形色色的植物》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3课,引领学生从植物的外部性状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对物种多样性的探索和研究。教科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中的问题将话题定位在了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具有亲缘关系的同一种植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与后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揭示本课研究的内容是植物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探索”通过从不同的方面观察、比较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并总结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因为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所以植物既有共同特征又不完全相同,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多样性的原因。第三部分“研讨”针对“探索”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信息整理,引领学生关注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第四部分“拓展”通过搜集和交流遗传学家孟德尔的资料,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丰富认知,开阔视野。
学生分析 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学生已经认识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植物根据外部形态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分类过程中学生进一步领略不同种类的植物各不相同,同一种类的植物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为本课学习植物亲代和后代的异同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六年级的学生认知和表达能力较好,对植物并不陌生,但他们并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过植物,因此当观察和比较植物的异同点时最好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完成观察记录和展示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知道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3.知道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4.知道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科学思维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探究实践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态度责任 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遗传变异现象。难点:观察、比较同一种植物特征的差异,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具有后代与亲代关系的植物(或植物标本、图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孟德尔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的相关资料。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各种各样的植物图片。)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光植物就有几十万种,有用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也有不用种子繁殖的蕨类、苔藓、藻类植物。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校园中两棵香樟的照片以及同一花坛中同种植物不同植株上的两朵花。)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态各异,那么同种植物中的不同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吗?(预设: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也有细微的差异;花的形状、结构相同,但颜色有所不同。)3.揭题:如果是同一“家庭”的植物,会完全相同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形形色色的植物。(板书:形形色色的植物)【设计意图】采用师生交流的方式,从各种各样的植物过渡到学生比较了解的校园植物,再从形形色色的植物过渡到同种植物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由此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探索与研讨 探索: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讲解:植物成熟后结出种子,种子又发育长成新的植物。提供种子的植物是亲代,由种子发育长成的新植物是后代。对于无性繁殖的植物,提供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是亲代,由这些器官发育出的新植物是后代。2.介绍:(教学提示:分组出示木槿花、桑叶、松树枝条、香樟叶等植物亲代和后代的标本或图片。)这些植物分别来自一组组“家庭”,即其中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培育来的。接下来,我们来尝试比较这些植物后代与亲代间的异同。3.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和比较呢?(预设: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形状、数量,花蕊的形状、数量等;叶的颜色、大小、形状、叶缘、叶脉等。)4.布置任务:分发植物标本(或图片),指导学生分组观察、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并完成活动帮助卡。5.讲解: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6.提问:结合观察记录,说一说你们观察的植物后代遗传了亲代的哪些特征,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异?(预设:木槿花后代遗传了亲代五片花瓣的特征,而花瓣的颜色和图案发生了变异。)其他植物也有这样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吗 你们生活中是否见到过同样
探索与研讨 的现象?(预设:遗传现象有香樟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红花檵木亲代和后代叶子的颜色都是紫红色,油菜花亲代和后代都有四片花瓣等;变异现象有三叶草中出现四叶草,兰花后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花瓣颜色等。)7.追问: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变异是一种特殊现象,这种说法对吗?(预设:不对,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都是一种普遍现象。)8.小结: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得植物维持了共同特征,甚至不同种的植物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变异使不同种类的植物千差万别,同种植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拓展:有同学了解刚刚讲到的例子中提及的杂交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是谁先发现的?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孟德尔和豌豆实验”。(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孟德尔及其实验的资料。)2.小结:著名的遗传学家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对不同代的豌豆的豆荚颜色、豌豆茎的高矮、豌豆粒的形状、豌豆粒表皮(种皮)的颜色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3.布置任务: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孟德尔及其研究成果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材料准备方面,可以提前栽培一些植物,提供亲代与后代植物给学生观察。或者给学生准备相应的植物图片或标本,图片清晰、数量充足且相互对应。在活动设置上,本课先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再让学生通过对后代与亲代的花和叶进行观察,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从而加深对部分植物的认识,学习通过对比的方式获取并整理相关信息,完善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然后在交流的基础上,以阅读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将两个活动合并,最后进行研讨,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运用遗传变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植物后代与亲代异同的原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对性状中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原理。他根据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原理,进一步做了推想。他认为决定豌豆花花色的物质一定是存在于细胞里的遗传因子,并且在体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在生殖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例如,豌豆的花粉是一种雄性生殖细胞,其内部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在豌豆的根、茎、叶等体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这就是说,孟德尔认为可以观察到的花的颜色是由有关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如果用D代表显性的红花的遗传因子,用d代表隐性的白花的遗传因子,那么,豌豆杂交后的花色可用右图解释。1.孟德尔认为在豌豆的根、茎、叶等体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 ( )2.孟德尔认为红花的遗传因子是显性的,白花的遗传因子是隐性的。 ( )3.豌豆杂交实验中红花(Dd)的后代出现了白花,从现象来看是发生了变异。 ( )参考答案1.× 2.√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形形色色的植物》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程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知道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3.知道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4.知道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科学思维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探究实践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态度责任 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前学习任务
我们已经认识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植物根据外部形态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类。在分类过程中进一步领略不同种类的植物各不相同,同一种类的植物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观察比较同种植物之间的异同。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了解同一种植物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具有亲缘关系的同一种植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与后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得出植物的后代和亲代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结论,从而形成和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体会植物多样性的原因。【学习任务三】关注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学习任务四】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鼓励学生学习和继承伟大科学家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丰富认知,开阔视野。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