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期末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期末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04:44:12

文档简介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体系脉络构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链接·考点】
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变式·提能】
  玲玲和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日本旅行,图2是玲玲旅行期间拍下的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玲玲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图a),这时机舱内响起了空姐的声音( )
A.这座山是大分水岭
B.它是由板块张裂形成
C.它是日本第一高峰
D.它位于北海道岛中部
2.玲玲旅行时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2中b、c体现了日本文化( )
A.东西兼容,古今兼备
B.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
C.完全受中国文化影响
D.现代文明占主导地位
3.玲玲在本次游记中,记录了有关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有误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多优良港湾
C.劳动力素质高 D.科技水平高
4.玲玲观察到日本家庭常备应急包,包内有食品、水、求救哨、多功能军刀、手电筒等物品,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
A.沙尘暴 B.地震
C.泥石流 D.旱灾
考点二 东南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链接·考点】
1.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
气候 类型 气候 特征 分布地区 影 响
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 温多雨 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纤维等 热带水果:榴莲、芒果等
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 温,分 旱雨两 季 中南半岛的绝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
2.河流与城市:
河流城市沿河分布
3.热带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旅游业。
【变式·提能】
5.与邻为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澜湄合作”机制是“南南合作”的典范。2021年12月,全长1 000多千米的中国与老挝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通车,完善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网络。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甲横断山脉和 半岛,注入 洋。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 (选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同饮一江水。中南半岛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2)中老铁路走向为 ,铁路贯通使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随着铁路的互联互通,东南亚的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 作物及其产品,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铁路网络可降低 海峡对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等矿产品运输的影响力。
(3)许多中国人出境游选择东南亚,这是因为距离 ,东南亚风景独特多样,以及各国人口中的华人华侨多,具有与中国相同的 。
考点三 印度气候与农业生产
【链接·考点】
1.印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有利方面: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不利方面:水旱灾害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3)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作物 分布地区 与气候的关系
水稻 恒河中下游平原、半岛沿海地区 水稻喜温喜湿,这里气温高,降水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因而分布在干燥少雨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2.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造成的水旱灾害:
【变式·提能】
6.读图甲、图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水稻生长需要较高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1)印度中部是 平原,南部是 高原,耕地面积广,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 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部及西部沿海,丰沛的降水主要由 (风向)季风带来。乞拉朋齐因地处山地 (“迎风坡”或“背风坡”)成为“世界雨极”。
(3)图甲中A、B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的是 地区,原因是 。
(4)印度季风不稳定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易造成 灾害。
考点四 俄罗斯的人地关系
【链接·考点】
1.俄罗斯人地关系的体现:
2.比较日本、俄罗斯的工业分布:
国家 日 本 俄 罗 斯
发展条件 科技先进,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但资源缺乏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沿铁路线,靠近原料产地
原因分析 ①方便原料、燃料的进口,产品的出口;②港口条件优越;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④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⑤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原料、燃料充足,交通便利
【变式·提能】
7.近年来,俄罗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小麦。我国主要进口俄罗斯的优质春小麦,这种春小麦出粉率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俄罗斯春小麦的种植需要土层深厚,对日照时长和温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图1为俄罗斯小麦产区分布图,图2为世界四大黑土区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的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
(2)甲地是优质春小麦的主要产区,试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
(3)有人建议在乙地附近进行大面积开垦,种植春小麦。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课标考向展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一个国家对某地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对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
·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2023·江西学业考)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如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3.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2),完成4、5题。
4.降水对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表现为( )
A.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这里降水较多
B.小麦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
C.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
D.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
5.西南季风决定着印度农业的丰歉,图中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偏多 偏少 旱灾 较长
B.适中 偏多 涝灾 较短
C.偏少 适中 涝灾 较短
D.适中 偏少 旱灾 较长
  (2023·云南学业考)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6、7题。
6.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岛(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D.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
7.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河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体系脉络构建
①山地、丘陵 ②太平洋沿岸 ③马六甲 ④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⑤西南 ⑥温带大陆性 ⑦石油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链接·考点】
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
【变式·提能】
  玲玲和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日本旅行,图2是玲玲旅行期间拍下的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玲玲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图a),这时机舱内响起了空姐的声音(C)
A.这座山是大分水岭
B.它是由板块张裂形成
C.它是日本第一高峰
D.它位于北海道岛中部
2.玲玲旅行时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2中b、c体现了日本文化(A)
A.东西兼容,古今兼备
B.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
C.完全受中国文化影响
D.现代文明占主导地位
3.玲玲在本次游记中,记录了有关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有误的是(A)
A.矿产资源丰富 B.多优良港湾
C.劳动力素质高 D.科技水平高
4.玲玲观察到日本家庭常备应急包,包内有食品、水、求救哨、多功能军刀、手电筒等物品,这主要是为了应对(B)
A.沙尘暴 B.地震
C.泥石流 D.旱灾
考点二 东南亚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链接·考点】
1.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
气候 类型 气候 特征 分布地区 影 响
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 温多雨 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纤维等 热带水果:榴莲、芒果等
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 温,分 旱雨两 季 中南半岛的绝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
2.河流与城市:
河流城市沿河分布
3.热带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旅游业。
【变式·提能】
5.与邻为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澜湄合作”机制是“南南合作”的典范。2021年12月,全长1 000多千米的中国与老挝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通车,完善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网络。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甲横断山脉和中南半岛,注入太平洋。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发展中(选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同饮一江水。中南半岛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中老铁路走向为南北走向,铁路贯通使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随着铁路的互联互通,东南亚的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及其产品,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铁路网络可降低马六甲海峡对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等矿产品运输的影响力。
(3)许多中国人出境游选择东南亚,这是因为距离近,东南亚风景独特多样,以及各国人口中的华人华侨多,具有与中国相同的语言文化。
考点三 印度气候与农业生产
【链接·考点】
1.印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有利方面: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不利方面:水旱灾害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3)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作物 分布地区 与气候的关系
水稻 恒河中下游平原、半岛沿海地区 水稻喜温喜湿,这里气温高,降水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因而分布在干燥少雨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2.西南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造成的水旱灾害:
【变式·提能】
6.读图甲、图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水稻生长需要较高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1)印度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耕地面积广,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 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西部沿海,丰沛的降水主要由西南(风向)季风带来。乞拉朋齐因地处山地迎风坡(“迎风坡”或“背风坡”)成为“世界雨极”。
(3)图甲中A、B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的是A地区,原因是A地地形平坦,降水较多。
(4)印度季风不稳定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易造成旱涝灾害。
考点四 俄罗斯的人地关系
【链接·考点】
1.俄罗斯人地关系的体现:
2.比较日本、俄罗斯的工业分布:
国家 日 本 俄 罗 斯
发展条件 科技先进,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但资源缺乏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沿铁路线,靠近原料产地
原因分析 ①方便原料、燃料的进口,产品的出口;②港口条件优越;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④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⑤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原料、燃料充足,交通便利
【变式·提能】
7.近年来,俄罗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小麦。我国主要进口俄罗斯的优质春小麦,这种春小麦出粉率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俄罗斯春小麦的种植需要土层深厚,对日照时长和温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图1为俄罗斯小麦产区分布图,图2为世界四大黑土区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的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
(2)甲地是优质春小麦的主要产区,试简述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平原面积广、耕地多;黑土广布等。
(3)有人建议在乙地附近进行大面积开垦,种植春小麦。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因为这里虽然平原广阔,但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多冻土,种植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低。
课标考向展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一个国家对某地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对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
·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2023·江西学业考)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如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B)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D)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3.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A)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图2),完成4、5题。
4.降水对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表现为(C)
A.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这里降水较多
B.小麦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
C.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
D.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
5.西南季风决定着印度农业的丰歉,图中对应的内容分别是(D)
A.偏多 偏少 旱灾 较长
B.适中 偏多 涝灾 较短
C.偏少 适中 涝灾 较短
D.适中 偏少 旱灾 较长
  (2023·云南学业考)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6、7题。
6.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岛(A)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D.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
7.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D)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河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