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期末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期末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05:06:38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课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体系脉络构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考点定向突破
【链接·考点】
一、亚洲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分布着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
地势 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2.河流特征:
亚洲长河众多,受地形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3.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气候类型多样。
二、亚洲气候特点及成因
三、亚洲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1.人口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以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主。
2.原因:地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离海洋较近,平均海拔较低,河流多;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农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变式·提能】
  小明绘制了某大洲自然环境知识框图(图1),依据图2和图3,完成1~3题。
1.该大洲( )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与非洲相接、与欧洲相邻
C.东西跨寒、温、热三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三大洋
2.有关图1解释合理的是( )
A.跨经度和纬度范围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中部多高大山脉、高原,四周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
C.具有全球所有气候类型
D.受地势影响,河流分别注入四大洋
3.如图表现了该大洲某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该生活习俗是图2中哪个地区(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图,图1亚洲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和图2南亚及东南亚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4~6题。
4.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纬度跨度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5.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旱涝灾害,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受冬季风的影响
B.受夏季风的影响
C.受高温的影响
D.受低温的影响
6.南亚与东南亚共同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养育了全球近3/5的人口,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完成7~9题。
7.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位于( )
A.西亚、东亚
B.中亚、北亚
C.东亚、南亚
D.南亚、东南亚
8.图中M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沼泽广布
B.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C.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D.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9.亚洲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 )
A.经济发展缓慢
B.以农业为主
C.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都属于发达国家
课标考向展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 经济等地理特征。
  (2023·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展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3.(2023·丽水学业考)斑头雁每年都要在印度最南端的库坦古勒姆鸟类保护区与蒙古的车尔盖查干湖之间迁徙。如图为斑头雁迁徙的高度曲线。由此可知斑头雁( )
A.飞越了非洲大陆
B.跨越了南北半球
C.翻越了“世界屋脊”
D.都飞行在高纬度地区
4.(2023·淄博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文环境各具特色。
材料二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同中亚五国在能源等众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材料三 中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中亚产棉区主要分布在阿姆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但是现代化纺织工业落后。
材料四 图一是亚洲示意图,图二是中亚地区简图,图三是中亚气候资料图。
(1)亚洲①②③④四地中, 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 地受纬度位置影响,气候寒冷; 地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传统民居墙厚、窗小。(本题均填序号)
(2)中亚位于 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球五带中的 带。
(3)据图可知,中亚 等矿产资源丰富,该资源运往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4)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中亚盛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5)中国同中亚五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纺织工业领域开展合作,中国具有 等优势。期末复习课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体系脉络构建
①太平 ②寒、温、热 ③纬度 ④南北 ⑤山地、高原
⑥中部高 ⑦放射 ⑧大陆性 ⑨旱涝 ⑩海陆位置
最多 东亚 东南亚 发达 工业化
考点定向突破
【链接·考点】
一、亚洲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分布着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
地势 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2.河流特征:
亚洲长河众多,受地形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
3.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气候类型多样。
二、亚洲气候特点及成因
三、亚洲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1.人口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以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主。
2.原因:地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离海洋较近,平均海拔较低,河流多;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农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变式·提能】
  小明绘制了某大洲自然环境知识框图(图1),依据图2和图3,完成1~3题。
1.该大洲(D)
A.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与非洲相接、与欧洲相邻
C.东西跨寒、温、热三带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三大洋
2.有关图1解释合理的是(B)
A.跨经度和纬度范围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中部多高大山脉、高原,四周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
C.具有全球所有气候类型
D.受地势影响,河流分别注入四大洋
3.如图表现了该大洲某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该生活习俗是图2中哪个地区(D)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图,图1亚洲夏季风来源示意图和图2南亚及东南亚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4~6题。
4.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B)
A.纬度跨度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5.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旱涝灾害,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B)
A.受冬季风的影响
B.受夏季风的影响
C.受高温的影响
D.受低温的影响
6.南亚与东南亚共同的主要气候类型是(D)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养育了全球近3/5的人口,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完成7~9题。
7.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位于(C)
A.西亚、东亚
B.中亚、北亚
C.东亚、南亚
D.南亚、东南亚
8.图中M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A)
A.气候寒冷,沼泽广布
B.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C.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D.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9.亚洲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C)
A.经济发展缓慢
B.以农业为主
C.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都属于发达国家
课标考向展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 经济等地理特征。
  (2023·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展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 (D)
A.天山博格达峰
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D.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D)
3.(2023·丽水学业考)斑头雁每年都要在印度最南端的库坦古勒姆鸟类保护区与蒙古的车尔盖查干湖之间迁徙。如图为斑头雁迁徙的高度曲线。由此可知斑头雁(C)
A.飞越了非洲大陆
B.跨越了南北半球
C.翻越了“世界屋脊”
D.都飞行在高纬度地区
4.(2023·淄博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文环境各具特色。
材料二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同中亚五国在能源等众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材料三 中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中亚产棉区主要分布在阿姆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但是现代化纺织工业落后。
材料四 图一是亚洲示意图,图二是中亚地区简图,图三是中亚气候资料图。
(1)亚洲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①地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 ④地受纬度位置影响,气候寒冷; ③地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传统民居墙厚、窗小。(本题均填序号)
(2)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3)据图可知,中亚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该资源运往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4)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中亚盛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5)中国同中亚五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纺织工业领域开展合作,中国具有市场广阔、资金充足、交通便利、纺织技术先进等优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