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填图绘图]
·填图: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出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范围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A大西洋、B印度洋和C太平洋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以及沿岸的D欧洲、E亚洲、F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海陆 分布 陆地为主 海洋为主
自然 环境 2 000多米厚的冰层、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冰雪高原” 气候干燥——“白色荒漠” 烈风——“风库” 寒冷和风速不如南极,降水量比南极高得多
代表 动物 企鹅 北极熊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和海洋生物,被誉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2)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2.主要的科学考察站:
(1)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
北极地区:a黄河站;
南极地区:b长城站、c中山站、d昆仑站、e泰山站和f秦岭站。
(2)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
北极地区:6-8月;
南极地区:11月-次年3月。
三、保护极地环境
1.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
2.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
漫画助学
名师归纳
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特征
1.位置最南的一个大洲。
2.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
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质疑判断
(1)南极地区等于南极洲,北极地区等于北冰洋。(×)
(2)我国南北两极地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
(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重点案例探析
极地的开发和保护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案例突破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和冷源,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两极地区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纬度高,气温低。
2.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我国泰山站采用立柱支撑,将灯笼形状主体建筑从地面托起,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防风和防积雪掩埋,立柱下的空隙,既减小大风对建筑的威胁,也便于大风吹走积雪。主体建筑与冰面隔开,维持站内温度。
3.因为太过饥饿,近年频频发生北极熊到人类居住的城市翻找垃圾觅食的事件,这说明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请你对遏制这种情况恶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极地冰川的融化。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成都学业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如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A)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B)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C.全年大风日数较少 D.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3.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极地风速增大 D.极地降水减少
(2023·太原学业考)“苹果屋”是用玻璃钢制成的球状设施,具备帐篷功能,并能在水上漂浮,是我国北极科考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读北极地区图,完成4~6题。
4.北极地区是指(B)
A.北冰洋所在地区 B.北极圈以北地区
C.北极点附近地区 D.南极圈以南地区
5.“苹果屋”外观用绿色等鲜亮颜色的主要原因是(D)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产生清凉的感觉
C.抵御严寒与风雪 D.冰雪上容易识别
6.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是(D)
A.兴建避暑胜地 B.开展捕猎行动
C.打造工业基地 D.监测海冰动态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下图为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A)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8.某科考小组在秦岭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A)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选在我国的冬季
【关键能力·提升练】
通过温室栽培,南极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如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读图,完成10~12题。
10.南极地区无法自然生长蔬菜,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是(D)
A.寒潮、暴雪、霜冻
B.飓风、扬沙、干旱
C.台风、暴雨、洪涝
D.酷寒、干燥、烈风
11.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间是(D)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1月-次年2月
12.南极智慧温室大棚的主体建筑架空离地,主要原因是(B)
A.减少紫外线 B.避免积雪掩埋
C.接收太阳光照 D.防止动物入侵
13.(2023·宁夏学业考)【双龙探两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 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时间有奥妙】
(1)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答: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6到8月,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此段时间分别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暖季,较温暖,有极昼现象,是科考的最佳时间。
【万里送补给】
(2)从生活和科考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
答:生活角度:应携带食物、蔬菜、保暖衣物、取暖设备、护目镜等。科考角度:科研设备和仪器等。
【极地添绿色】新鲜蔬菜曾是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如今利用温室大棚等技术,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成功种植出蔬菜。
(3)在南极极昼期,温室蔬菜大棚可以利用哪些新能源
答:太阳能、风能。
【助力碳中和】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4)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两种低碳生活方式。
答: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填图绘图]
·填图: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出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范围 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A 洋、B 洋和C 洋 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以及沿岸的D 洲、E 洲、F 洲的陆地和岛屿
海陆 分布 陆地为主 海洋为主
自然 环境 2 000多米厚的冰层、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 气候 ——“白色荒漠” 烈风——“ ” 寒冷和风速不如南极,降水量比南极高得多
代表 动物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有丰富的 资源、固体 资源和海洋生物,被誉为自然资源的“ ”。
(2)北极地区: 、天然气储量丰富。
2.主要的科学考察站:
(1)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
北极地区:a ;
南极地区:b 、c中山站、d 、e泰山站和f 站。
(2)极地科考的最佳时间。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三、保护极地环境
1.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
2.国际社会制定了《 》《 》等条例。
漫画助学
名师归纳
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特征
1.位置最南的一个大洲。
2.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
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质疑判断
(1)南极地区等于南极洲,北极地区等于北冰洋。( )
(2)我国南北两极地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 )
(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重点案例探析
极地的开发和保护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案例突破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和冷源,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两极地区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我国泰山站采用立柱支撑,将灯笼形状主体建筑从地面托起,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因为太过饥饿,近年频频发生北极熊到人类居住的城市翻找垃圾觅食的事件,这说明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请你对遏制这种情况恶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成都学业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如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 )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C.全年大风日数较少 D.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3.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极地风速增大 D.极地降水减少
(2023·太原学业考)“苹果屋”是用玻璃钢制成的球状设施,具备帐篷功能,并能在水上漂浮,是我国北极科考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读北极地区图,完成4~6题。
4.北极地区是指( )
A.北冰洋所在地区 B.北极圈以北地区
C.北极点附近地区 D.南极圈以南地区
5.“苹果屋”外观用绿色等鲜亮颜色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产生清凉的感觉
C.抵御严寒与风雪 D.冰雪上容易识别
6.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是( )
A.兴建避暑胜地 B.开展捕猎行动
C.打造工业基地 D.监测海冰动态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下图为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8.某科考小组在秦岭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选在我国的冬季
【关键能力·提升练】
通过温室栽培,南极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如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读图,完成10~12题。
10.南极地区无法自然生长蔬菜,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
A.寒潮、暴雪、霜冻
B.飓风、扬沙、干旱
C.台风、暴雨、洪涝
D.酷寒、干燥、烈风
11.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1月-次年2月
12.南极智慧温室大棚的主体建筑架空离地,主要原因是( )
A.减少紫外线 B.避免积雪掩埋
C.接收太阳光照 D.防止动物入侵
13.(2023·宁夏学业考)【双龙探两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 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时间有奥妙】
(1)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万里送补给】
(2)从生活和科考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
【极地添绿色】新鲜蔬菜曾是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如今利用温室大棚等技术,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成功种植出蔬菜。
(3)在南极极昼期,温室蔬菜大棚可以利用哪些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4)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两种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