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检测(第六、七章)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沪粤版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综合检测(第六、七章)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沪粤版 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5 20:40:53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检测(第六、七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C)
2.小明在家积极帮妈妈做家务。如图所示,妈妈准备做西红柿炒鸡蛋,小明先帮妈妈打好鸡蛋,将鸡蛋在碗沿处撞击,鸡蛋破了,碗完好无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碗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鸡蛋对碗的作用力更大
C.先有鸡蛋对碗的作用力
D.鸡蛋和碗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4.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
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C)
7.如图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箱子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D.若此时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箱子会静止在原地
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
D.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和砝码一起沿水平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C)
A.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撤去木块上的砝码,可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实验中难以做到匀速拉动木块,这会导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生改变
10.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滑轮组中的动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 m,桶上升2 m
D.质量为65 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 kg的砂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有人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0 N。当推力增大到150 N时,小车受到的合力是 50 N。
1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5 N,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将处于 非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14.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权”“重”对应物理学中的力,“标”“本”对应物理学中的 力臂 。若将提纽向B点移动一些,杆秤的测量范围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装置,AB为水平轻质杠杆,O为支点,AO∶OB=4∶1,G1=150 N,G3=160 N。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1通过细绳悬挂在A点,G2、G3、G4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悬挂于B点,G2恰好匀速下降,此时地面对物体G1的支持力为50 N,则G2受到的重力为 200 N。若用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拉动物体G4,使G2匀速上升,则力F的大小为 80 N。(绳重、滑轮重及滑轮的摩擦不计)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2分)在图中小车的重心O处画出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 
17.(2分)如图是我国古人舂[chōng]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及A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答: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8.(10分)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1 2 3
接触面 木板 木板 毛巾
压力/N 1.0 1.5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0.4 0.6 0.6
(1)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平衡 力。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 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 1、3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若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 0.4 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第2次实验中,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 0 N。
19.(10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不同平面上小车 滑行的距离 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联想到雨天驾驶汽车时应该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与前车之间的距离;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用更光滑的水平面代替原来的水平面 。
20.(12分)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测量或读取力臂和 消除杠杆重力 对实验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块的体积;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节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 cm和5 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 2.6×103 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偏大 (选填“偏小”或“偏大”)。(ρ水=1.0×103 kg/m3)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1.(10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会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小荣,其自身质量约为45 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5 kg的物体送餐时,在60 s内匀速直线运动72 m,机器人小荣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2倍。(g取10 N/kg,不考虑空气阻力)
(1)求该送餐机器人小荣自身的重力。
(2)此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小荣的速度为多少。
(3)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小荣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解:(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5 kg×10 N/kg=450 N;
(2)机器人送餐过程中,行进的速度:v===1.2 m/s;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5 kg的物体,则此时机器人总质量和重力为:
m总=m+m'=45 kg+5 kg=50 kg,
G总=m总g=50 kg×10 N/kg=500 N,
送餐机器人小荣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f=0.2G总=0.2×500 N=100 N。
22. (12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块与自己身高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该同学身高为
160 cm、质量为40 kg,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 N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改变力的方向 。
(2)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消除木板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
(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g取9.8 N/kg)。
【解析】(1)由题图知,木板左边的拉力方向向上,而重物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定滑轮起到了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2)若在测量重心前不将木板调整为水平平衡,那么在测量过程中,木板的阻力实际是人的重力与木板自重的和,这样就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测量前,先在托盘上放置少量的重物,来平衡木板的自重,排除干扰。
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
(2)消除木板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已知(如图):F拉=G物=137.2 N,L物=160 cm=1.6 m,
G人=mg=40 kg×9.8 N/kg=392 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物L物=G人L重,
L重===0.56 m,
即该同学的重心位置在距头顶0.56 m处。阶段综合检测(第六、七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 )
2.小明在家积极帮妈妈做家务。如图所示,妈妈准备做西红柿炒鸡蛋,小明先帮妈妈打好鸡蛋,将鸡蛋在碗沿处撞击,鸡蛋破了,碗完好无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碗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鸡蛋对碗的作用力更大
C.先有鸡蛋对碗的作用力
D.鸡蛋和碗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4.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
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7.如图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箱子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D.若此时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箱子会静止在原地
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
D.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和砝码一起沿水平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撤去木块上的砝码,可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实验中难以做到匀速拉动木块,这会导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生改变
10.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轮组中的动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 m,桶上升2 m
D.质量为65 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 kg的砂石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有人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N。当推力增大到150 N时,小车受到的合力是 N。
1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14.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权”“重”对应物理学中的力,“标”“本”对应物理学中的 。若将提纽向B点移动一些,杆秤的测量范围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装置,AB为水平轻质杠杆,O为支点,AO∶OB=4∶1,G1=150 N,G3=160 N。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1通过细绳悬挂在A点,G2、G3、G4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悬挂于B点,G2恰好匀速下降,此时地面对物体G1的支持力为50 N,则G2受到的重力为 N。若用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拉动物体G4,使G2匀速上升,则力F的大小为 N。(绳重、滑轮重及滑轮的摩擦不计)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2分)在图中小车的重心O处画出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7.(2分)如图是我国古人舂[chōng]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及A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8.(10分)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1 2 3
接触面 木板 木板 毛巾
压力/N 1.0 1.5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N 0.4 0.6 0.6
(1)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力。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若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0.4 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第2次实验中,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9.(10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不同平面上小车 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联想到雨天驾驶汽车时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与前车之间的距离;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20.(12分)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测量或读取力臂和 对实验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块的体积;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节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 cm和5 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ρ水=1.0×103 kg/m3)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1.(10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餐厅、饭店等餐饮场所会使用送餐机器人送餐。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小荣,其自身质量约为45 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5 kg的物体送餐时,在60 s内匀速直线运动72 m,机器人小荣受到的摩擦力约为其总重力的0.2倍。(g取10 N/kg,不考虑空气阻力)
(1)求该送餐机器人小荣自身的重力。
(2)此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小荣的速度为多少。
(3)此次送餐过程中,送餐机器人小荣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2. (12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块与自己身高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该同学身高为
160 cm、质量为40 kg,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 N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g取9.8 N/kg)。
同课章节目录